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靖康之难01:康王赵构如何成为漏网之鱼?手握兵权为何引而不发?

2020-07-22新闻7

宋徽宗共育有二十七个儿子,靖康之难前,邠王赵材、仪王赵朴已经去世,除了康王赵构,其余二十四人尽数被金军押送北归,成了亡国之囚。

那么,康王赵构是如何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在那个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的特殊时期,他又是如何眼睁睁看着京城被困、沦陷,直至覆灭,而自己手握近10万兵马却未曾挥师回援金城一步?

首次出使金营侥幸而归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金兵大军压境,先头部队已抵近京城西北面。金军将领完颜宗望先是派使臣吴孝民送来退兵条件,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索赔金银千万之巨。

初登大位的钦宗第一反应是拒绝,下令扣押吴孝民,并打算御驾亲征。

然而金军的推进速度完全超出了宋廷的预判,初五开始,金军渡过黄河,随即从西北两个方向攻打城门。完颜宗望再派使者来议,宋廷内部主和派占据上风,钦宗随即派枢密院事李棁前去金营,钦宗回应的条件是犒劳金军黄金三百万两,不割地,同时附赠完颜宗望黄金一万两。主战派李纲请求出使,被大臣和钦宗一致否决,原因是李纲性情耿直刚烈,不利和谈。

李棁转天却带回更加严苛的条件,要尊其金国国主为伯父,割三地,赔偿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百万匹,同时遣送亲王和宰相入金营为人质。

此时京都被围,勤王之师未至,京城守卫部队在李刚的带领下无主动出击之力,唯有固守待援。金军攻击日盛,眼看即将破城,主和派力更加慌了手脚,钦宗被迫答应了金军开出的所有条件。

在派哪一位亲王出使的问题上,大臣又拿不出一个方案,康王赵构主动请缨,随即由少宰张邦昌陪同,携先期筹备到的金三十万两,银八百万两前往为质。

到了金营,康王表现甚是淡定,还和金国皇子比试射箭,精湛射术令完颜宗望对康王的身份产生了怀疑。金军一路南下,鲜有宋军敢于正面对抗,那些频繁出使金军营地的宋朝大臣们个个卑躬屈膝,毫无骨气,完颜宗望认为徽宗的儿子们个个养尊处优,贪生怕死,眼下这个康王或是某个大臣之后。

适逢统制姚平仲率兵夜袭金军军营不成,少宰张邦昌吓得直哭,康王依旧从容淡定,完颜宗望更加认定钦宗派来了一个假冒亲王,要求用肃王赵枢交换康王。

由此,康王逃过一劫,最终成为赵氏皇族唯一的漏网之鱼。

手握兵权后又两度出使

康王出质有功,回来后被立即封为太傅,任集庆、建雄军节度使,这也是康王首次掌有兵权。

十月,三镇之地守军拒绝割地,钦宗亦数次致信金军,请求增加岁币,免割三地。金军去而复返,再度兵分两路,相继攻陷太原和真定,再顺势而下。

闹了一次乌龙后,完颜宗望认定徽宗的儿子当中,除了钦宗,已掌有兵权且善骑射的康王最具威胁,指定要康王再次到金营为质。

金军第一次退兵后,没有按约定归还肃王赵枢,康王再次出质,风险显而易见。 但形势所迫,十一月初三,康王奉命出质。

北行不久,康王一行就遇到枢密使冯澥归自河东回来急报,言说金军已破河东襄垣县,再侵滑州,河东危急。过了两日,又遇刑部尚书王云从完颜宗望军营单骑回报,说是金军坚欲割三镇之地,否则定要攻陷京都,康王随同王云回朝议事。

朝中一片混乱,有领兵之能的李纲此时已被贬在外,城不能固守;金军第一次退兵后,宋廷在要不要割让三地的问题上左右摇摆,各地勤王之兵将数次接到完全相反的命令,此番若要再下回援勤王的命令,恐时有不及。

金军推进迅速,已有先头部队南渡过河。王云再次提及金军指定要康王出质。钦宗没有犹豫,当即封康王之母韦氏为贤妃,任康王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由王云陪同出使,答应金军开出的所有条件,贡送礼服礼帽,尊金主为皇叔,并且敬上尊号。

十一月十七日,康王辞别钦宗出质,这别即是永别。

停顿相州准备募兵勤王

康王一行刚到长垣,有百姓阻道,顶盆焚香,请求康王停止北上入质,而是起兵抗敌。康王不应,继续北行,过滑州,到相州。

这条北上路线和完颜宗望率领的西路军南下路线完全一致。不知道是完颜宗望临时改变了渡河路线,还是康王有意为之,使得康王一行和完颜宗望的大军完美错过。

当康王一行二十一日到达磁州时,完颜宗望已率军渡过黄河,和先期到达的完颜宗翰东路军对京城形成了包围之势。金军随即改口,不再提三镇之地,要求割地须以河为界,并再次催促康王入质。

这时磁州已破,守臣宗泽认为京都已围,北上毫无意义,随从也认为磁州绝非久留之不地,恰好相州知州汪伯彦蜡书送到,邀请康王退回到相州。

此时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先前出使金营的王云是坚定的主和派,磁州士民认为王云充当了金军的帮凶,胁迫康王入质,于是趁其不备将王云杀掉。又恰逢城里的金兵到城下搜索康王踪迹,一行人找到一条隐秘小道趁夜潜回相州。

