可变化居住模式的智能住宅、镶嵌式新型工业生产、面向企业的“智慧化”政府服务、全数字化的运行环境支撑……11月2日上午,龙华区与深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以龙华区为样本,打造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一座未来之城即将在深圳城市发展中轴昂然崛起。
携手深业集团打造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这是龙华区在第四个“深圳人才日”启动的重大项目之一。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借助一年一度“人才日”,深圳向全球创新人才发出邀约,而龙华区对这一理念做出了最精彩的演绎。
“攀登者”人才版画分馆开馆。
从人才版画到人才绿道,历次深圳人才日,龙华总以创意实践发出礼遇人才的最强音。本次人才日,龙华更是集中启动十大创新项目,涵盖人才街区开工、湾区青年人才港奠基、文体名家(姜昆、巴特尔)工作室揭牌、“攀登者”人才版画分馆开馆、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揭牌等,其中多个项目开全国风气之先。
“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十大创新项目的背后,龙华区“人城产融合发展”的路径清晰可辨。
从传统的“产城人”引领走向“人城产”融合,变动的不仅仅是三大“核心要素”次序的调整,更昭示着龙华区人才工作理念的升级,以及城市发展逻辑的重大变革,而人才,始终处于C位。
未来城市之引擎
人才工作IP呼之欲出
第四个深圳人才日,一次启动10个创新项目的龙华区毫无悬念地火了。
如此密集地启动创新项目,并非无因。
2020年适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0周岁生日。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正在中国、在深圳的脚下延展,正是在这一关键节点上,龙华区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提出面向未来打造“数字龙华”,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发展格局,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让龙华“动起来、跑起来,燃起来”,“真正成为深圳的中轴脊梁”。
龙华区委书记、区长王卫强调,建设数字龙华,重点要从5个方面发力,其中,“树立公共关系理念,打造龙华新IP”令各界耳目一新。
“人城产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一座城市的IP体系中,人才工作与人才IP不可或缺,举足轻重。
十大创新项目目标明确,直指打造龙华人才工作新IP,塑造龙华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人才工作标识体系,向全世界昭示龙华“人才优先”的理念。
细数十大创新项目,多个项目从名称到内涵,无不开全国风气之先,极具辨识度。
人才街区,集“公共服务、产业集聚、创业孵化、人才安居、投资融资”于一体,旨在打造全链条人才发展生态体系,从概念到内涵,均为全国首创。
人才版画分馆,借助富有龙华特色的版画艺术载体礼遇人才,以版画艺术形式传播人才价值,表现形式为龙华独有。
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全周期创业服务、专业化领域服务、全链条市场服务、智能化在线服务等功能集聚的综合服务平台,树立起人才驿站服务标杆。
电子科技大学——香港培侨书院“龙华区科学探索少年班”是由电子科大与龙华区教育局共同创建的创新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创新与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独辟蹊径。
未来城市之路径
“人城产”融合发展
打造人才工作IP之外,十大创新项目凸显的龙华新的人才工作理念与城市发展逻辑——“人城产”融合,更值得关注。
研究人士指出,传统的城市化遵循“产、城、人”逻辑,产业是首要因素,走的是以“廉价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与人才”的路径。这一路径适宜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就低水平快速城市化,产业和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不高,城市环境不优、配套不全、职住不平衡,城市可持续发展堪忧。
新型城市化聚焦于人,“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也就是用人吸引企业。”曾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如是说。
人本理念正是龙华新的城市发展逻辑确立的基石。“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人,尤其是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在龙华“人城产”融合发展的逻辑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纵观十大创新项目,人才街区、人才版画、人才驿站、人才港、文化名家工作室,无一不以服务人才为核心,体现“人才优先”的理念。既是科学探索少年班项目,也是着眼于为龙华的未来培育专业人才。
龙华区与深业集团签约,打造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
以人才为引领,人城产融合发展,落地于“数字龙华’的实践,便是人才与未来之城、数字经济的融合。
