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2020-11-01新闻8

成都正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空间,图为成都科学城 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

直面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元性、复杂性,如何整合示范区多元要素,让公园城市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内生性系统?

成都的做法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空间。通过加快转变产业发展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和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打造生态价值充分彰显的城市新业态,抢占未来城市产业竞争制高点,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与城融合

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布局

臭水沟经过整治和景观生态打造,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白鹭、野鸭在水面翩然飞舞,蜿蜒的绿道在树丛中延伸,耳旁不时传来散步休闲市民的欢声笑语……这里已然化身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后花园”。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发展理念,天府国际生物城以国际生物医药专家和科研人才需求为导向,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国际化学校、医院、邻里中心、生态公园等配套设施。

这是成都高质量规划打造产业功能区的一个缩影。把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成都构建起了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同成都的做法。在他看来,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特别讲究功能分区,导致了职住分离、钟摆交通等难题。“要实现‘城在园里’,就要打破过于明确的功能分区,顺应城市原本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生态性。而通过规划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实现产城融合,便解决了这一难题。”

“现在有个新的提法叫‘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王凯说,当前成都已经较多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办公园区、居住区以及很多地方都进行了产业植入,公园里面是有业态的。

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发布的《公园城市·成都实践》一书中有一组数据:近3年时间,成都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新引进重大项目411个、总投资6785.11亿元,分别占全市的91.9%和94.6%;集聚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超过1200家,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40名、顶尖团队14个;探索形成“管委会 专业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政产学研用产业联盟建设、跨行政区产业功能区建设、产业生态圈市民生活圈协同布局,逐渐显现产业功能区的影响力和要素集成效应。

产与人匹配

人力资源向专业化社区集聚

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5公里的天府明珠公园,草木林立、流水潺潺,更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山地景观。人才公寓、商业配套、总部研发等设施有机串联,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

另一边,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精心打造双柏国际化社区,重点围绕社区内居住的大量电子信息企业工作人员,通过“1 N”细胞式布局创智e站、e剧场、双小柏的厨房、Block街区等一系列公共空间……

“只有基于人的真实需求才能真正引导城市功能、效率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员、经济学博士周跃辉认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把城市绿色理念、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有机联系起来,在满足新时期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出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城市发展新动能、新业态。

今年7月,成都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等11个部门重磅推出《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提出围绕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产业生态圈精准化、差异化的人才项目体系,推动创新要素资源集成共享,成都将力争2020年到2025年,引进培育1500名左右产业生态圈领军人才。

打破传统人才评价方式,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变层层评审为企业自评。《办法》将人才评审权赋予头部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关联配套企业等市场主体,激发用人主体内生动力……

“产与人匹配”——是一切努力的指向。而努力已见成效,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以来,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由负转正,前7个月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人才新政”累计吸引36.9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落户,其中2020年上半年落户青年人才2.4万人。

同时,据市场机构统计,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前10个城市中,成都排第三,而且流入人口中,23岁-42岁的人占比接近一半。

产与链协同

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

在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成都公园城市场景机遇图”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启用。该“机遇图”将建立起一条新的公园城市建设相关供需市场对接渠道,推介成都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的优质企业,发布企业场景空间招商信息、产品和服务供需信息,为投资方提供投资机遇、为产品和服务寻找买家。

为保证全链条信息通畅,成都打通了供与需的“最后一公里”。而如何保证产与链的协同?成都已在实践。以生态圈理念为引领,聚焦主导产业细分领域,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就地布局,配套链、供应链、创新链整体成势,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软件开发、信息安全和网络视听六大重点领域,引进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重大项目80余个,汇聚新经济企业9800余家,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完整、产业集聚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初步打造“计算基础设施—软件算法及平台—行业产品及应用”的产业链。

加快构建芯片研发设计产业链,成都“芯谷”科创城正加快整合中国电子跨区域产业资源;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起了涵盖农业冷链、农业物流、农产品加工、农业会展、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业态……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链接”布局势必更加深入。

数月前,《重庆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两地将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体系。

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正向产业生态圈加速聚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正被充分激发。在成都,更多的产业将扬帆起航,公园城市示范区正“链”向未来。

(成都日报记者 王琳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