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浙江杭州:非羁押人员实现数字监管

2020-11-02新闻11

中新网杭州11月2日电(郭其钰 方芳)下载安装手机APP—注册认证—完成注册流程—开始每日打卡……今年上半年,刚刚办理完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成为杭州首个使用“非羁码”接受数字监控的非羁押人员。

自“非羁码”APP在杭州全面推行后,像李某这样“附条件”正常工作生活的非羁押人员越来越多,该市非羁押人员进入数字监管时代。

检察官通过后台查看被监管人信息。杭州检察院 供图

运用“城市大脑”助推治理现代化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非羁押人员监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加强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管,杭州检察机关受“健康码”启发,运用数字赋能研发“非羁码”。通过梳理非羁押人员监管流程,解决“业务流”问题,依托杭州“城市大脑”、政法一体化平台,解决“技术流”问题。

9月30日,杭州多部门联合会签《对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开展数字监控的规定》(下称《规定》),“非羁码”APP正式上线使用。公检法机关可以以“非羁码”为载体,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多重功能,确保被监管人能够在必要的管控下回归日常生活。

“管理非羁押人员主要依靠办案民警和检察官的力量,但往往是一名办案人员要同时监管多名非羁押人员,被动接收非羁押人员的信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很大。”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海鹰介绍说,“非羁码”后台能实时接收被监管人的信息,如遇到其逃逸、串供等特殊情况,执行机关可第一时间处置。辩护律师也将协助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多方联动。

据统计,目前杭州有效监管非羁押人员1607人,无1人脱管失控。如周某因赌博归案后就认罪,不存在串供的可能,侦查机关取证也已到位,对其取保候审后,采取了“非羁码”监管措施。从7月初到8月6日判决后投监,周某均按时打卡,服从监管措施,保证了诉讼程序正常进行。

杭州“非羁码”。杭州检察院 供图

降低审前羁押率 创新保释制度

不必要羁押是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痼疾,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非羁码”的推广,将切实防止错误逮捕等冤假错案给案件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和长期羁押导致的司法不公,减少财政支出和司法资源投入。

《规定》要求,办案机关应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的工作理念,对除刑拘直诉外的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结合其涉嫌犯罪的情节、认罪认罚的态度等来决定是否对其适用非羁押数字监控措施。

犯罪嫌疑人石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认罚,同时全额退还赃款并取得谅解,后被取保候审,并使用“非羁码”进行监管。取保期间,石某按要求在“非羁码”上打卡签到、接受传讯等,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案件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考虑案件情节、石某的认罪态度和表现,检察院拟向法院建议缓刑刑罚。

“这种数字监控只需下载一个APP,方便、快捷,却能有效降低审前羁押率。”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王敏远说。

以人为本实现情理法交融并举

相较于电子脚镣等电子监管措施,“非羁码”隐蔽性强,能有效减轻非羁押人员的心理压力,确保其在非羁押期间正常工作生活。

如《规定》特别提出,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犯罪事实基本查清,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退赔等情形的,可以适用非羁押数字监控措施。

“这些规定从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考虑,对涉罪民营企业人员慎捕慎诉,旨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玉秋说。

今年5月,检察机关在办理杭州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中,在与侦查机关沟通后,对公司3名高管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通过“非羁码”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数字监控。3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照常工作,带领团队收回约94%的资金。

“我们确保适用‘非羁码’人员整体可控,在此基础上发挥‘非羁码’对提高案件质量的促进作用,以数字赋能辅助办案。同时将‘非羁码’与认罪认罚从宽等一系列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水平。”叶玉秋表示。(完)

【编辑:李玉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