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项重要考古成果。会议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其中,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 壁画彩棺、金器、丝织物为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提供佐证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件侦破缴获大量文物。为做好热水墓群考古和保护工作,2019年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推进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并签署框架协议。在国家文物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支持下,2018年至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2018年被盗的血渭一号墓进行发掘。
经发掘确认,2018血渭一号墓为木石结构多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主墓室内有壁画、彩绘木棺,为青藏高原壁画、彩绘木棺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2018血渭一号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等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由墓道、照墙、甬道、墓门、墓圹、墓室组成。墓道内发现长条形殉马坑,殉葬6匹4至6岁的公马。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四壁由土坯垒砌,由三根立柱和一根横梁搭建成空间,顶上平铺有棚木,坑内出土了牛、羊、羚羊、岩羊、牦牛等动物骨骼,底层放置有一把木鞘铁剑。
墓室由1个主墓、4个侧室组成,主室东西长6.8米、南北宽4.25米,四壁石砌,砌石中间平铺有木梁,东西两壁各保存四个木质替木,其中东壁墓门北侧还保存有立柱。主室设有东西向红砂岩棺床,并放置棺椁。棺木上均有彩绘和贴金,主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有白灰地仗和黑红彩。主室内出土人骨,初步判定分属两个个体。主室的南北两侧各有两间侧室,与主室间以过道相连,过道内设有木门,侧室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侧室间有隔墙,侧室底部有木地栿,四角及各壁中间均有立柱和替木支撑顶部的过梁,北侧室内发现有木床。
目前,墓内出土文物共计1000余件。墓道及甬道随葬有大量的绿松石、金箔、金器有镶嵌绿松石的金象、彩绘人形木牌、金包木等,殉马坑内有颈带,系织物与银牌组合,还有大量的黑白石片,共计500余件。主墓室内随葬有金、铜、铁、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
根据墓葬出土的金器、丝织物,结合以往该地区的墓葬出土文物,初步推断该墓的时代在8世纪中期左右,墓葬的规格相当高,可能会到部落首领这个级别。但关于墓主人的身份,由于墓葬中的文因素较多,目前还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专家点评
从目前发掘来看,2018血渭一号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此次通报的两项重要发现涉及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迁徙和历史时期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动该地区的考古工作,支持考古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与衍变、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研究。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作者:李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