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公元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北方契丹人后,中原王朝从此门户大开,失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所以终宋一朝,关于燕云之地的争夺,几乎贯穿了宋、辽之间的整个战争史。北宋统一中原后,辽国一直在北方虎视眈眈,双方在1004年签订《檀渊之盟》后,就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局势。宋徽宗执政时期,金国女真人崛起屡败辽国,宋徽宗推断辽国必定会被金国所灭,于是积极与金国示好,双方签订《海上之盟》,共同夹击辽国,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然而结果却是引狼入室,酿造“靖康之祸”,北宋因此而灭亡。后世提起宋徽宗的“骚操作”,都是一片骂声,那么宋徽宗当时的决策,到底是否正确?另外在金军南下之时,北宋难道只有被灭一条路吗?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以及游牧民族的重要价值
燕云十六州之地,总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北部位于平坦广阔的河北大平原北端,还包括了险峻的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西部位于山西北部,这一道狭长的地区,可称为是一道“天堑”。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到了这里会受到严重阻碍,燕云地区构成了,中原王朝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第一道强大防线。而且燕云之地在经济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此地地处北纬4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燕云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农业最发达,且是经济最繁荣,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对游牧民族而言,占据燕云之地,可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他们虽然能征善战,但是缺乏先进的文化制度,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在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中,固然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但总会被像汉、唐,这类强大的中原王朝击垮。而有了燕云十六州后,游牧民族获得了接触中原的“窗口”,从而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与生产技术,还能在此地获得经济,与兵源上的大力补充。在蒙古人入主中原,选地定都之时,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就说燕云之地龙盘虎踞,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所以天子必居其中。北宋统治者,对于这块战略要地的重要意义,也是十分了然,宋徽宗才在童贯的蛊惑之下,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图谋收复燕云十六州。
后世史学家,大多怒批宋徽宗与虎谋皮,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无异于引狼入室。宋徽宗在辽国颓势尽显之时,欲与金国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夹击辽国,在辽国覆灭之后,将原先给辽国的岁币,转纳给金国,以此换取燕云十六州。宋朝著名“卧底”宇文虚中,就洞察到了其中的危险,曾上书宋徽宗说:“今边圉无应敌之具,府库无岁月之储......与契丹讲和今逾百年,一切恭顺......引强悍女真为邻......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意思说宋朝军备不足,国库空虚没有开战的资本,而且宋辽交好百年,在金国崛起之后,辽国对宋朝更加友好,加上金国积极备战四处侵略,一副虎狼的模样。辽国不灭,宋与金之间尚有战略缓冲的余地,边境的压力就小了许多,但辽国覆灭之后,金国就成了宋朝的接壤邻居,这无异于引狼入室,到时候恐怕宋朝就永无宁日了。”
宋徽宗的决策有一定的道理,《海上之盟》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事实上后续发展的结果,也的确印证了宇文虚中的预言。但我们还要分析一下,燕云十六州,在当时对北宋的影响。北宋在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后,在北方边境构建了三条防线:第一道位于山西恒山、雁门关,到河北大清河、霸州等地,设置了堡垒式驻军。第二道位于滹沱河到沧州、冀州、邢台一带,形成对北方防线的有力支持。第三道设立在,帝都汴京北部的黄河边,核心防御堡垒,是在大名府、滑州、濮州、齐州一线。这三道防线看似十分完整强大,但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在于没有天险可守,面对来去如风的北方骑兵,堡垒式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很难有较快的防御反应。宋徽宗在当时,决定与金国人联手灭辽,其实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当时金国与辽国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战场设置在东北与内蒙东部,其实距离燕云十六州有着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宋徽宗想渔翁得利,他见辽国被金国“暴揍”,想要早点与金国谈好瓜分燕云之地的条件,这总比辽国被灭后,再去分土地要强。如果《海上之盟》换取燕云,这一条件得以实现,那么北宋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燕云战略要地,收获大片的沃土。