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余生,我劝你迟钝一些

2020-11-01新闻5

原标题:余生,我劝你迟钝一些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说:

“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才能。”

深以为然。

生活本就纷繁复杂,每天都有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从未停止。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在一些琐事上过度敏感,过分在意,只会让我们疲于奔命,很难再有精力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

所以,学着对生活“迟钝”一些吧。

当你拥有钝感的能力,才会真正享受到洒脱快乐的人生,才能发现生活中,那些更纯粹美好的东西。

01

钝感力,是驰骋职场的法宝。

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人们,固然拥有才能,但不可否认,在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

职场上的钝感力,不是处理事情的迟缓,不是对工作的迟钝,而是对一些职场琐事和负面人际的自动屏蔽能力。

我们常被告诫,身处职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了对工作之外的很多事情也过度敏感,积累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开会时因为领导的一句批评,便对号入座,耿耿于怀;

因为几个同事的窃窃私语,便敏感多疑,胡思乱想;

因为跟上司打招呼没及时回应,便自我怀疑,乱生猜忌......

于是开始惴惴不安,小心翼翼,更是陷在沮丧和焦虑的情绪里,不能释怀。

恶性循环,而这样的状态,会让你对这份工作甚至是自己,不断产生怀疑。

要知道,在职场上,敏感和玻璃心,最不讨喜。

相反,很多时候,正是那些钝感力,才能让在职场里做到游刃有余。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小K是刚刚入职的一位新人,因为一次疏忽,在工作上犯了一个差错,于是,当着所有同事的面,被心情不爽的老板狠狠的责骂了一顿。

同事们都很震惊,觉得老板有点过了,也暗自觉得小K明天不会来上班了。

而恰恰相反,第二天小K和往常一样投入到工作中,并且笑容满面的和大家打招呼,似乎全然不记得昨天的事情。

与小K相比,另一个同事小N同样因为领导的一通责骂,却闷闷不乐,陷入自我怀疑,一直摆脱不了这件事的阴影,接二连三的请假,工作业绩不断下滑。

同样的境遇,两个人的敏感度不同,影响也是天差地别。

过于敏感,一定会被杂乱的情绪所困,迟钝一些,内心反而舒坦明朗!

有人说:“没有不合理的职场,只有不合理的心态。”

说到底,在职场上钝感一点,无非是为我们自己的内心,寻求一种心境上的舒适和平衡,是一种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的智慧。

只有不被那些繁杂和琐碎的小事左右,从各种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驾驭职场。

所以你会发现,真正在职场上走的稳,走得远的人,一定是那些精于业务,而钝于琐事的人。

02

钝感力,是婚姻长久的秘诀。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而婚姻生活中,我们常常就因为这些琐碎的日常弄的鸡飞狗跳:东西用完不归位、脏衣服乱丢、睡前不刷牙......

每一条都足以让吵架一触即发。

长久的婚姻,最需要钝感力,不是对婚姻麻木,而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不敏感,不计较。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回忆,生孩子住院的时候,钱钟书一个人在家状况频出,打翻了墨水瓶染花了房东家的桌布,杨绛安慰道“不要紧,我会洗。”

他把台灯弄坏了、门轴弄掉了,杨绛依旧是说“不要紧,我会修。”

即使是在刚刚经历过生产的住院期间,遇到这样的一桩桩琐碎,不费心计较,依旧以一句没关系,包容下所有不如意。

所以,你会理解,六十余年的相伴生活,这些小事从来不会成为影响他们婚姻的绊脚石,相反,会因为这一份心量和宽容,成为感情的催化剂。

感情中,若总是把精力和焦点放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去较真,去争输赢,而这些锱铢必较,积累起来的情绪,会让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到头来,一定是两败俱伤。

张爱玲曾说:“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如果你总是盯着那些细小的虱子,你一定无法驾驭这件旗袍,也断然看不到它的美。

婚姻中的钝感力,是维系感情长久的秘诀。

这种顿感是一种心量和智慧,能让彼此处于更轻松舒服的状态,摒弃掉杂质,吸收更多正向的东西。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同样,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也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各种琐碎和矛盾,聪明的做法,绝不是去放大这些问题,而是迟钝一些,去忽略,去包容,去接纳和理解。

别让曾经经历过风雨的感情,在日常的琐碎中消失殆尽。

03

钝感力,是生活幸福的窍门。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写过一篇极为讽刺的短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讲述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

因为一个喷嚏,搭上一条命!

如果不是极度的敏感在意,他或许可以忽略这件小事,安心的享受一场美妙的戏剧。

生活中,钝感力是一种高级的能力,也是一种超脱的智慧。

有人看着大智若愚,却敏感多疑,活的小心翼翼,有人看着严谨较真,却心胸广博,洒脱随性。

学着放大心量,少些计较和敏感,过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着眼于美好的事情,不要因为纠结于芝麻,而丢了西瓜。

有时候,生活总是不经意的给我们抛出各种状况,你过度的去审视,它或许是个难题,你迟钝一点去感受,它可能就是个玩笑而已。

不被鸡毛蒜皮的小事轻易牵动情绪,生活才会肆意豁达。

所以别再揪着那些琐碎的小事不放,甚至迁怒于人,宽容别人,自己也能释怀。

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负重前行,如果时时都很敏感在意,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势必会被不堪重负,活得很累。

看得开,放得下,懂得过滤生活,是一种从容和智慧。

04

渡边淳一曾说: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

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当你学着顿感了一点,你会发现,职场上能量满满,婚姻有无处不在的惊喜和浪漫,生活,每天都可以丰盈,美好。

其实,所有的敏感和在意,都是我们内心的自我较量,学着顿感一点,其实是在和自己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

我们终其一生要学会的,是舒服的和自己相处。

你,才是你自己生活和情绪的主人,用怎样的智慧和心态去面对生活,就决定着你有用怎样的心境和人生。

余生,愿你“迟钝”一些,过滤杂质,享受美好,活得从容自由,肆意洒脱。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