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玩转“章、草融合”,你得看看康里巎巎!

2020-11-02新闻10

康里巎巎(nao,二声)(1295~1345)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号正斋、恕叟。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康里巎巎自幼深爱书法,大量临摹古帖,如《临十七帖》《跋化度寺帖》等。康里巎巎章草艺术成就颇高,其章草宗法“二王”,亦受孙过庭、怀素的影响,而个人风格明显。

康里巎巎在章草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将章草与今草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书法成就突出,康里巎巎的书法作品得以在元代奎章阁收藏。

康里巎巎章草艺术的主要特点

(一)章草杂糅,流美飞动

在元代,经过赵孟頫的实践和倡导,草书得以兴盛。康里巎巎突破性地将章今二体加以合成,创造出一种新草体风格。他的作品在古雅的特点上增添了豪迈爽利之气,并且有意模糊章草与今草的界限,获得了既古朴又流美的效果。

康里巎巎《李白古风诗卷》 局部

他的这一特点,在《李白古风诗卷》中有明显的表现。该作品由行草笔意开首,其中“與”“逐”“游”等字,都有章草的波磔捺笔,线条的粗细变化极为明显,最后一笔多用上挑的形式,可谓斩钉截铁。

康里巎巎《李白古风诗卷》 局部

文徵明在跋《李白古风诗卷》中写道:“此书出入规矩,笔笔章草,张句曲(雨)谓与皇家而下相比肩,信哉。时人但知其纵迈超脱,不规摹前人,而不知其实未尝无所师法,观此帖可考则已。”可见对此作评价之高。

(二)爽利刚健,点画圆转

康里巎巎章草的另一个特点是遒媚圆动,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指出:“正书师虞永兴,行草书师钟太傅、王右军,笔画遒媚,转折圆动,名重一时。”由此不难看出,康对前人作品进行了大量临摹,行草书承自钟繇、王羲之一脉。

康里巎巎《颜鲁公述张旭笔法记卷》 局部

在作品《颜鲁公述张旭笔法记卷》中, 康里巎巎大量运用了使转变化,其点画继承了怀素书风的圆转与米芾书风的爽朗,而从章法上看,其字形大小错落、字与字之间穿插自然。

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明解缙才说: “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另外, 康里巎巎在《临十七帖》中很好地体现出了遒媚圆动的特点,此作品笔法精美,体势流畅,运用修长的体势,与王羲之的《十七帖》形成鲜明对比。

康里巎巎《临十七帖》 局部

(三)疏密欹正,通灵透气

章法是由“势”和轴线组合而成的,“势”是简单意义上线条的运动趋向,其根基在于书家对汉字结构的把握与领会。康里巎巎用笔刚健爽利,将“势”的节律贯通于作品之中,构成了疏密欹正、通灵透气的章法美。

康里巎巎《奉记帖》

在其名作《奉记帖》中,第一行“再拜”取纵势,第四行“前”取横势,这种纵横取势在空间布白上彰显纵深度。章法的空白是“黑”以外的审美辅助,等距离的空白意味着“黑”的均匀。其墨色对比强烈,作品中首行“再”“拜”“奉”与第二行 “中”墨色较重,大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给人以力量感。行与行之间的墨色布白对比强烈,“虚实结合”的审美原则得到了集中体现。

康里巎巎《古风第十九首》

在《致彦中尺牍》中,虽逸笔草草,但合于法度,疏密欹正,随性所至。作品前半部分轴线平稳,后半部分虽轴线紧密,字距较近,但是字字笔断意连,行气充足。单字的轴线反映各字的位置和趋向,综观全篇,轴线的疏密与单字轴线的趋向奠定了疏密欹正的特点。

尺牍中的章法美能够反映书家的性情和个性,康的这件作品,很好地阐释了孙过庭《书谱》中“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名言。

康里巎巎对后世书家的影响

康里巎巎为官一生,宦游天下,其书法影响了一代书家,而饶介、危素受其影响尤深。

饶介《致士行国士先生尺牍》

康里巎巎书风对饶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草书上,其用笔清劲,章草笔意增加线条形态的变化,秀劲中带有倔强。危素也得到康里巎巎的亲授,书风自然受其影响。危素以中锋用笔为主,落笔出锋迅疾沉着,笔画干净利落,与康里巎巎的书风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饶介、危素二人作为元末书家,取法康里巎巎,并且上追魏晋,对于传播康里巎巎的书风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有他们二人,康里巎巎的书法在明代才大放异彩,宋濂、宋克以及后来的文徵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康里巎巎书法的影响。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书法屋

主编 | 凌晨

编辑 | 土曾 小君 祁朦

#书法字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