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汉名臣陆贾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有人说他有大智慧?

2020-11-02新闻19

西汉初的陆贾确实有大智慧,有几件事充分表明他是极有智略的谋士。

首先,陆贾有办法让一贯讨厌儒生的刘邦跟着他学习他写的论文。刘邦年轻时是连八品都算不上的芝麻官(管十里以内的亭长),后来成了汉王,打败项羽,夺得天下。陆贾进入刘邦阵营之后,经常在刘邦面前引用《诗经》《尚书》等经典说事,刘邦历来就很讨厌儒生,对常常谈经论道的士人很厌烦,所以,刘邦见陆贾经常引用经典,他便骂道:“本王在马上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刘邦说:“汉王马上得天下,但能在马上治天下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接着,陆贾以浅显的话语讲述了商周和秦朝兴亡的历史事例,向刘邦讲解治国行仁义的必要性,让刘邦知道“坐天下”与“打天下”是不一样的。刘邦悟性很高,听后感到有点惭愧,感到陆贾确实比他更了解治国的事,于是,刘邦命陆家将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写出来,供刘邦借鉴。此后,陆贾每写一篇,刘邦就认真看,大肆称赞陆贾写的论文。

陆贾(剧照)

其次,陆贾很有思想智慧,他是汉代第一位力倡以儒学治国的思想家。陆贾不但了解历史,而且,他也很了解汉朝立国之初的现实状况,知道汉初特定的时代的政治思想需要,他以儒家为本,兼融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提出了很精辟的“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方略,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思想格调。

再次,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权的险恶政治局势中,陆家能明智地急流勇退。陆贾不仅是思想家,他还是很务实的政治家,刘邦去世后,惠帝刘盈仁善懦弱,吕后专权,而丞相萧何也比较顺从吕后,吕后封吕姓诸人为王,朝臣难有所作为,陆贾自知难于谏说吕后改变政治态度,而且,有韩信、彭越等的悲惨实例为鉴,朝廷政治环境险恶,于是,他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称病辞官,在好畤安家落户。

最后,陆贾在家居时也很有智慧。他变卖了出使南越时所得的财物,将得到的千金平均分给他的五个儿子,让他们各自去谋生。而陆贾则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十个舞乐侍从和一口价值百金的宝剑,轮流到五个儿子家里居住,每个儿子家住十天。他事先说明,将来他死在哪个儿子家里,那个儿子便能得到他随身物品。这让儿子们能各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又让儿子们对他依然很敬重,避免老而无依的困境出现。

陆贾是汉初时楚国人,他在楚汉相争之时进入刘邦阵营,并以幕僚的身份追随刘邦,陆贾博学善辩,有儒家的学识,又有纵横家的辩才,他常为刘邦出主意,刘邦很能听进去;此外,他了解当时的政治军事大局,有纵横捭阖思想,他常代表刘邦出使各路诸侯,成功游说,因而,他深得刘邦赏识,他在汉营中被认为是最善变的谋士。

在刘邦阵营中,有四位杰出的谋士,张良、陈平、陆贾和郦食其,陆贾位排第三。陆贾与其他三位谋士皆是杰出文臣,以谋略智慧辅佐刘邦,但陆贾的智谋辅助方式与张良、陈平是不一样的,张良主要从战略思想上为刘邦出谋划策,多用“阳谋”;陈平主要从实用策略上帮助刘邦设“诡计”,多用“阴谋”;而陆贾与郦食其倒有点像,重视纵横捭阖,只是,郦食其用谋时理想化的成分比较多,不善于避险境,而陆贾除了捭阖思想和善辩才能,还有儒学的学识底蕴,比郦食其现实稳重,懂得趋利避害。郦食其死于当说客的时候,而陆贾却能急流勇退。

