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1日电(记者 李姝徵)曾经的农田阡陌,眼前的现代化新城。浦东“30年之变”既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30年之变”何其巨大?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1日在介绍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情况时,将浦东“30年之变”总结为五大方面。
其变一,经济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民币,下同),是1990年60.24亿元的211倍;人均GDP达到22.9万元,折合3.32万美元,进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4316亿元,是1993年11.15亿元的387倍。
浦东经济不仅增速喜人,经济韧性亦十分亮眼。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浦东经济现“逆势上涨”。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浦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48亿元,同比增长1.7%,新设企业同比增长44.1%,实到外资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投资增长36.4%,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步复苏、加速向好态势。”翁祖亮说。
其变二,开放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中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等都在浦东诞生。浦东海港通航全球600多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07万标箱,支撑上海港连续十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浦东国际机场与境外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32个国际通航点,货邮吞吐量连续十二年全球第三,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连续十七年全国第一。
30年来,浦东累计吸引实到外资1029.5亿美元,集聚170个国家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球500强企业中346家在浦东有投资项目。浦东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能级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其变三,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度增强。
历经30年,从烂泥滩涂中崛起的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浦东更建立了一套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金融市场要素齐全。浦东集聚了13家重要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类金融机构达到1101家,外资法人银行、外资保险法人公司占到全国的四成多,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公募基金占全国约三成。
金融领域活力四射。2019年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1920万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全球第一,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排名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总市值排名全球第四。
大科学设施相继落户。浦东承载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聚247家外资研发中心、占全市52%。
其变四,城乡环境面貌的根本性改变。
“黄浦江边烂泥渡,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上海老歌谣中的“烂泥渡”就位于陆家嘴。30年之变,今天的陆家嘴早已高楼林立,成为中国金融的亮眼名片。
改变的不只是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先行区域亦广厦林立、活力四射。临港地区、世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空港地区等新兴区域朝气蓬勃、功能凸显。
10条轨道交通、4座越江大桥、15条过江隧道将浦江两岸紧密连接。美丽庭院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底版。
其变五,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性跃升。
浦东居民不仅越来越长寿,腰包也越来越鼓。据翁祖亮介绍,2019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期望寿命从1993年的76.10岁提高到目前的84.46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居住环境亦随之改善。数据显示,浦东新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3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42平方米以上。楔形绿地、生态廊道、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口袋公园、林荫道错落有致、遍布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95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的12.9平方米,民众可以“推窗见绿色、漫步进公园”。
“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面向未来,翁祖亮表示,浦东将努力在新发展阶段走在前列,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