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政府虽然拥有大量的文臣武将,但是他们对于帝国将亡的状况却不能提供任何的帮助。而且在北京城被大顺军队攻陷之后,这些明朝的官员有许多都向大顺投诚,这为当时依然忠于明政府的百姓所不齿。
在大顺灭亡之后,其中的不少人又加入了清政府,并在征伐南明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由于他们背节的行为,被世人成为贰臣。由于人们对于他们的行为十分不齿,因此在民间流传的野史中,这些贰臣的行为常常被过分丑化,比如明朝北京政府的最后一名兵部尚书张缙彦就是如此。
在野史的记载中,张缙彦在守城的时候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的军队进京,并且在之后也主动为大顺政权效力,甚至因为其背叛受到了宦官的掌掴。而这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记载,真的是事实吗?
张缙彦忠于明室的线索
张缙彦作为明朝的最后一名兵部尚书,他其实并不像其他朝中重臣那样长期在崇祯一朝中担任要职。这主要是因为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其父亲病逝,其回乡为其父丁忧,因此曾经远离了朝堂。
在其守制期满的时候,崇祯便立即下令要求其从故乡回到北京,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当时已经是崇祯十六年十月,那时的李自成已经占据了陕西全境,其兵锋已经对山西虎视眈眈,并且有进军北京的意愿。而崇祯政府则已经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散居各地的左良玉,高杰等军阀都不再听从政府的征调,崇祯的北京已经几乎变成了孤城。
鉴于当时有许多大臣在接到朝廷的征调命令后,都拒不进京,更何况张缙彦要担任的是压力极大的兵部尚书一职,其本来可以效仿同僚对崇祯的诏书视而不见。但是其却毅然地辞别了家人,"出门时已永诀母子昆弟矣"。这种抱着必死之心进入京城的觉悟足以证明张缙彦此时效忠明王朝的决心。
而另一件可以看出张缙彦忠于明朝的事迹则是在大顺灭亡之后,其组织了一支义军力图恢复明室,后来其多次被清政府招降,但是张缙彦多次拒绝。后来实在无力回天,才投降了清廷,成为了所谓贰臣。而如果其真的像野史所说的那样主动投降于李自成,又为什么会拒绝清廷的招降呢。张缙彦开门迎贼的问题
在张缙彦入京担任兵部尚书之后,其理所应得地负责起北京城的防卫工作。不过面对大顺军的强大压力,防御力量薄弱的北京城由于没有得到各地军阀的支持,根本无力守御,最终兵败城破,崇祯自缢身亡,张缙彦自然也被各地百姓视为北京城失守的首要罪人。
因此在野史中,不乏张缙彦自知不敌,便主动打开北京城门,迎接大顺军队入城的记载,这也让百姓们对他恨之入骨。但是事实却很有可能不是这样。
我们知道在明朝后期的时候,官员之间的党争十分激烈,这让崇祯养成了多疑的性格,其并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位大臣。在防守北京这件事情上,崇祯对于朝臣们也十分不信任。因此当时在各个城门驻守,监视军队的并不是兵部的官员,而是崇祯身边的宦官。
而张缙彦等官员在想登城布置防守的时候,还会受到宦官的干涉。他们甚至必须要依靠崇祯帝的手谕才能有登城的机会:贼势汹涌,如此危急,臣累次至城阈,欲觇城上守御情形,辄为监视阻抑,已经面奏。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想命令守城将士打开城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张缙彦开门迎贼的记载大概率也是不实的。张缙彦被宦官掌掴的原因
在大顺攻陷北京城之后,其要求明朝官员必须要去接受李自成的接见,位列兵部尚书的张缙彦自然也在其中。而当时宫中的宦官和外廷的朝臣在等待李自成的时候,曾经发生了冲突,太监王德化掌掴了张缙彦,并斥责其不思为崇祯帝报仇,而一味等待新主人的赏赐,这件事也是人们指责张缙彦不守臣节的关键。
不过这件事中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是掌掴张缙彦的宦官王德化本就是在李自成入京之后,与其积极合作的人物,也是一名贰臣,这让其对于张缙彦的职责不甚有力。另一方面,张缙彦在担任兵部尚书期间,曾经多次上疏崇祯帝,力陈以宦官守城的危害,并且希望崇祯能够削减宦官的人数,来保证军需的充足,这让其成为了宦官们的眼中钉,王德化掌掴张缙彦的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泄私愤的行为。而张缙彦作为兵部尚书,无论其实权大小,总归要对北京的沦亡负责,因此张缙彦并不能对其反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有人认为张缙彦去接受李自成的召见就是其不守臣节的证明,但是李自成对于京官的征召是强制性的,这并不能证明张缙彦有着主动投降大顺的意愿,以此将张缙彦视为奸臣的代表未免有污名化的嫌疑。
明朝末年由于战乱频繁,政府秩序十分混乱,所以官方的史料记载残缺不全。这导致甲申年前后的史料有许多是依靠野史来补齐的。虽然野史的创作自然有其价值,但是其中强烈的情感倾向让其中部分内容的可信度十分低。
当时的野史对于明末贰臣的记载就有很强的污名化倾向,比如本文提到的张缙彦,其本来就是在明朝末年濒于崩溃之际,主动承担了兵部尚书的官职,这足以说明其对于明室有着尽忠的信念,但是由于其之后投降了清廷,并且接受了李自成的统治,当时的人们将其联想成了一名奸诈自私的小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他的指责,无论是开门迎贼,还是主动请降都并不是完全成立的。虽然其之后确实成为了清朝官员,两朝为臣,但是以此将各种罪名全部强加到其头上还是有待商榷的。这也提醒我们在阅读历史资料的时候,要保持一种审慎客观的态度。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