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座城和一个人

2020-11-01新闻29

巴西利亚巴西银行文化中心。

朱东君摄

巴西利亚的城市建设相当宏伟。从宽阔的中轴线大道上望出去,人与地平线间没有多少遮挡物,三维世界像是被压成二维,加上高原明晃晃的太阳照耀着,有一种巨大空间扑面而来的感觉。而巨大的空间,正是展示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作品的绝佳场所。

产生这种感觉时,我正站在中轴线大道上的巴西利亚国家博物馆前。这座半球形的建筑洁白、光滑,一条长长的坡道从地面延伸至半球中部的入口。走上坡道,如同要进入一个未来世界。这件作品2006年落成时,尼迈尔已经99岁。时光倒流半个世纪,尼迈尔见证着巴西利亚从一片荒芜中生长出来,给城市刻印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均出自其手。

赋予他这一使命的是巴西时任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上世纪40年代两人便有交集,当时库比契克还是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的市长,初出茅庐的尼迈尔受邀在该市的潘普利亚湖畔设计了一系列造型新颖的建筑,宣告个人风格的形成。10多年后,当年的市长成了总统,开始坚定推进建立新都的工程,他直接找到尼迈尔:“我们建造了潘普利亚,现在让我们来建一个新首都。”

历史上,巴西先后定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座海滨城市,迁都内陆有利于平衡国家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库比契克设想中的新首都要与众不同,要面向未来。尼迈尔正是那个可以帮他实现梦想的人。尼迈尔力图用想象力打破教条和陈规,要在欧洲传统和“正确的”方正建筑中,开辟出属于巴西的风格。“建筑是创造”“形式服从美”是这位建筑师的信条。

尼迈尔相信,美存在于那些异想天开、出人意料、无规律的事物中。而曲线就蕴含了这样的美。“如果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路径,那么曲线则创造了无穷。”尼迈尔说他从未被单调的直角和人为僵硬的直线所吸引。“令我着迷的是自由而感性的曲线,是我在祖国的山脉、蜿蜒的河流、大海的波涛上发现的曲线。”

顺着巴西利亚宽阔的中轴线大道继续向前,处处是这样的曲线。16根抛物线形状的纯白立柱围成一圈,构成巴西利亚大教堂探出地面的穹顶,柱身先聚拢再散开,充满向上的力。外交部大楼被池水环绕,优雅的拱形柱廊从池边升起。站在廊下抬头看,金色波光在灰色混凝土上荡漾开来,层层叠叠,犹如幻境。尼迈尔是造梦的人。“人有梦想才能忍受痛苦。”他希望人们因他的建筑停下脚步,惊奇于眼前所见,拥有片刻欢乐。如此他的建筑便有了意义。评论家说,尼迈尔的作品往往能成为地标。“他就是有这种非凡的能力,能定义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灵魂,一个时刻。”

有人从尼迈尔的曲线里看到了里约的山。里约是尼迈尔的故乡,充沛的自然之美给了他最初的启蒙。“当我还是孩子时,经常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妈妈总问我,你在干什么?我回答,在画画。绘画把我引向建筑。”从建筑专业毕业时,尼迈尔已婚,有孩子,钱不多,但还是选择在卢西奥·科斯塔身边无偿工作。“因为我想创造好的建筑。我在他身边学到了很多。”

科斯塔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也是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者。他为这座城市设计了形似飞机的轮廓。

从开始设计到1960年正式迁都,尼迈尔像经历了一场冒险,工作繁重而愉快。“不过4年时间,我们完成了这项任务,让最富有最有经验的国家也为之震惊,展现了一个年轻国家的勇气,向一切自由和创新敞开怀抱。”当然,创新不总是收获好评,尼迈尔的回应是:“人们可能喜欢或不喜欢这座城市,但永远不能说见过类似的东西。”

1987年,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尼迈尔被授予建筑界最负盛名的普利兹克奖,评价称他的建筑凝结了祖国巴西的色彩、光影和感官意象之精华,有艺术之形,也有逻辑和实质。2008年,尼迈尔又一次前往巴西利亚。“早上下了一场大雨,雨水的到来仿佛是为了让这些建筑在它们的创造者经过时显得更为光彩。”当时的报道如此记录。对这位创造者来说,“回到巴西利亚总是很好,看到它在发展壮大。”

尼迈尔与这座城市的最后交集,是他的告别式。尼迈尔常说,人生很短暂,只有一分钟。不过他的一分钟比常人稍长一些,2012年去世时,距离他105岁生日只差10天。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依然在谈论建筑。终其一生,他在世界各地留下约600件作品。遗体运至总统府时,人们列队等候,巴西国旗覆盖在棺椁之上。家人说,他不能不回巴西利亚就离开。

这位建筑师最终安葬在里约的圣若昂·巴蒂斯塔墓园。墓碑毫不起眼,不过从那里抬眼便可望见基督山,里约最具标志性的曲线。这于他而言大约是最好的陪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1日 07 版)

#国际艺术#尼迈尔#巴西利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