得到燕云幽州防线,也可以减少华北平原的防御压力,抽出兵力去解决,西夏人对中原的威胁。此外宋朝得以接壤北方草原,有了购买马匹的便捷途径,可以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这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北宋军队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与提升。这些都是签订 《海上之盟》对北宋的好处,而弊端也只有一点,与金国接壤的危险性,大于与辽国接壤。因为新兴崛起的金国,有着非常大的野心,他们面对北宋这头“肥羊”,定会忍不住“宰”上一把。不过宋徽宗认为这点险值得冒,所谓“富贵险中求”,在辽国即将覆灭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签订《海上之盟》,对于北宋是利大于弊。
金人撕毁约定挥师南下,北宋是否有补救措施
可谓是百密一疏,宋徽宗与北宋,最终“栽”在了唯一的弊端之上,在金国灭辽仅仅几个月后,就挥师南下侵宋,北宋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难道在金军南下之时,没有亡国之相的北宋,完全没有补救措施,只能伸长脖子让金国“宰”吗?历史上关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双方激战的次数数不胜数,我们选择明朝与女真人的战争来分析,中原王朝如何抵御北部强敌。众所周知朱元璋起大事于南方,像他这种自南而北,统一全国的方式并不多见,北元残余势力被明朝赶到漠北,但依然有实力威胁到大明。因此明朝除了屡次北伐之外,还在燕云幽州一带,构筑防御阵线。收复北平之后,依托山脉修建长城,还在北境长城沿线,设立九个军事重镇,特设宣大、蓟辽总督,加强北侧防务。长城防御体系,的确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土木堡之变”之外,帝都北京基本上没有受到过,来自北方敌人的直接威胁。
固若金汤的明朝“关宁锦”防线
在明初以及中期,长城一直阻隔了蒙古、瓦剌与鞑靼的铁蹄,直到1616年努尔哈赤大金政权崛起之后,这一形势才发生变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后,虽然明末国家一片乱象,各种顽疾积重难返,但是有赖于苦心经营200余年,且重点转向东北的长城防御线,虽然朝政混乱,皇帝刚愎自用,大臣们各怀心思,但明朝“关宁锦”防线,一直未被女真人突破,双方在关外建立起了一个战略缓冲地带。背靠坚固的长城防御线,明军在缓冲地带上,多次击退来犯的女真强敌,袁崇焕更是于公元1626年,在“宁远战役”中炮轰努尔哈赤,使这位骁勇善战、横扫辽东70余城的清太祖,最终被袁崇焕用大炮,终结了他68岁的生命。到了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则直接放弃了攻打“关宁锦”防线,而是舍近求远绕道蒙古,再对北京用兵。1629年皇太极兵分三路,从大安口、洪山口、龙井关向华北进军,攻陷了重镇遵化,一时兵锋直指北京。
当时由于皇太极的战线拉得太长,并担忧明军乘机向沈阳用兵,所以在他攻击北京受阻后,马上就率领大军回了东北。皇太极认识到,如果无法拿下,“关宁锦”防线之外的战略缓冲地,他就无法安心攻击北京,所以皇太极下了“血本”,发动“松锦之战”,成功消灭掉,明朝的最后一支劲旅,将战线推进到了山海关。扫除了后顾之忧的皇太极,无论是绕道蒙古,还是攻击山海关,都不再担心被明军“偷家”,北京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鱼肉。然而皇太极未完成大业,就死在了盛京,北京城终被李自成“抢了人头”。虽然李自成占据了北京,但他并没有取得山海关的控制权,杀了吴三桂的家人,迫其降了女真人。最后在山海关被吴三桂,与多尔衮的联军击败,北京终于落在了女真人的手中。从长城“关宁锦”防线的卓越贡献来看,它的确是明朝抵御来自北方威胁的“利器”,雄关如铁,甚至直到明朝覆灭,女真人都未能突破这一防线。
尾声
通过分析明朝与女真人的“恩怨战争史”,我们可以为北宋,在金军南下之时做出一些弥补推测,唯一能抵御金军铁蹄的办法,就是要收回幽州,并在此重构长城防御线,在关外建立起战略缓冲地带。虽然北宋无法主动北征,但吸取明朝经验后,我们可以推测,幽州长城防御线,十分有可能将金人阻隔在外。然而现实却很残酷,金军在灭掉辽国之后,火速南下对北宋用兵,危急之下北宋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构建长城防御体系。而且北宋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因为明长城与北宋时期的长城有所不同,位于辽国境内的长城,长期缺乏维护,北宋接手后,也无法快速建立起防御工事。另外金军暂占据关外地区,北宋无法像明朝一样,在关外建立战略缓冲地带,金军也不像女真人一样有后顾之忧,他们可以从燕山任何一个山口,轻而易举就可以击败宋军,直接对中原发起冲击。综上所述,宋徽宗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其实不算个错误的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相反它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谋略。北宋的覆灭的原因,还是因为金人毁约,加上北宋自身重文轻武,又遇上极其“能打”的对手,纵是宋徽宗昏聩懦弱,有一身的“黑点”,但我们也不能将北宋灭亡的原因,都推给《海上之盟》,盟约不背这个“锅”。
【参考资料:《宋金“海上之盟”评议》,《明长城关隘防御体系探析》】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地利”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但它往往又对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没有天险可守之时,就必须要制造“天险”,来保护国家的安全。北宋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就证明了地利的重要性。而明朝也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威胁,但直到其灭亡,都未被女真人攻破“关宁锦防线”,可见明朝长城防御体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