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驻马店:家乡有个河南村 斩获荣誉不含糊

2020-10-31新闻11

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

秋冬的暖阳下,一排排整齐的果树漫山遍野,无边无际。马尾松夹杂其间,苍翠依旧。站在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的一处山头远眺,满目葱茏,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河南村位于马谷田镇东北部1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会看到另一个河南村:赤岭荒山,土地贫瘠,在外人口中是个“鸟不来筑巢、鸡不来卧窝”的地方……

从年长一辈的记忆中拼凑河南村以前的模样,其画面之暗淡,很是令人唏嘘。

“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没有一棵果树。大家都是靠天种地,遇到干旱和阴雨天就绝收,全家一年到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村民们说。

马谷田镇是一个因瓢梨而兴、因瓢梨而富的地方,在清代种植规模和影响就相当大,曾以其独特的风味作为朝廷贡品闻名遐迩。

然而,几年前,地处林果之乡的河南村还没有一棵果树,常年靠种庄稼生活,年年是麦茬豆、豆茬麦,收入微薄,村民生活极其困苦。

支离破碎的,不仅是经济,还有生态。山上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村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外村的姑娘不愿来,本村的姑娘都外嫁。河南村为此还戴上了“光棍村”和“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当贫穷与生态脆弱相伴而生,唯有改革,才是河南村发展的出路。

2011年,时年59岁的余永立当选为河南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和群众的信任,让余永立寝食难安。望着起伏的连绵荒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召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议,集思广益寻找出路。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依托瓢梨之乡的优势发展林果业,是振兴河南村经济的最佳选择。

为调动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河南村大力进行创新改革,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全村56名党员均分包联系贫困户。在党员的带领下,河南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激情空前高涨。

通过8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园”,2017年年底已实现了整村脱贫。成为全县“五星级村居”、“河南省文明村镇”、“国家级森林乡村”。村支书余永立也成为全县、全市、全省村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而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每年三月,当梨花挂上枝头,河南村就变成了白色的海洋。来到河南村摄影和赏花的人们络绎不绝,让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显得热闹非凡。

行走在河南村,村边的池塘内,波光粼粼、鱼儿欢跳;村外的果园里,果树纵横、十里飘香。山路环绕着果园,果园环抱着村庄,好一幅“村在果园里,人在画中行”的美丽画卷。

近日,中央文明办公示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候选名单。河南村榜上有名!

山峦依旧起伏,山路蜿蜒不改,河南村的面貌已然天翻地覆,而河南村人改革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前行。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