陆贾对刘邦的辅佐,主要表现在从外交策略和治国理论上去谋划和实施的,他是刘邦集团的杰出思想家和出色的外交家。有几个重要的事例表明陆贾作为谋略家,对汉朝的贡献是很大的,陆贾不愧为刘邦最杰出的谋士之一。

陆贾雕像

第一个事例:陆贾以政治理论家帮助小吏出身的刘邦熟悉汉朝立国之后“坐天下”的治国道理。

众所周知,刘邦文化素质不高,但他却有枭雄兼帝王的气度,又能屈能伸,很有现实感,很善于用人。但刘邦有一弱点,容易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在进入咸阳,占领彭城等重大胜利之后,他就骄傲了,要享受了,认为他已经取得重大胜利,要享受美女、珍宝了。而在他打败了项羽之后,就更骄傲狂妄了,对谋士们的建议不太愿意听了,特别是当文臣谋士们引经据典讲治国道理时,他很厌烦,以“居马上得天下”而自得自满。刘邦身边的谋士们很难说服刘邦接受文人的建议,而陆贾却能让刘邦听他的话,让刘邦认真地补习文化历史知识。

据《史记》记载,起初,陆贾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时,也曾挨刘邦的骂。在刘邦看来,天下是他率领众将骑在马上夺来的,读《诗》《书》经典跟夺天下没有任何关系。而陆贾却对刘邦仔细说明了“夺天下”与“坐天下”是不一样的,可以骑在马上纵横夺天下,但却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

儒家为刘邦讲述历史故事,说明商汤、武王在逆境中以武力夺得天下,但是,在立国之后,在顺境中,却是以谨慎的态度,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战乱之时,着重以武臣征战四方,夺得天下;立朝之后,在和平时期,却主要是靠文臣的辅佐来治理天下的,武略、文韬在不同时期,是有所侧重的。

陆贾告诉刘邦,以往吴王夫差、晋国智伯过分崇尚武力,而忽略了仁义治国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国家败亡。秦朝过度使用刑法之术,最终招致秦国很快的灭亡,如果秦朝立国之后,能及时减少刑罚,推行仁政,便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陆贾劝说刘邦,要效法古圣先王,仁义治国,否则,马上夺来的天下,很快就会坐不住的。刘邦有另一个优点,就是让他觉得对他有利的,他便能及时接受。所以,听陆贾一说,刘邦如梦初醒,感到陆贾说的很有道理,他为刚才的狂妄感到惭愧。刘邦立即要求陆贾,帮他研究秦朝得失天下的经验教训,研究汉朝之所以能夺天下的道理,并说说太如何治理夺得的天下。(参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见刘邦能听进他的建议,非常高兴,于是,他按刘邦的要求,开始研究历朝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阐明其中的道理。陆贾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十二篇论文,每次写完一篇之后,便交给刘邦看,刘邦对陆贾的文章赞不绝口,认真阅读。左右大臣发现一贯鄙视文人的高祖皇帝开始认真阅读文章了,都很高兴地高呼万岁。陆贾后来将他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取名为《新语》。此书后来成了古代著名的治国经典之一。书中的主旨是:“行仁义,法先圣”,“逆取顺守,文武并用”;以儒家仁义思想为主,兼用法家、道家的治国方略。可以说,在汉朝的治国思想和宏观策略上,陆贾的贡献应该排在第一位。

第二个事例: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联手对付周吕。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姓诸王逐渐控制了朝中的权力,萧何顺从吕后,无力阻止诸吕擅权,而陈平比较滑头,更是不愿得罪吕后,怕引来杀身之祸。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一日,吕雉病死,吕雉死前,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吕后专权时培植起来的吕氏外戚集团在吕后死后,依然有强大的势力,而刘氏皇族集团开始想在吕后死后从吕氏外戚集团手中抢回朝政大权,于是,双方的矛盾便加剧了。

