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何深信不疑秦始皇陵有海量的“水银”?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之凿凿:“皇陵之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以前,缺乏合适的仪器“物探”,更多的则是对陵墓封土堆进行点对点的汞含量测定,之后,再和周遭环境中汞含量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了结论:在秦始皇陵的地宫中,真的有大量的水银。
秦始皇一直都是各路专家研究的经典课题,他的陵墓更是由于出土的文物及各种民间故事,使其带有了几抹神秘色彩。
中国古人一度有用水银墓葬的习俗,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尸身腐烂。秦朝时期,冶炼水银的技术很是发达,《史记·货殖列传》中就专门谈及了一位巴蜀寡妇清,就是因冶炼水银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不过,尽管有测试的数据公布地宫的确存在大量的水银,但还是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要完全确定司马迁的说法,还得做很多工作,比如:排除一些其它来源的汞的干扰。
在这里,有一些资料:
一、《临潼县志》曾谈到该地区的汞污染相当严重,在1978到1980年间,曾对21家工厂(有缝纫机厂、鼓风机厂等)进行普查,作业工人的苯、汞以及铅中毒的人数有1193人之多。
二、《陕西省志》曾提到,长安、临潼和蓝田县,所用农药中的汞和砷大部分残留在了土壤之中,并渗入地下而污染地下水。根据《陕西农牧志》的文字,陕西省从1950年开始,使用大量有机汞杀菌剂,如:赛力散、西力生,一直到1978年,才停止使用。
三、在对骊山进行开山工程中,曾用过含有汞的起爆剂。
可以说,这些化工、电镀及制革印染业,都会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汞,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根据著名土壤学家熊毅先生的观点,一般土壤的含汞量是10到300ppb,如果,土壤受到过汞污染,那么,所测到的汞含量可高达40000到500000ppb,一般而言,表土的汞含量高于底部土层(ppb,十亿分比浓度单位,十亿分之一)。
其实,要更好地理解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是否真的存在,还得先了解水银的一些数据概念。汞在空气中是蒸气状态,0.1到1.0ppt,所以,雨水中也会有汞,一般浓度为0.2ppb。地壳中汞的平均浓度是0.08ppm,(ppm,百万分之一),土壤中为0.03到0.3ppm。内陆地下水浓度为0.1ppb,海水中则为0.03到2ppb,泉水中汞的浓度反倒不低,数值可达80ppb以上。
再来对比秦始皇陵“水银”的检测数据:
整个封土堆采样54个点,其中,只有一处含量高达1440ppb,其余的53个点只有205ppb。当时,得出了一个确切的结论:因为和附近的一个鱼池水库的土壤汞含量进行了对比,那处浓度只有5到65ppb。若是单看这个数据的确异常,但再和汞的平均数据对照也就是一个点的测试结果异常。
其实,撇开数据不谈,若是地宫中真有大量的水银存在,那么,几千年下来对于附近村庄的污染,可不是几个人中毒那么简单了。以前,都是抽取井水作为生活用水,若真是这样,那么,历史文献中一定会有记载,此地一些由于汞污染引起的大量疾病案例。
要知道,我国对汞的冶炼时间很早,而且,熟知它的一些副作用。有这么大的一个污染源存在,即使在今日,各种卫生设施健全也挡不住这些水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照样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有人就指出:除了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外,还得采取更为精准的检测方法。
其实,若以封土顶端1440ppb的汞含量异常的点开始,垂直向下直达墓底,根据不同深度取土样检测汞的含量,自下而上的浓度则表现出减弱的趋势。由此基本可以证明,地宫的汞是存在的,其污染源在深处,而不在表土。
此外,司马迁在谈“江河大海”时,后面还有四个字“相机灌输”。而在一些学者看来,这就是“永动机”。于是,地宫中的水银才能在几千年里“奔流不息”。但对于这一说法,争论的人颇多。不过,关于水银,人们更有兴趣的是它的数量,以至于,有人说地宫里有13000多吨的水银。
这是什么概念?
还得靠对比来看:现在我国一年产出的水银不过900多吨,而在明、清两代,四川的涪陵汞矿,进贡朝廷的水银不过300斤/年。若是换算下,当年的巴蜀寡妇清要马不停蹄地生产6千年才能达到如此数量。若真有这么多水银,想来封土堆上的汞含量数值应远远不止1400ppb,应该是它的400倍以上。所以,就有学者否决了这个数量。
那么,如此数量的水银是如何放进地宫的呢?
有时不能太高估古人的智慧,不过,要造出“江河湖海”,可难不倒古人。
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如《述异记》:“鲁班,以石为禹九州图”;再如《后汉书·马援传》:“聚米为山,指画地形”。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立体地形模型”,那时已经有了这种技术和工艺,为了让模型看上去更逼真,可用一些银粉或者水银来表示“水面”。其实,不要说古人会如此做,今人还在沿用这个方法。所以,秦始皇陵地宫应该有“江河大海”,或许有水银,但极有可能是“山川湖海的模型”而已。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后汉书·马援传》、《陕西农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