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爱因斯坦到卓别林,北外滩为何是“世界会客厅”,一个世纪前就有答案

2020-10-31新闻11

摘要:跨越世纪的“世界会客厅”

20世纪20年代,罗素受邀来华讲学,从北外滩登陆中国。

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抵达上海,并在上海得知了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

1924年,一艘名为“热田丸”号的轮船载着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靠岸,走上北外滩。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在1933年来访上海。

1936年3月9日,卓别林在梅兰芳的陪伴下欣赏了中国戏曲,赞不绝口。《摩登时代》在上海首映,盛况空前。

上海是现当代文学的发源地,虹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镇。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滨江区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宝顺码头是上海第一个轮船码头,许多国际文化名人就是从虹口滨江的码头上岸看了上海“第一眼”。

经过前一晚的预演场,10月31日晚,坐落于北外滩的建投书局变身为沉浸式戏剧空间,聚光灯依次亮起,演员们以诗歌朗诵、音乐歌舞、肢体默剧的形式,将罗素、爱因斯坦、卓别林、萧伯纳、泰戈尔等五位世界名人的形象或作品一一呈现,让观众穿越近百年的时间跨度,近距离感受五位名人与北外滩的往事。演出开启建投书局持续一个月的“潮·北外滩”主题文化月,将通过主题展览、沉浸式戏剧、北外滩行走、戏剧分享会等形式,以沉浸式互动体验讲述北外滩故事。

“潮·北外滩”沉浸式体验戏剧让历史不再是陈年旧章中的静态故事,而是从满架的书籍中漫出,带领观众穿越回那些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

当聚光灯亮起,面容清癯、眼神明亮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缓缓向观众走来。一位白发苍髯、身材高大的老人念起“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当晚上演的还有爱因斯坦的演讲,卓别林与萧伯纳的戏剧,观众们跟随演员的步伐,穿行在建投书局的图书区、艺术长廊和传记图书馆。

这部由建投书局主办,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指导,虹口区文化事业宣传专项资金特别支持的“潮·北外滩”书店沉浸式体验戏剧,已是第二年上演,主创们将剧本和表演打磨得更加细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闻小炜表示:“在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被北外滩的历史与人物深深吸引。今年的复排经过精心调整,让五位人物及作品产生更多对话和勾连,希望在书店这一特殊空间的呈现,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让戏剧与书本对话,让观众体验到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此次重排还加入了一位公开招募的“素人”演员——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朱凌云,她表示:“能参与到戏剧创作中,并且在这样雅致的书店空间里表演,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次演出也让我对北外滩、对上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的确是一片充满故事、令人深深着迷的土地。”

除了沉浸式戏剧演出,建投书局“潮·北外滩”主题文化月还包括更多精彩活动和跨界产品:讲述左联五烈士之一冯铿的《作家在地狱》分享会、“潮起北外滩,睁眼看世界”主题展览、书写你的“北外滩小传”读者互动、传记咖啡馆“潮·北外滩”主题特饮……10月31日下午,一队读者在资深“上海通”古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主持人江冉的带领下,从建投书局出发行走滨江——从没有围墙、永不落幕的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到有绿色琉璃瓦翘檐的“小红楼”耶松船厂旧址,再到见证过无数传奇人物的浦江饭店(礼查饭店)、中国证券博物馆,“浦江最佳观览点”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直到著名的外白渡桥……以行走丈量城市,从建筑中看到凝固的历史。

“北外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称得上是‘世界会客厅’,众多世界名人在这里登岸,无数中国人从这里踏上看世界的旅程。”建投书局华东业务中心总经理谢重澄表示,作为一家以传记为主题的书店,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希望以人物为切入点,汲取北外滩丰厚的历史和文化资源,通过多元创新的文化项目挖掘和讲述北外滩故事,拓宽书店的想象与体验空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