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女王李景杭说
今年孙子考上大学 这辈子终于轻松了
都市快报
小冯,80后小伙,临平人,在美国硅谷的圣何塞工作。长年在国外,小冯去过不少地方,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品尝过很多环球美味后,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最普通的早餐:锅贴。
“其实,美国也有锅贴,是那种韩国速冻饺子,买回来油煎,味道一般般。”小冯说,他在国外想吃正宗锅贴,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个缅甸华人开了一家中餐店,居然有麻球啊,于是开车来回近百公里去吃麻球。
“在国外,经常会回味家乡的锅贴,很香很鲜、肥而不腻、颜色金黄,火候恰到好处。揭开笼盖、云遮雾罩、煎香扑鼻,一口下去,爽到爆汁……”
小冯说,小时候家在临平山下,荷花塘很多,开花季节争奇斗艳。早上,太阳没露头,荷塘边的映荷街就会飘来缕缕锅贴香,李奶奶的锅贴店开张营业了,门口很快排起长队,李奶奶叫李景杭,是临平锅贴界“一代宗师”,人称“锅贴女王”。
眨眼数十年,李奶奶退隐了,她的“徒子徒孙”接班上岗,传承锅贴手艺,在临平开了四家店。
“还是那么美味!我三个月回国一次。每次回国,会带着爱人孩子光顾,吃完再打包一份回家。”
在小冯引导下,我走访了李奶奶传承下的四家店。
永建锅贴店
我和老寿的锅贴手艺 全是跟表姨妈学的……
早餐吃的什么?锅贴。
临平人的说法:早上在街头,随便向遇到的熟人问候,几乎是一个说法。
一只只白白胖胖的下了锅,嗞嗞声诱人,底部从淡黄变作金黄色,面香融合肉香……
迎宾路206号,很多人都熟悉,这是一家锅贴店,老板叫寿永建。
距离店门20米远,就闻到一股煎香味,吊人胃口。我碰到了来吃早餐的一个小伙,姓陈,在杭州城区上班。
小陈伸出四根手指,如数家珍,“临平有四家锅贴:朱文英点心店、连方锅贴店、荷花塘早餐店,还有这家永建锅贴店。
四家锅贴店是世家,一个师傅传承,是个姓李(李景杭)的奶奶,临平人都知道的。”
永建锅贴店空间不大,两家平房与厨房打通,里外通透,客人吃什么、老板在忙啥,一览无余,交流也方便。
排队的真不少,先来先吃,后来的人也不心急,耐性子等。
稀饭小菜自己盛,半自助,和家里一样。
一口下去,肉馅瓷实、油爆汁,百感杂陈。
见到老板寿永建,他53岁,面部很喜感、言语诙谐,快人快语。
他是金华人,20世纪90年代初,曾是一所中学的代课老师。
学校附近是李景杭的锅贴店,早上顾客盈门、生意蛮好。寿永建常去,一来二去混熟了。他是个热心肠,店里忙不开时,就挽起袖管帮活。
在店里,他认识了女孩小洪,人很腼腆,就是现在的老板娘洪淑玲。
洪大姐对我说,“我19岁高中毕业,就在表姨妈(李景杭)店里。我和老寿的锅贴手艺,全是跟表姨妈学的。”
2001年,寿永建来到临平,开了一家锅贴店。
“自己有一点积蓄,向亲戚借了一点,就开张了。”
当年开的店面,离现在铺面几百米,东海花园北门附近。
人手不够,他覥着脸找到洪淑玲,希望她能来店里。
小伙子的执着和诚意,令小洪感动,两人走到了一起。
小吃锅贴对寿永建来说,就是他的“事业”:好味道好口碑,贵在坚持。
两人结婚那天,早上还坚持开店迎客,下午才化妆筹备婚礼,晚上举办婚宴,招待亲戚朋友。
随着城市改造,店铺搬家两次,但搬到哪儿,老顾客都会跟到哪儿。
有个顾客姓王,先前在临平住,后来搬家到乔司街道,八公里远。
但每个星期,王先生都要拖家带口来店里光顾两三回。寿永建说,“这样的忠实顾客不少。”
