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四大名将中,如果说谁的军事水平最高,我想王翦怎么也排不到第一,但如果说谁最有政治智慧,谁最懂明哲保身,甚至说谁的功劳最大,王翦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榜首。王翦是历史上少有的做到了功盖当代、位极人臣却能善始善终、从容自如的武将。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肯定是“攻打楚国时非得问秦王嬴政要六十万军队”的故事了,这个事情被后人衍生出了很多处世哲学,比如说自污哲学等。
王翦为后世明智的名将立下了一个标杆——功名两全、利禄双收,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或许能够达到王翦的标准的武将只有唐朝的李靖和郭子仪等寥寥数人而已。在“功高盖主主必疑、位极人臣臣必妒”普遍政治逻辑铺垫下,人们对于王翦这一“非凡”成就十分好奇,也叹为观止,很多场合都会把王翦当作一种政治智慧的典范来加以比较和反思。
然而,我们也会在历史长河之中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明明有王翦珠玉在前,后世的名将却依然大多不得善终呢?他们难道连仿效王翦的意识和智慧都没有吗?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有一种成功是不可轻易复制的。
人往高处看,水往低处流,这是人性之中的常态。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抬头仰望,都喜欢仿效那些比自己更成功的人,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仰望也罢、仿效也好,我们任何一种自我的提升与改变都要结合自身的状态和能力来进行,不能盲目、不能冲动,否则,类我者死,学我者生,很容易因为不得其要而得到一种更加负面、反面的效果。
言归正传,那为什么王翦伐楚就非得问秦王要六十万军队呢?为什么这么一个看起来很无理取闹的举动,历史上很多人都学不到精髓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且听我一一道来。
事情之始末
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在灭掉三晋、赶走燕王之后,那种感觉倍儿爽,根本就停不下来。于是,想挟百胜余威,一鼓作气地把荆楚也收入囊中,便找来于是找来身边的重臣王翦和李信商议。
嬴政分别问两人:“寡人想攻打楚国,你们各自需要多少兵马能够完成任务?”这摆明就是公开的竞争上岗或者能力测评嘛!李信当时还属于满腔激情的热血青年,特别想向老板证明自己,于是便抢答了:“这题不难,答案就是不大于20万!”。面无表情的王翦则斩钉截铁地说:“扯犊子,这起码得60万才行!”
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史记》
嬴政一听,心里开始嘀咕了。这老王翦和小李信是咋了?这不简直就是抬杠吗?一个仅仅需要20万即可,一个非得需要60万才行,你们两的水平差距没到这种几何级数的地步吧?如果王翦的回答比较真实,那么说明李信太轻狂了;如果李信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就说明王翦太胆小。嬴政沉默了一下,心中的小算盘上下一拨,最后决定拿出20万的兵力让李信去攻打楚国。
王翦一看事已至此,摆明就有点老板看不起自己的味道了,不知道自己那张老脸往哪放!赶紧地,对嬴政说自己最近吃嘛嘛不香,得回家调理调理一下身体。嬴政摆了摆手,去吧!
被委以重任的李信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可得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秋风扫落叶、高山滚大石,李信带着20万如狼似虎的秦军刚开始简直就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把李信和秦军的心甜得跟蜜糖一样。可惜,李信注定要成为秦末最大的背锅侠之一,就在秦军离楚国的首都越来越近的时候,李信突然回兵鄢、陈方向,楚国名将项燕率军尾随3天3夜之后,终于追上秦军,把秦军杀得大败而归。(这一段故事很复杂,责任不在李信,但需要另作解释)
李信的失败让嬴政勃然大怒,咱大秦帝国的天威多久没有遭受失败的耻辱了?不出成绩就换人,嬴政决定换个人去教训楚国。可是,冷静下来的嬴政又发现有点尴尬,青壮派里最能打的李信、蒙恬已经被打败了(蒙恬和李信一起);老年派里最能打的王翦又被自己揶揄其胆小过;嬴政突然有一种无人可用的尴尬。
想来想去,嬴政觉得都是自家君臣,哪有什么隔夜仇的,这事还得王翦去办。于是,亲自出马去请王翦出山。但嬴政一请,王翦嘚瑟的毛病犯得更厉害了:“王啊,你看老臣这老胳膊老腿的,最近总感觉不利索了,不是这疼就是那疼,您还找别人吧,别因老臣而耽误大事啊!”嬴政说:“少来,别装了,这事就你了!”王翦没办法,只能出来上班了,但是他趁机向嬴政提出加工资的要求,要了大量的田地和豪宅。
嬴政哭笑不得,好歹也是我大秦帝国的高管了,我大秦帝国马上就要成为垄断公司了,你王翦如此贪财又为哪般呢?王翦一本正经地装孙子,说是为子孙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史记》
王翦带着60万大军,一边走一边派人给嬴政送信,王啊,您可千万别忘记答应给老臣的赏赐啊。我这可是拿命博富贵啦!
