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壮歌出征(脱贫故事)

2020-11-02新闻17

图为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剧照。

由田沁鑫导演、印青作曲的民族原创歌剧《扶贫路上》正式公演。这部歌剧创作的难度是较多的。一难,同类题材的各类创作很多,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二难,表现当下生活的歌剧,如何在主题表达与艺术呈现之间达到融合,十分不易。

《扶贫路上》以驻村第一书记的典型黄文秀的故事为题材,书写年轻的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带领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后牺牲在一场突发的泥石流中的生命历程。黄文秀的故事已经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和新闻渠道为公众熟知,歌剧如何表现这样一位人物,既有题材优势,也有创作难度。歌剧《扶贫路上》成功之处在于紧扣时代主题。全剧通篇贯穿脱贫攻坚这一主线,通过党旗、五星红旗等烘托氛围,通过舞台上列队式的合唱形式形成气势,通过唱词的力道和贯通推向高潮,主题鲜明突出。

鲜明主题的表达与高扬,必须依靠带有一定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来实现。黄文秀是一名在大都市读书的青年学子,毕业后选择回乡工作并深入最基层的贫困乡村任职,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本身就有一定传奇性,更加之以青春的生命贡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壮美的青春更添悲壮的力量。剧中借用“化蝶”的民间传说,隐喻黄文秀不朽的精神和不灭的光影,塑造她在百坭村群众心中不可抹去的形象。这种形象化、隐喻化的表达,与鲜明的主题相融合。

《扶贫路上》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做出了独特探索。开场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矩阵式的舞台。众多演唱者,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除面向观众一面外,舞台的其他几面均由几何形的舞台框架组成,或呈现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或穿行而过各色人物,或列队引吭高歌。不同场景同时呈现,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的画面感,避免了单调性。合围而发的众声,也把歌唱推向高潮。

可以说,本是泥瓦砖墙的故事背景,在歌剧舞台上却幻化出一种具有现代感和立体感的情境,又不失乡土气息。音乐方面,借鉴适度,融合有方。本剧融合了壮乡民歌韵味,唱词借鉴了民歌的比兴表达,但并没有因此失去歌剧的贯通、流畅、完整,彰显了原创性。唱词的时代性和乡土味道结合也较成功,保证了全剧的艺术品质。演员表演饱满,总有高潮和亮色,确保全剧气势与力量的保持。

《扶贫路上》为主题创作带来有益启示,也为民族歌剧的创新发展做了成功的实践探索。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20 版)

#扶贫#故事#歌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