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胶州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一文物堪称“瓷器鼻祖”

2020-11-01新闻11

说起古墓的故事,大抵离不开陕西、河南或两湖一带,这些区域不是皇家陵园集中,就是贵族墓葬成群。而且,它们的故事还往往都伴随着盗墓者,让人遗憾的同时更是多了些气愤。其实,还有一处地方,自古就是权贵们的封地,墓葬也自有自己的文化习俗。

提到“积贝墓”,知道的人应该不算多。

这是沿海地区会采用的一种墓葬方式,是在墓室周围散放一些海洋贝类的软体动物,如:牡蛎、海螺及鲍鱼等。不要将这些和“吃食”联系,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防潮及防盗。防潮不难理解,至于防盗,是因为这些贝类动物摆放松散。一旦有人盗墓,就容易塌陷,可以起到保护陪葬品的作用。

不过,能采用这种墓葬方式的主人身份非富即贵。考古专家们在对胶州的两座汉墓进行发掘研究时,就发现这两座墓地均为积贝墓。当工作人员将墓葬顶部的土层小心除去后,就发现了少量贝壳,立刻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

这些贝壳虽然埋于土层近2000年,但大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它们的个头不大,基本都是蛤蜊或者海蛎子。此外,这两处汉墓为并列状,均为南北向。当时,工作人员对南侧的汉墓进行仔细发掘,先是发现两个完全损坏的黑陶罐,还有一些大小一致的青砖,接着就是积贝大概有10厘米厚。

后来,工作人员就发现此墓有被盗掘的痕迹,这多少让工作人员内心沮丧。不过,工作人员仍然没有放弃,在继续的发掘中找到了一个“宝贝”:一个形状类似陶罐的器物。后来,证实它是西汉年间的一种盛酒器皿——青瓷壶,在它附近南侧还发现了一个瓷壶,体积相对要小一些。

两个壶的壶形都一样,壶嘴为椭圆形,壶身鼓起,挨着壶嘴的底部有两个小“抵手”,形似耳朵状。这个小瓷壶保存得非常完好,高度只有15厘米左右,整个壶身都是环形斜纹。大壶的高度大概有20厘米,壶身都是青釉的痕迹。

然而,这些发现还不足以说明墓主人的身份。

于是工作人员继续往下深挖,接下来的发现让人很是意外,墓葬的底部是用大青砖铺成,青砖的尺寸大小一致,长度大概在20厘米左右。在目前的考古发现中,西汉年代,木棺存尸是一种通行的做法,用砖棺来代替只能说明此墓主人的身份相当尊贵。此外,这种墓葬形式在当地也极为少见。

虽然,砖棺已经可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资料方能定论,比如:主墓与墓主人身份的确定等。不过,发现的两个青瓷壶倒是很有说法。它们都是原始瓷器,也就是先用含铁量为2%的黏土成型再施釉,后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最终成型的青釉制品。

原始瓷器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不过,那时只能简单制作,到了西汉早期,制作瓷器的工艺发展很快。以至于,这些原始瓷器堪称现代瓷器的“鼻祖”。

虽然,在制作工艺上,西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过窑炉并没有同步得到改进。而且,那时原料中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比例得到了增加,对烧制的温度要求会更高。于是,导致的结果就是:西汉初年的青瓷还不过战国青瓷,那些没有烧结的坯体颜色很不好看,如:酱黄或酱褐。

青瓷器的装饰并不复杂,肩部可见用两条阴弦纹构成的一个区间,内里会刻划一些水波纹、云气纹或者卷草纹等。

据考证,这两处积贝墓所在的墓地,应是属于贵族阶层,整个墓地包含多个家族,对应的年代应是西汉的早中期。此次考古的具体地点在胶州市盛家庄,胶州地处丘陵地带,汉代墓葬则分布在各个丘陵。之所以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存在过很多小型的诸侯国,而且,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

因此,结合历史及该墓地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该处就是汉代当地或富或贵的家族墓地。

然而,在对墓室砖块做进一步清理之时,发现有棺木腐烂的痕迹,也就是说墓葬方式是砖椁结构。但是,用青砖包裹木棺,在西汉年代很是少见,从而进一步证实墓主人的显赫身份。

先是挖好墓道,再用长方的砖砌成椁室,之后,将木棺放于其中,可以很好地保护棺木。之后,随葬品则放置于旁边的一个洞穴之中,和墓葬坑横向相连。

这次考古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汉文化,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证据。以前,在青岛也进行过汉墓群的发掘研究,从规格上来讲,要比这次高很多。

不过,此次砖椁和原始瓷器的发现,对于研究山东地区的汉代墓葬制度,倒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证据。

参考资料:

【《山东胶州两处汉墓同为积贝墓发现珍贵瓷酒壶》、《资治通鉴·汉纪》】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