我查到,关于寿永建锅贴和另外一家连方锅贴,有不少网友还在网上掐架,有人说连方的好吃,有人说永建的好吃,也有人说口味没高低。
“美食也是一种人生。”寿永建对我说,“我的服务目标是,向表姨妈李景杭学习,她老人家把锅贴做出人生哲学境界:让顾客吃早餐,吃出家的味道……”
老板娘洪淑玲说,老寿做人一直努力认真,除了做锅贴用心,打乒乓球也打成了教练。
2007年,寿永建参加了浙江省体育局的考试,拿到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一级裁判”证书。
老寿当着我面出示了这本证书,一脸豪气。
荷花塘锅贴店
姨妈开这家店时,我才二十出头 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给锅贴了……
临平山下,有两池荷花,早上起来池里云遮雾罩。
当地人介绍,荷花塘锅贴店开张那年,这里的荷花塘连成片,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家店夹在映荷街沿街商铺的中间,店名也没有,很低调。
我找到时,门口沿街停了一排私家车,一辆奔驰车开过来,找了个空隙“加塞”停下。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进店要了一大盘锅贴开吃。
店老板任引花对我说,店外面不用挂牌子,都是街坊邻居,熟门熟路了。
大姐看上去很年轻,但她说,自己48岁了。
我留意到,她鬓角间,藏有几丝白发。
“这家店是姨妈(李景杭)的,1998年我接的手,这是她开的最后一家店。
“姨妈今年72岁了,50岁那年退的休,22年过去了。”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两个抽屉数零钱,里面现金不少,快塞满了。但任大姐说,“现在零钱没过去多了,都是用支付宝和微信。”
回忆那些年,任大姐很惆怅,姨妈开店时,她才二十出头,“我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给锅贴了……”
连方锅贴店
我们的手艺全是姨妈传下来的 “秘方”就是只用夹心肉做馅
寻找连方锅贴门店,我费了一番周折。朝阳路上有两家锅贴店,但哪家是连方?
居民李阿姨给我指点迷津,“一家卖八毛钱,一家卖四毛钱。八毛钱那家就是。”
见到老板范连方,他哑然一笑,给我解释:原来,他生意太好,外省一家店也搬到这里,价格比他低。有人说这叫“蹭流量”。
58岁的范连方,余杭星桥人,爱人朱巧英(朱文英妹妹)的姨妈,就是李景杭。
老范说,他和爱人的手艺,全从姨妈手里传承下来的。
“她老人家开店的‘秘方’,其实就是坚持用夹心肉做馅,说这样才能长久赢得顾客的胃。我们这些店开门之日起,几十年大家都坚持这个原则。”
在店里,我见到了帮工周昌碧大姐,她53岁。她说:
我30多岁就来这里,做锅贴做到现在,头发都白了。
老板一家人很好,我在这里一呆就是半辈子。
锅贴天天吃吃不厌,其他店里的包子,我会抠掉肉馅,只吃包子皮。
我们的肉馅好:上好的夹心肉,两只前大腿到脖子的一部分。
另外,第一刀是槽头肉,不能要,可能有淋巴,也可能有打针疤。
还有挨刀的部位不会要,屁股肉也不要。
正宗的锅贴肉馅,必须夹心肉。
锅贴美味,但开店是一件辛苦事,周大姐记得一件事:2007年那年春节前夕,南方大暴雪。
“天还没亮,老板一家就来了,冒雪骑摩托赶来了。我出来一看,朱大姐的腿脚不灵便,一问,原来是路上雪滑,连人带车摔了。
“我背着她进了店,劝她去医院看看,她坚持说不行!会耽误顾客吃早餐。就这样,她踮着一只腿独立着,硬是在案板前站了一个上午。
“下午才去的医院,一诊断,骨折了!”