回到相州的康王面临两个选择,主动投入金营完成入质使命,或者招募兵马回京解围,他选择了后者。

金兵人马随即全部到达,将京都团团围困。钦宗一边不断派人出使金营议和,尽数满足金军开出的所有条件,一边招募到秦仔等四名死士秘密出城向康王送信。

鉴于先前派出的招兵使者多次被金兵巡逻兵抓获,秦仔将蜡书藏于头发中,几经波折到相州找到康王。诏书命康王为大元帅,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副元帅,要康王迅速组织河北之兵回京解围,言"辟官行事,并从便宜"。

大元帅是北宋最高军事长官,钦宗此举,意味着将拯救北宋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了康王身上。 签书枢密院事耿南仲也在这个时候急忙赶到相州,再次传达钦宗要求康王发动所有河北兵马入卫京城的指令,然而此时河北之地的军队刚刚被金军击溃逃散,康王只招募到数千兵士,无力发兵解围。

开大元帅府等来多路人马来投

十二月初,京城形势更危,钦宗以身犯险,被逼亲入金军大本营青城议和。同一天,康王在相州开大帅府,仅有士兵一万人。同样在这一天,又有使臣从京城赶到,再次要康王紧急发动所有河北之地的军民全数皆兵援京。

康王随即发布大元帅令,让各郡将领率兵南渡黄河,自己即刻率军离开相州,踏冰渡过黄河,开进大名府。

宗泽率领二千人马最先到达,信德知府梁扬祖也率领三千人随后赶到,这时康王的队伍有两万有余。适逢签书枢密院事曹辅持蜡书诏命赶到,说金军登城不下,正在议和,可以屯兵附近,不要轻举妄动。

在此之前,宗泽曾以两千人和金兵一部力战,破其三十余营寨,此番康王兵马稍壮,宗泽请求直趋擅渊结兵为壁垒,设法一步一步解除京城之围。但所有人都坚决反对,认为兵马东移才是务实之举。

从情感的角度,康王当即刻发兵回援,但从现实角度,两万兵马不足以和金兵正面抗衡。康王做出了一个合理不合情的决定,派遣宗泽率一万军队进屯擅渊,对外宣称是康王的军队,自己则领兵向东平转移。

而宗泽率领的一万人军队也成为了唯一一支敢于和金军正面对抗的力量。在大名至开德一线,宗泽军队与金军交战十三次,无一败绩。 宗泽信心大增,致书劝康王集合多路援军回援京城。宗泽率军转战间遇到北道总管赵野、两河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三路兵马欲投奔康王,宗泽力劝三人合兵逼近京城解围,三人均认为这个想法太不切实际,遂径奔康王而去。

康王到达东平后,又有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也率军数千人到达东平,康王此时已手握兵马近三万,判断形势后,康王选择了按兵不动。

这个决定,意味着北宋王朝理论上存在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领兵东移主动放弃回京解围

十二月二十五日,京城陷,钦宗孤立无援。 金军加强了对康王的追捕,胁迫钦宗两次下令召回康王,并派宋廷使臣到相州寻找无果。后打探到康王驻兵在擅渊一带,金军再让钦宗下诏,命令康王将兵权交给副元帅后回京,中书舍人张徵执诏前往,金兵五千骑兵尾随其后。

宣州知州吕好问闻迅暗中报信,同时传达了金军有改立异姓的打算,建议康王考虑自立。相信这时的康王经历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波动,一个可以拥兵称帝的机会就在眼前,很难说他没有动心。

此时如果将宗泽一万人马和康王手中的三万人马兵合一处,有可能将即将到来的五千金兵击败。身边部属臣僚则认为,即便击败了这支金兵,也于大势无补,反而会暴露康王的行踪,当以远避金军为上策。

康王随即领兵向济州转移,金军五千骑兵则被宗泽率队射箭逼退。

靖康二年二月初一,钦宗被逼再次进入金兵大本营,从此就再也没有来。金军又胁迫钦宗请徽宗入金营,再胁迫徽、钦二帝召皇后、皇太子、皇孙等皇室成员全数进入青城。整个京城形同虚设,金军派人进驻宋廷皇宫,宫中金银珠宝、珍贵典籍被金军尽数运至青城。

二月二十三日,康王到达济州,离京城越来越远。徽、钦二帝随即被贬为庶人,张邦昌被金人立为傀儡皇帝,是为大楚帝。

黄潜善将消息报告康王,康王面京城而哭。这时,又有多数兵马先后赶到济州,康王已拥兵八万,然而除了宗泽,仍然没人建议回京抗金,远离金兵、保住宋氏皇族唯一的血脉成为康王身边部属最务实的选择。

三月底四月初,金军分多路俘徽、钦二帝及皇室成员北归。

获悉金军北撤,宗泽其时正在卫南,随即领兵经滑州,过黎阳,到达大名府,打算南渡切断金兵归路,然而至始至终无有一兵一卒前来支援,遂无奈退走。 康王随即南下,拥兵到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

至此,北宋亡国。眼睁睁目睹京城覆灭,包括自己的生母、妻妾尽数被俘往北方,那个入金营为质而面不改色的康王,也彻底蜕变成了一只闻金色变的惊弓之鸟,被后来的金军一路追击,一路南逃,最终偏居临安,遥望中原而终其一生不得归。

PS:下一篇,将通过更多细节,还原一个可能会颠覆你认知的宋钦宗,在北宋危难之际,这位初登大位的亡国之君,并非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懦弱不堪,贪生怕死:他多次放弃逃亡的机会;光着脚祈祷天气助力宋军发动反击;数度绝食亲自抗击第一线;一边派人求和一边密谋夜袭金营;假装顺从金人要求罢免李纲转眼又亲口让李纲组织抗敌;主动替父走入金兵大营置生死于不顾……

#辽宋夏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