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30kmh相对车速追尾,A柱全塌,这样的理想ONE还“理想”吗?

2020-11-02新闻9

这个国庆节,相信驾驶理想ONE行驶在旅途上的车主们,心里都有点紧张。因为节前的一场事故暴露出的理想ONE安全短板,无法让人忽视。

9月22日付先生驾驶理想ONE,开着辅助驾驶行驶在回青岛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从右边变道过来,爱车却没有避让、减速,直接追尾货车。

结果理想ONEA柱损伤严重,副驾侧车顶几乎完全塌陷。副驾付先生的母亲鼻骨骨折,面部缝了30多针!

广大吃瓜群众不能理解的是,既然有辅助驾驶系统,遇到这样的情况,车子未减速、未避让,这科学吗?

还有,相对车速只有30km/h,却撞成这样,且全车气囊无一弹出!这也科学吗?

理想ONE车体安全性和成熟车型相比有多少差距?

针对大家的疑惑,我们从媒体的角度,找一款和理想ONE价位接近,同为国产中大型混动SUV的车型比较一下,不如就看看刚上市不久的比亚迪2021款唐DM,不吹不黑,看看这两个品牌在处理车身结构安全上有何不同,也好让我们对理想ONE车造得靠不靠谱有个客观了解。

据双方公开资料显示,理想ONE和唐DM的A柱材料都是热成型钢,但是前者显示抗拉伸强度1500Mpa,后者显示抗屈服强度1500Mpa。撞车车体受压,更考验结构材料的抗屈服强度。理想ONE却宣传抗拉伸强度,要么是其A柱抗屈服强度数据不足,宣传时偷换概念,要么是专业性欠缺。

另外,理想ONE整车高强度钢在车身结构占比为58.2%,而唐DM是63%。高强度钢屈服强度大,在汽车产生碰撞等事故时能够起到减小结构变形、保护车内乘客的作用。唐DM在车身安全材料使用上,显然比理想ONE更扎实。

前面案例中追尾时的相对车速只有30km/h,理想ONE副驾车身结构变形就如此严重,如果在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中(64.4km/h),理想ONE的成绩恐怕更不"理想"。

我们没有找到唐DM类似的事故案例,但唐车系在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的成绩应该能给到一定参考。唐车型获得三项"GOOD"评级,在25%偏置碰撞中,其A柱和乘员舱均完好无损。这似乎从侧面证明了如遇类似事故,唐DM的安全表现应该比理想ONE更好。

我们从比亚迪官网看到,唐家族采用了LCB高刚性安全车身,尤其在A柱等重要受力结构上,采用了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并采用辊压而成的门槛组件,整体框架强度更高,在碰撞事故中能为车内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防护。

结构设计是一方面,测试和验证也很重要,但这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比亚迪造车时间长,积累深厚,有自己的整车碰撞实验室、模拟碰撞实验室等。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经验、资金、物资无法与比亚迪相比,很多测试和验证只能寻求外部合作,这也对理想ONE整车安全和可靠性带来了不确定性。

(比亚迪唐车型采用的LCB安全车身)

理想汽车发展太快,基础打牢了吗?

新产品缺乏充分的技术积累和验证,毛病多,这是我们的共识。很显然理想ONE没有逃过这个魔咒。理想虽然从去年底才开始交付,但发展速度似乎比蔚来、小鹏和威马都要快。

但和销量上涨相对应的,是问题不断。

除了9月底这次事故反映的问题,不到一年,理想ONE的6起断轴事件也让公众大跌眼镜。轴都断了,谈何安全?

自重2.3吨,理想ONE却使用了尚未充分经过刚度、韧度验证的尼龙纤维强化塑料前悬架下摆臂,媒体圈普遍认为这抑或就是造成该车频繁断轴的因素。

还是以比亚迪2021款唐DM作比较,其包括悬架、转向节、空心稳定杆等关键部分在内的底盘部件大量采用铝合金,抗屈服强度高于理想ONE的塑料悬架,刚性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我们期待百花齐放,但更期待车企们都能把消费者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理想、蔚来这样的新鲜血液,他们带来了新的设计、新的服务理念,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体验到了不同的用车生活。但我们更需要像比亚迪这样的成熟企业,他们提供了充分验证的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产品。也许"老戏骨"和"小鲜肉"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理想们学学比亚迪们如何造一辆靠谱的车,比亚迪们学学理想们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有趣、更具创新的服务。

不过,在学习之前,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一定要端正态度,想明白一个问题:没有安全,哪有理想?

#用车#比亚迪#中型SUV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