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生百态皆在杯盏之间!宜宾老茶馆:渐行渐远的记忆

2020-10-31新闻12

原标题:人生百态皆在杯盏之间!宜宾老茶馆:渐行渐远的记忆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宜宾产茶,早茶已是一绝。宜宾人爱喝茶,老茶馆里留下了这座城悠悠的慢时光。

在上世纪中期宜宾商会的统计中,宜宾城当时98条街就有181家茶馆,从如此密集的分布中不难看出,喝茶已经成为宜宾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老茶馆见证了时光,它们的光辉却渐渐在时光的长河中黯淡下来...

01

茶馆往事

旧时的宜宾城里,茶馆总是醒得数一数二的早。天际还未泛白,茶馆老板就已经在陈旧的穿斗房中忙活开来。

灰白的灶头里加入燃得正旺的蜂窝煤,坐上满满一茶壶的水,老茶客已经从门口走了进来。

第一批茶客多半是老者,瞌睡少的他们估计脸都没洗就直接坐到茶馆里来了。茶客靠着竹椅,端起茶杯,用茶盖在碗中轻刮几下后喝上一口,伴随着“窣窣”的声音,气定神闲地放下茶碗后便拿出带来的烟杆开始“吞云吐雾”,他们能守着一碗茶不紧不慢地喝上一天。

老茶馆这方天地包罗着社会万象,能聚在一个茶馆中的人也大都有着类似的背景。

不同行业的人选择相对固定的茶馆作为议事碰头的场所,久而久之,老茶馆就打上了一个行业的烙印。

在大碑巷的同仁茶馆就是一家绅士茶馆,在此来往的都是泥溪、观音等地的地主和商家,一般的市民则很少前去喝茶。

位于匡时街与小北街街口的怡乐茶馆是一家纯粹的市民茶馆,茶客们来这里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享受川戏。

尚志茶馆位于当时城中心大十字处,楼下堂口200多平米,摆着20多张茶桌,茶客多了,茶馆也成了宜宾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在老宜宾小南门码头上的火神楼茶馆更是了不得,那里曾形成了川滇黔最大的交易市场,当时宜宾的36商帮每天上午都会在那里碰头聚会。

02

“善变”的老茶馆

在茶馆中,有时候喝茶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茶馆还是宜宾人的信息广场。

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家长里短,茶客们乐此不疲地分享着自己听到的新鲜事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争论、有附和,即使争个面红耳赤大家也不会往心里去。

茶馆也可以是戏园。“叙宾茶园”是宜宾最早的茶园,也是宜宾人公认的“戏窝子”。叙宾茶园在荒市街街口,一个开放式的舞台背靠大街,舞台四周摆放着百十张茶桌,有堂倌在其中穿梭泡茶。无论是本地的名角儿还是外来的大咖都曾在此登台献艺。

川剧戏班子(美国 张柏林 1909年摄)

三江六岸的宜宾自古就有众多码头,那时宜宾水码头上日常停泊的船就有上千条。去茶园听戏是平日在水上漂流的船工上岸之后惦记的美事。

白市布短衫子、青布裤子、剪刀口布鞋……这是船工们进到茶园里最常见的打扮。看戏时,一个个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在演员表演精彩处总会想起雷鸣般的掌声。

若是碰上名角儿的演出,茶园里则被挤得水泄不通,那些挤不进茶园的戏痴站在街上也能听得起劲儿!

茶馆还可以是解决纠纷的场所。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选位贤达之人主持公道。双方各自讲述事情原委,在争辩之后由选出的贤达判断是非,输方则承担所有的烟茶费用。

03

渐行渐远的老茶馆

故地重游后,宜宾城中已经找不到老茶馆的踪迹了。好多开茶馆的地方都被车水马龙的街道所取代。

“印象中有些茶馆很热闹,规划之后都被拆了。”年逾古稀的李大爷说道。在匡时街住了几十年,周围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装潢精致、环境优雅的茶楼成了宜宾人喝茶的新选择,以往茶馆里随处可见的景象也随之消失。

喝茶的环境变了,清茶的身价也涨了,但宜宾人那种由三江水滋润出来的自由、闲适的心境却不曾改变...

江边的黄葛树下,你能看到如今流行的坝坝茶,那里聚集着很多老人,看着滚滚流逝的江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起过在老茶馆里喝茶的时光?

部分图源网络,侵歉删!

#人生哲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