后来,王翦带兵到了战场,每天带着60万大军看节目,根本就不提打仗的事。这弄得项燕很是纳闷和着急,最后在楚王的反复催促下,冒险进攻,被王翦手到擒来,一直把楚国打到脱气。(和长平之战的逻辑很相似)
事情之逻辑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这么一口气说下来,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不同寻常的地方?这里我稍微给大家梳理一下:
1、秦王嬴政为什么要找李信和王翦同时商量伐楚大事?兵者,死生之大事也。一般地这种事,秦王要么乾纲独断,要么找王翦这样的军方大佬协商就可以了。嬴政把刚刚在对燕国的战争中才冒头的李信也叫上,实际上释放了一个信号,秦国要可以培养青壮派军方代表了。
2、秦王选择李信正常吗?大家可能会说,选择李信不很正常吗?李信的成本明显低得多呀!而且秦王也有意培养青年将领呀!但是,有一个很常见逻辑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英明的老板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往往是愿意主动给办事的属下上保险系数的,因为失败会是最大的成本。比如,你跟老板说你干个事要3天,聪明的老板都会说:“给你4天,把这事给我干好!”因为3天你干成了,老板浪费你一天的时间成本,要是你3天没干成,老板啥都浪费了。所以,秦王选择李信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假设我们把事情缩小10倍,李信需要2万人,王翦需要6人,大家觉得秦王会选择谁?但是,我还是要说秦王这次选择李信是合理的,理由在后面。
3、秦王为什么听到李信和王翦的回答后会嘲笑王翦年老胆小?一代雄主秦始皇难道不知道李信和王翦的水平高低,难道真的因为王翦提的要求高就认为王翦便胆小了?显然,这样认为是太小看后来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了。嬴政当时心里很是清楚谁的方案更可行、更保险,但是嬴政没得选,只能用“误以为”这种方式让大家都有一个台阶下,同时顺带给血气方刚的李信打点鸡血。
4、秦王、王翦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尴尬?按道理来说,王翦已灭三国、败一国,嬴政和王翦这对搭档已经很是默契了,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前面那些敲敲打打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因为王翦当时已经是军中第一人,功盖当代了,嬴政如果不及时提拔青年将领,秦国的人才梯队、政治结构都会失衡,所以尽管知道这么做王翦心里不舒服,他也只能这么做。而王翦本不应该对嬴政这样的明君的安排有什么怨言,但是伴君如伴虎,当你位极人臣的时候,你还表现出一副圣人模样,基本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坑。所以王翦也必须表现得狮子大开口,然后被拒绝之后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嬴政笑王翦人越老、胆越小,就是巧妙地打破了这种尴尬。
5、为什么李信说只需要20万人,而王翦却咬定要60万人?即便李信血气方刚,但他也不敢拿军国大事来开玩笑。也就是说李信要20万人是基于对自己和对楚国的评估之后提出的要求,应该有一定的合理性。从后面的效果来看,也印证了李信的评估是合理的。别看李信战败了,因为战败根本就关他的事。那么问题来了,能力、资格更胜一筹的王翦为什么非要60万呢?他不能也要20万,或者30万?事实上后来打楚国的时候,他那60万也没有全部派上用场。这就是王翦的聪明之处,他已经看出秦王在试探自己了,自己疲于应对,还不如主动出击。王翦要的60万兵力,几乎是秦国当时所有的兵力了,秦王不可能轻易交给自己,所以自己无需再做选择。
6、王翦为什么在夺帅失败后选择称病归家呢?一个不缺功劳、不缺地位的老前辈被后生晚辈在自己面前得到了一次机会,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机会是老板有意给他的,作为一个老臣,正常会有这样的反应吗?大部分人即便心有不满也会笑脸附和吧,为什么王翦要这么明显地给嬴政“甩脸子”?这其实就是智慧之处,第一免得同事说闲话,怀疑这、怀疑那的;第二就是让领导不难办,不会觉得愧对自己;第三,自己也可以趁机避避风头。