此时,刘氏皇族集团开始行动了,袒刘之军蜂起,齐王刘襄开始发难,挑战吕氏集团,而陈平、周勃联起手来,在朝中响应,乘机夺了吕氏的兵权,之后,陈平、曹参联手刘氏诸王,群起而杀了诸吕,吕氏外戚集团彻底失败。而陈平与曹参之所以能联起手来,联合刘氏诸王击败吕氏集团,要归功于陆贾成功劝说本来有矛盾的陈平和曹参摒弃前嫌而变得和好。

当时,吕氏外戚集团横行暴戾,欲夹持少主,这严重危及了刘家政权的安全,陈平心里非常担忧,但他又无力制止吕氏集团擅权,他感到刘家天下事态严峻,经常居家苦思对策。陆贾知道陈平的心事,他便去拜访陈平。陈平正思考着,没有察觉到陆贾来访。陆贾走进屋里,便说:“丞相思虑何事,竟然如此全神贯注!”陈平见陆贾来了,便回他的话说:“先生猜测我所虑何事呢?”陆贾说:“曲逆侯身为丞相,富贵无比,不再会有更高期望了,所虑之事,乃诸吕权大而皇上年幼也。”陈平说 :“先生之言甚是,这正是陈平所虑之事,而此事该如何应对呢?”

陆贾想了想说:“天下安,重视相;天下危,重视将。将相和好,士人归附,天下便是有重大变故,大权亦不会被分化。安邦定国之根本大计,即在朝中文武大臣掌控之中。属下曾对太尉绛侯周勃言及利害关系,绛侯平素与属下常有笑语,对属下之言不会太重视,丞相何不与太尉交好,联手共处大事呢?”(参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见陈平在认真听,他便对陈平谈起了如何应对诸吕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强调陈平与曹参联手的重要性。陈平感到陆贾的建议非常重要。于是,陈平等到绛侯周勃寿辰时,送上了五百斤黄金,为陈平祝寿,而不久之后,太尉周勃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报陈平。陈平与周勃便捐弃前嫌,紧密合作,一直到联手诛灭诸吕。在陈平与曹参和解之后,陈平送给陆贾一百个奴婢,五十乘车马,五百万钱作为对陆贾的感谢。陆贾以善于说辩和劝说闻名,经常游历于汉廷的公卿之间,声名显赫。

第三个事例:两次出访南越,使南越王臣服汉王朝。

汉初,因连年征战,汉高祖不想以武力征伐赵佗,就派陆贾南下说服赵佗,他以利害关系说服了赵佗归顺汉朝,还代表汉朝廷授印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因此有功,被封为上大夫。

陆贾出使南越

诛灭吕氏后,文帝即位,他立即通告诸侯和四方边境之国,广施盛德,可是,此时南越人赵佗趁机自封为“南越武帝”。于是,汉文帝派人修复了赵佗先人在真定的坟墓,增设守墓之人,并按时祭祀,并厚待赵佗在中原的兄弟,想通过示好与南越和好。文帝想派人当使者出使南越,陈平等朝臣举荐陆贾,文帝同意。于是,陆贾再次出使南越,他见到赵佗后,立即宣示了文帝诏书(即《赐南粤王赵佗书》),并解释了文帝为南越人所做的优待的事,解释问题的和好政策,陈述厉害关系,在陆贾的说服下,赵佗表示愿意放弃帝号,取消所有僭越礼仪,永为汉朝藩臣,降地位如同诸侯。陆贾不辱使命,回朝禀报,文帝非常高兴。前后17年间,陆贾两下番禺,为保证边区的稳定,维护汉王朝的统一作出贡献。据说陆贾死后就葬于番禺,有一个“大夫山”,就是为纪念陆贾而命名的。

其实,陆贾不仅在官场游刃有余,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他能融合儒道的政治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初的统治高层,使刘邦能吸取秦王朝失败的经验教训,罕用刑罚,讲究仁义,崇俭尚静,启发刘邦之后文帝、景帝、萧何、曹参采用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楚汉#诸子百家#陆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