创新项目中,龙华区政府与深业集团签订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备受瞩目。双方将在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区、片区统筹开发运营、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龙华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高品质的未来城区,努力建成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
正在建设的人才街区项目与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民治、观澜)创建示范点更是人城产融合的局部缩影。人才街区项目占地近3万平方米,不仅具备安居功能,更融入创业孵化、投资融资、产业聚集功能,形成名副其实的“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融合效应。而民治、观澜两大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均位于龙华区产业旺地,覆盖面积均超过7平方公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产城形态。
未来城市之灵魂
“人才优先”聚天下英才而用
将视角拉得更长,不难发现,秉持“人才优先”打造人才工作IP,龙华区的努力由来已久,不仅在重大节点上标杆之作频现,而且人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人才发展生态日渐成熟。
以“深圳人才日”和“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例。2017年第一个“深圳人才日”,龙华区建立深圳市首个区级人才安居服务大厅,2018年4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版画博物馆人才版画馆亦隆重揭牌。
以版画为人才“造相”,借助这一既富有民族特色又世界通行的艺术载体,表达对于人才的尊重和礼遇,龙华区一开全国先河。第一个收到肖像版画的龙华人才、韩国院士韩彰秀无比惊喜,连连称赞:“It is a big surprise!”他要将这幅肖像版画当作珍品来收藏。
2019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开通全国第一条人才绿道示范段。通过将大量的人才元素融入绿道景观的方式,打造出“串园景连山城,敬人才享自然”的绿道典范,再次刷新识才、爱才、聚才、育才的范式。
人才绿道风景如画。
日前,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布2020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评选结果揭晓,以人才绿道为主体特色的“龙华环城绿道”项目,获得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专类最高奖——杰出奖。
2012年12月至今,龙华连续7年参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并在2016—2019连续4年获得“突出贡献奖”。
在这一全球英才风云聚会的舞台上,龙华区延揽英才,乘势而上,人才工作更大放异彩。
发端于龙华区的“百名海外博士龙华行”(下称“百博行”)活动,连续举办七届,引入超过70名海外博士。如今,“百博行”已成为龙华对接海外高端人才的保留项目与“拳头品牌”,并得到国际人才大会组委会及其他参会单位的认可,“百博行”升级为“深圳行”,在深圳各区开枝散叶,衍生出新的品牌,“百博行”的品牌矩阵规模初具。
2018年第十六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龙华区推出人才电子图书馆与“人才街区”实体沙盘和视频体验。尤其是后者,利用辖区街道老旧园区打造人才服务创新项目,全国独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为之点赞:“政府就应该干这个事儿”。
未来城市之基石
人才发展生态日臻成熟
2011年,龙华区高层次人才、大数据专家贾西贝回国,投身大数据行业,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2014年,龙华区开始实施“龙舞华章计划”,以优渥的政策邀约海内外英才逐梦龙华。正是在这一年,贾西贝将他创立的华傲数据迁入龙华,公司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产业配套支持的同时,还得到1000万元创业资金,华傲数据由此按下发展快进键。
多年来,华傲数据与龙华区共同成长,贾西贝更是见证了龙华区人才工作臻于成熟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蜕变。
龙华区人才大数据报告发布。
2014年至今,龙华区“龙舞华章计划”逐步构建起“3+8+N”金字塔型人才政策体系。3个指导文件作为人才政策的“纲”,抓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8个操作文件,作为人才政策的“目”,对各级各类人才在引进、培育、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方面配套出台系列政策措施。N个专项文件,作为人才政策的延伸和补充,涵盖了卫健、教育、文体、技能等专项人才政策。
日臻丰富的人才政策体系,辅之以“人才绿道”“人才版画”“人才驿站”“人才大数据”“人才街区”“龙小智”人才掌中宝小程序等人才项目,构建起“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
“龙华的各项政策有两大特点,一是顶层设计合理,不同的政策不会‘打架’,二是可操作性强,容易落实,而且,政府部门的服务很到位。”贾西贝如此评价。
数据更有说服力。6年以来,龙华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突破1000人,区级人力资源机构累计引进基础性人才突破5万人,技术技能人才总量突破43万人,全区人才总量突破78万人。
未来城市之推力
人才与龙华共成长