7、为什么嬴政第二次去请王翦的时候,王翦还要装病?本来这点戏码大家心里都门儿清,都到了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地步,你王翦还装啥装?其实不还是演戏给自己看,明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事了,总还得装模作样做做样子吧,不能因为当初不答应你的要求,你就病了;现在领导主动来找你,你的病马上就好了。而且王翦这么一装,再提60万的事,大家都不觉得尴尬。
8、王翦为什么要反复跟嬴政提良田豪宅的事?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了,就是主动告诉秦王,别看我平时挺嘚瑟、功劳大、势力强,但实际上我就这点出息,干不成大事,也坏不了大事。您别把我当了卸了磨的驴给杀了,把我当耕完田的牛给养着就行。用王翦的原话就是“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总之,王翦向嬴政提出要60万兵马伐楚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仔细去想,里面的门道还是很多的,我也不一一在此分析了,因为历史的逻辑更多还是靠大家自己去思索。比如,王翦为什么不和李信都要20万人,是出于保险?还出于退让?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翦是一个真正老奸巨猾、人老成精的智者,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事情之精髓
一般地,这样的一个故事讲了前面两个部分,基本上算是把这个故事讲完整了。但是,在此,我还想把这个故事推得更深入一点,这个深入点就是“为什么王翦的智慧很少有很复制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很反感把成功案例简单化或者用简单逻辑去思考成功案例的。比如,看到某同学学历不高、赚钱挺多,于是大呼少读书更容易赚钱;又比如,看到刘邦从流氓当了皇帝,于是叫嚣着流氓比君子更适合搞政治;
很多事情,我们不光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之后,我们在借鉴、反思它的时候,才不会有失偏颇。王翦的故事,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其表面的结果,并没有把握其内在精髓。
其实王翦处世哲学的核心就是,敢于自污去明哲保身,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每一步都是关键,有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就会适得其反。
1、假设王翦遇到的君主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而是像白起遇到秦昭襄王、李牧遇到赵王迁一样,王翦敢这样提过分的要求吗?估计话一出口,立马就招来杀身之祸了。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提要求是有技术含量的,是要根据自己领导的性格来的,有些领导会因为你的不合理要求觉得你不懂事、没野心;有些领导却在等这个借口好久了,别自己去撞枪口。
2、假设秦国当时不是即将统一天下,而是正处于艰苦创业的时候,大家觉得王翦这一路自污下来,还有机会活命吗?秦国当时已经灭掉了韩魏赵,把燕国国王也赶到了漠北去了,剩下来的只有楚国和齐国,楚国这几十年被秦国司马错、白起打得比较惨,被张仪骗得也比较惨,国土面积虽大,但是外强中干,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齐国在乐毅伐齐和田单复国之后,一直就元气大伤,东方大国的雄风不再,苟延残喘地等死而已;所以,当时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是一目了然的,嬴政面对王翦这样的功勋老臣,也愿意他耍点小性子,无伤大雅。要是换作是白起那个时候,看秦王找不找你算账?
