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个朝代如何才算结束?朝代断续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2020-11-02新闻6

原标题:一个朝代如何才算结束?朝代断续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为何蜀汉终究取得了三国叙事的中心地位?因为蜀汉牵涉到过去中国历史中不曾认真处理的大问题:一个朝代如何才算结束?朝代断续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在此之前,朝代的开始与结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汉代最流行的是「五德终始说」,用五行来定义、规范朝代史的递变。但五行之间的关系,大家普遍接受的就有「相生」和「相克」两套说法,而后朝取代前朝,应该是「相生」还是「相克」?没有一定啊!「相生」或「相克」都讲得通,更何况五行之间的互动还有更复杂、更多样的说法,很难形成权威、统一的解释。

汉末乱局中,因应五行、感应的信仰,出现了大量的图谶和预言。每个有野心要建立新朝代的人,都宣称自己有图谶、有预言,提供他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只是大家都有图谶、都有预言,很自然地,图谶和预言就快速贬值了。互相冲突的图谶、预言满天飞,不可能每个都准确可信,到后来只会让人们再也不相信任何一个。

东汉末年,过去的旧思维因为过度使用而变得无效。每个人轻易就能变出一只木盒、石盒、金盒,里面藏着神祕的预言指出谁会是新皇帝,于是会相信这种预言的人愈来愈少了。那怎么办?混乱局势中,谁才有资格当皇帝呢?

取而代之的新信念,回到了宗族标准上,也就是将皇权的合法性重新建立在血统继承上。三国所引发关于「正统」的讨论,最后胜出的观念是:在正常的状况下,同姓的宗族应该延续皇权、延续朝代。因而即便经历了桓、灵之际的种种动荡,刘姓仍然比其他人,包括曹操和孙权,拥有更高的皇权合法地位。

与此联系的历史观念问题则是:怎样才算「正常的状况」?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这个姓族就不再能、也不再应该握有皇权了?透过刘备父子的角色,这个问题也有了比较清楚的答案,那就是要到这个姓族再也出不了像样的人才,其他的姓族方能合法地取而代之。

刘备自身或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但在《三国演义》中,他有一项最大的长处──让诸葛亮、关羽这样的人才效忠于他。再凭借着刘氏宗亲的血缘取得正统,他就有资格继承刘家的天下。这个正统如何结束?要到刘备的儿子刘禅,一个不具备基本统治才能的「扶不起的阿斗」接位,而且身边也没了像诸葛亮、关羽这种大才,此时刘姓的血统权走到尽头,刘氏皇朝才算真正结束。

汉末的动荡引发了皇权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皇权延续或移转的标准,从这里开启的政治思想变化,历经近千年,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已经有了固定而明确的答案。渗透进民间的正统概念,对于中国历史影响甚大,尤其到了宋代以后的近世时期,正统观念使得王朝的统治与维持变得比以前更加容易。

周人在和强邻商人的斗争中崛起,形成了「天命观」,必须随时战战兢兢地维护天命,那真的是小心谨慎的「忧患意识」。只要不小心做错了一些事,就可能失去天命、改朝换代,权力落到别人手里。但相对地,「正统观」建立之后,已经存在的王朝,除非此家此姓再也出不了人才,否则他们都还是握有正统身分,能够获得别人的效忠。

影响所及,例如明朝,接连出了好几个荒唐、无能的皇帝,朝政严重败坏,民间动荡不安,但该由朱姓当皇帝这件事却一直颠扑不破。对明朝朱家的支持,甚至一直延续到清兵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之后。只要是姓朱的宗室后裔,都还能到处逃亡,成立新的临时政权,因而才有了「南明诸王」的特殊现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