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云南昭通:生态移民搬迁 让群众安心搬出大山

2020-11-01新闻14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作者:莫娟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下决心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坚决把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下山开启幸福路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白胜村四方碑村民小组坐落在金沙江边,过去,因缺乏水源、农业基础设施差,群众只能“望江兴叹,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如今,该组群众年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移民杨胜贵看着自家30亩脐橙喜获丰收,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年年丰收全靠自家地头这条能自动排灌的水渠,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茅草坡变成了金窝窝。”

四方碑村民小组的蜕变,是永善县认真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善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着力建设绿色水果产业示范带。金沙江润泽了江岸10万余亩特色水果,回馈了沿江近20万群众。

永善县还紧紧抓住兴建溪洛渡水电站的机遇,大力实施“兴水强滇”工程,坚持应搬尽搬的原则,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保护惠民生

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轿子沟是个苗族村,2019年10月,村里34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昭通中心城市,实现了脱贫。

大山包再现鹤舞雪原。(资料图片)

大山包是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当地居民对土地依赖较重,过度的放牧和开垦造成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为缓解人鹤争地的矛盾,恢复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多年来,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湿地生态恢复力度,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先后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湿等措施改善湿地环境、恢复湿地植被。

随着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开展的一系列生态恢复项目,大山包保护区生态恢复取得了良好效果,荒坡得到有效治理,湿地面积不断扩大。每到夏季,优美的湿地风光和凉爽的气候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到大山包旅游观光,同时夏季草场丰富的生物储备也为越冬的黑颈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了黑颈鹤的种群安全。

大山包湿地。(资料图片)

搬迁的同时,昭通市高度重视山区生态恢复工作,对已列入搬迁规划的村组,不再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设施农业项目,对移出地全部封育,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减轻生态压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昭通市围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采取多项措施,让群众安心搬出大山。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