今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40名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来自龙华的高层次人才李建全、赵卉洲、杨飞飞等三人赫然在列。
40名代表人物,如同40条深圳改革创新的叶脉,从中,外界看到深圳40年来城市发展的变化,更读懂“深圳为何成功”的核心密码。
这一密码最凝练的表达就是,“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从全区人才中脱颖而出的李建全等三名人才大V,无疑是“闯”“创”“干”精神的代表,更标注出龙华人才在这片热土上奋斗的高度。
除了李建全、赵卉洲、杨飞飞之外,更多的人才在龙华闯、创、干,打开了自己人生出彩的新空间。
贾西贝领衔的华傲数据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数据治理领域专利最多、参与一线城市数据治理融合最多的大数据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申报了191项中国发明专利,51项国际专利(PCT),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冠军。
“工业互联网,现在全球没有哪家企业敢说它是老大,我们就瞄准这个定位去努力。”这是李军旗为“工业富联”确立的目标。2018年10月,李军旗掌舵“工业富联”,肩负起探索富士康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的重任。他所主导的工业互联网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等多项荣誉称号。
龙华区高层次人才杨飞飞(左一)、李建全(中)、赵卉洲(右一)获赠人才版画。
温书豪、马健、赖力鹏三个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联合创立的晶泰科技致力于以算法加速药物早期发现、药物筛选、药物临床前开发等研发关键环节,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投入与风险。
今年,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媒体发起寻找“新基建之王人工智能领域TOP50企业”活动,晶泰科技成为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方向的唯一入选企业。
未来城市之方略
拥抱数字化浪潮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砥砺前行。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华区将“闯”“创”“干”的精气神注入全区人才工作,以“人城产”融合发展为圭臬,努力在深圳市龙华区新的发展征程中续写人才工作“春天的故事”。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瞬息万变,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恰逢“双区”建设机遇叠加,人才工作正置身于前所未有的时代格局中,该如何与时俱进,守正出新?
龙华的答案是,贴近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当下,龙华正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升级“龙舞华章计划”,围绕打造“数字龙华”,编制龙华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及生物医药、时尚创意等重点产业,坚持“高精尖缺”和“产才融合”导向,不断优化“龙舞华章计划”人才政策,探索实施科技人才“攀登者计划”,鼓励人才勇攀科技高峰,通过不断充实人才政策“工具箱”,营造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环境。
在深圳最新的城市发展布局中,龙华区先行先试,一南一北分别创建民治、观澜两大国际人才街区。顺势而为,“一南一北”两个面向未来的人才圈呼之欲出。
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启用。
向南,龙华将形成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高标准建设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红山国际服务中心、深圳北人才党群服务中心、人才绿道等人才项目,为人才提供国际化、多元化、一站式服务;
向北,龙华将打造环观澜湖教科文人才创新圈,围绕环观澜湖优美的生态文化环境与雄厚的产业基础布局人才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国际人才街区建设,高效协同区域内教科文资源,形成宜居宜业的人才创新高地。
人才“三大品牌”工程加快推进:围绕打造人力资源和数字经济产业,龙华高起点布局人才街区项目产业规划,打造人才工作新地标;优化提升人才绿道示范段建设,以打造成为“激励人才攻坚克难、永攀科技高峰的敬才之道”为目标,加快后段“求知花园”“拼搏岩岭”等主题景点建设;依托智龙华人才大数据平台,围绕“两圈”(深圳北国际人才服务圈、观澜湖教科文人才创新圈)、“两廊”(梅观大道、龙澜大道创新产业走廊)绘制人才地图,为加快推动产业创新赋能。
一个“龙舞华章计划”的迭代升级,创新打造“一南一北”两个人才圈,加速推进“三大品牌”人才工程……站在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上,龙华区高质量发展正当时,正肩负起人才优先发展先行示范的重任,将“龙舞华章人才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义,塑造更有辨识度的人才工作IP,以更加积极、更加有效、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记者】吴永奎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