3、假设王翦提要求选择的背景不是李信这样颇有能力青年将领,而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蠢材。大家可以想象王翦耍性子的后果会怎么样?又会是白起的结果,你凭借你自己有能力,狮子大开口,不被满足还发脾气、消极怠工,没出事都好说,出了事,责任还是要算到你头上的。现实中,很多人不就是因为想急于和领导撇开关系,领导找谁来替代自己都死活无关,结果被连带进去了?
4、假设王翦提要求没点技术含量,光顾埋头喊价,不管抬头看路,王翦自污的目的能达到吗?比如,王翦问嬴政要60万军队就是一个很巧妙的地方,因为这几乎是当时秦国的全部兵力,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家当交给一个劳苦功高的将领,这一点嬴政和王翦都明白,王翦知道嬴政不会答应,所以大胆提,提了就是李信任帅;嬴政知道王翦是故意提,所以放心拒绝,然后笑王翦胆小。除非在合适对象、合适的时机,永远不要对自己的领导提一些敏感性的要求,王翦在打赵国的时候敢提这样的要求吗?王翦在秦昭襄王时期敢提这样的要求?
5、假如当时的王翦不是这么功勋卓越,他敢这么自污吗?要知道,在灭楚之前,王翦刚刚灭掉赵国,还有之前的韩、魏。自污,其实就是一个调整进退之道的工具或者方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在周边的形势要求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你就得老老实实地往前冲,你还想着,不行,我辛苦了,我功劳够多了,我休息一下,不行我就把自己弄得面目可憎一点,估计你的脏水刚刚泼到自己身上,领导的制裁就来了。
6、假如王翦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了解得十分清楚,他还敢这么折腾吗?假设一下,王翦要六十万军队打人海战术,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已经发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碰到有些一根筋的君主,就给你六十万军队你怎么办?又假设,李信带了20万军队打了败仗回来了,秦王再让王翦带60万兵力出征,要是再打了败仗,王翦又怎么办?
总之,自污的明哲保身学问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很复杂,并不是端起一盆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就可以了。而是在对自我的认识、对对手的了解、对时机的把握、对背景的选择、对后果的评估、对程度的均衡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的。
古往今来,立有战功的将领很多,能把明哲保身的智慧运用得恰到好处却很少,有些痕迹太重、演得太过了;有些横冲直撞、演得太肤浅了。所以,我们要借鉴别人的智慧或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逻辑的精髓,而不是依瓢画葫芦,浅尝辄止。
后记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交代的,但是鉴于篇幅,不得不暂时搁笔。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秦王嬴政这个人,这真是无愧于千古一帝的伟大明君,就从这件事中都可以看出很多:敢用李信去打灭国战;李信失败后照样给他立功的机会;敢笑对王翦提出要掌握全国全部兵力的要求;敢真的把60万兵力交给王翦这个老流氓等等,点点滴滴无不彰显出嬴政非凡的气度和广阔的胸襟。历史上很多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但是秦始皇真没对自己手下的功臣动手过(亲政那段历史例外),这恰恰证明嬴政是宽仁的。
其次,关于穿插在这个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我想简单地解释一下,比如李信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因为秦国的政治派系出现了分裂,楚国势力代表昌平君在被占的楚地造反了,李信急着赶去灭火,所以才被项燕追着打;比如,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60万军队,除了考验和试探嬴政,也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战略目的是形成声势,把楚国的有生力量全部吸引过来,然后跟你打消耗战……
任何一段简单的历史,背后都是丰富多彩的逻辑。有些人把历史当微型小说故事看,有些人把历史当作寓言故事看,有些人把历史当作连载小说看,有些人把历史当作志异小说看,有些人看历史当作文化传记看,有些人把历史当作社会哲学看,有些人把历史当作童话故事看……凡此种种,莫衷一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眼中都会有不一样的历史,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美。但是我们不能刻意去普及和宣传简单、肤浅甚至荒谬的历史逻辑,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一个人成为一个文化圣人,但是我们确实应该劝导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圣人或者阻止别人是圣人的人,逻辑的严谨首先在于务实,我觉得理解历史也是如此。来源: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