如今,朱大姐终于退休了。中午12点快关张的时候,我终于见到了她。
她说:“今年带孙子,一周岁了,没时间做锅贴了……钞票和孙子嘛,还是孙子重要。”
朱文英点心店
儿子三岁多那年,我一边带着他 一边跟姨妈开始学做锅贴……
朱文英点心店,在临平二小斜对面。
虽是20多年老店,但装修清爽简洁,空间不大,摆了六张桌子。我看到,排不上座位的很多顾客,都是打包带走。
老板朱文英,58岁了,她笑着对我说,“条件简陋,您多担待。”
她端上一盘锅贴请我尝尝,得知我喜欢吃辣,还上了两盘辣椒,轻声说:这一盘不辣的,那一盘辣一点。听得我心里暖暖的。
早餐时间忙到中午十二点,她和丈夫颜法根才空闲下来,和我聊了一阵。这期间,还有零星顾客进店买锅贴。
大姐感叹,58岁了,再做几年就做不动了。
她说自己这家店,是这四家锅贴中开店最早的,三十多年了。
1989年,她从姨妈李景杭店里出师,在杭州九堡开出第一家店。
那时候用粮票,一两粮票加一毛六,能买四个锅贴。没粮票,四分五一个锅贴,买两个9分钱。
生意蛮好的,早前我在工厂做工,八十元一个月——这个比做工收入好多了。
学做锅贴那年,我成家了,儿子三岁多,一边带儿子一边学。
姨妈(李景杭)那时40多岁,脾气蛮大,要求很严格。
比如揉面粉,要揉够时间、水温要把控好,夏天和冬天和面的水温不一样……再说多了就是这行的商业秘密了。
儿子打小,都是他奶奶带大的。
1990年,我搬到金华婺城区开店,我妈妈也赶过去带孙子。
儿子三四岁时,锅贴能吃两个,长到了八岁,一口气能吃下十多个。
1998年,我妈妈说,孩子上初中了,你们要回来和孩子待一起,不然就不亲了。我和丈夫把店搬到这里。
每天三点钟起床,晚了耽误顾客吃早餐,三十多年,天天早起。
闹钟一响,和打仗号角一样,翻身就起来。
一年365天,天天开张,因为顾客天天要吃早餐。
只有春节休息几天,一过节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好好睡个觉。
三十年了,只好好休息过一次:儿子大四那年,我得了胆囊结石,住了两三天医院,儿子天天来陪我。虽然是生病,却也是几天轻松时光。
干不动了,真的很累……
做了三十多年锅贴,朱大姐患上了职业病:每天弯腰站一个上午三四个小时,到医院一看,腰椎间盘突出。
丈夫颜法根也不例外,每天站在烤炉前,得了严重的静脉曲张。
大姐说,“医生建议开刀,但他不愿意,说店里少一个人,我更辛苦,他一直熬着……”
在店里,我碰到一个顾客,海宁许村镇的陈先生。
他说每天早上,都要开车过来吃一盘朱大姐的锅贴。
“我1976年生的,过去骑自行车、摩托车,现在是汽车。最早是步行,一走一个小时。从小吃到大,忘不了这个味道……”
一代宗师 李景杭其人
走访过4家店,我很想拜访这位“锅贴女王”,电话先联系了李景杭老人。
“不想再说了,我不做锅贴很多年了……”语气平淡,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坚决而温和地婉拒了采访。
从四大锅贴店传承人的描述中,我依稀拼凑了一些关于老人的人生碎片……
她成长在杭州学士路、一片叫思鑫坊的历史街区。我去过,那里距西湖仅仅三百米远。
对于老一辈来说,思鑫坊有这样的记忆:各色的蔷薇月季按照时令开放,腊梅幽香,远远飘散在幽深弄巷里。斜风细雨过墙门,附着青苔的清水砖、乌漆大门、雕花门楣、铜质门环……这里的住家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举止客气,邻里间和睦相处,又保持一定分寸,被誉为旧杭州城“民国第一贵族居住区”。
年轻的“大侠”金庸,在这里曾邂逅17岁的杜家小姐杜冶芬,渐生情缘,喜结连理,时间是1947年。
再几年后,这里搬来了一户李姓的大户人家,生养了八个千金,排行第七的,正是李景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社会变故,李景杭一家被迫迁到了临平农村。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老人从不愿和后辈们细说。
“姨妈前半生挺难的!” 朱文英大姐唏嘘说,“我从小的印象中,她很要强、吃苦耐劳。年轻时,她做过裁缝,一件衣服只赚几毛钱。成家后,开锅贴店,两小孩都托给我大姨妈照看,她在外面赚钱养家。姨妈先后辗转金华、乔司、德清等地,开过锅贴店,回到临平,开了最后一家锅贴店。
今年,孙子考上了浙师大,我听姨妈说,她这辈子终于轻松了。
老人现在平常琢磨研究养生,脾气也温和多了。
她每天这样打发时间:散散步、串串门、买买菜,自己在家做锅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