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远离朝堂却意外称帝,面对着飞来洪福,刘桓为何多次犹豫不决?

2020-10-31新闻19

汉朝建立初期,吕氏一度掌控了朝堂上的话语权,成为了新朝的实际主人。然而在掌门人吕后诡异去世仅仅一个月时,功臣集团联合齐悼襄王刘肥的三个儿子,共同诛杀了诸吕,光复了刘氏的江山,在这一系列斗争中,齐王刘襄成为新帝的呼声日益高涨。

吕后去世标志着吕氏即将遭到清算

关键时刻,刘氏元老刘泽站了出来,他以刘襄娘舅家势力过大为理由,担忧出现第二次外戚干政、败坏朝纲的危险局面。由于之前的诸吕之乱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刘泽的话引起了朝堂势力的深思,最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角力,远在代地的刘桓因为为人低调且母系势力弱小,成为了朝堂势力认可的新君,一封催促刘桓登基的文书立刻被发往代地。

刘桓本来也是高祖的子嗣之一,自然拥有合乎法理的继承权,只是由于自己的母亲不被高祖待见,他便携母前往代地避世。母子两人在代地安分守己多年,突然接到如此震惊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编辑

继位呼声最高的刘襄却没有笑到最后

再三确认文书的真假后,刘桓终于相信消息的真实性了,不过面对着这飞来鸿福,他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失去理智,而是首先召集班子成员开了个会议,让众人提出自己的意见:

汉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

从刘桓被封为代王开始,他已经在此地经营了十六年之久,在这期间,无论是外部的匈奴还是内部的各种朝堂势力,都没有对这片插手这片区域的管理,从这里也能看出刘桓已然打造了一个牢固的、有能力且忠心的班子框架。

刘桓成为了意外人选

梧桐引凤凰,良主得忠臣,刘桓手下是有能人的,这些在战场和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们,绝大多数都不支持他去赴任,理由是上一个当权者吕氏,以及吕氏扶持的废帝(也姓刘)都被毫不留情地杀绝了,刘桓作为一个势力有限缺乏背景的地方诸侯,即使去了京城也只能成为那些虎狼之将的工具,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几乎高度一致的反对声中,只有刘桓的心腹宋昌提出异议,他认为刘桓是高帝眼下的最长子,自然有机会继承大统。

代地朝堂上重臣辩论不绝,宋昌虽然独自一人,但是却言辞激昂不落下风。看着底下吵成一团的大臣们,刘桓的心理斗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了。一方面,他一生行事谨慎,为人低调,躲到代地本来就是为了和母亲自保,而另一方面,当自己微乎其微的继承权突然可以兑现,而且继承的是天下共主这种至尊之位,试问天下几人能够无动于衷。

刘桓之母薄姬

于是,刘桓又和自己的母亲商议(刘桓是二十四孝主角之一,对母亲言听计从),可是薄姬见识有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薄姬自然也不希望毁了儿子的继位希望。最终,刘桓决定赌一把,将决定权交给上天:

卜者一番操作之后,得出了一个上上签,按照卦象来看,刘桓成为天子之事无法逆转。

按理说,刘桓将命运交给卦象,那么得到了这个结果后他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可是这时候他仍然心存疑虑,从这里也能看出他的性格十分谨慎。为了不浪费上天的好意,刘桓又做出了一个决定,派遣娘舅薄昭去长安打探消息。

很快,薄昭将未央宫之变和灭诸吕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全部带回来,向刘桓做了汇报,这次回报使得刘桓下定了决心,立刻打点完毕前往长安。

刘桓的车队抵达高陵时,他又呼唤手下停下脚步,令宋昌再次去打探消息,这个布置很有意思。

从刘桓出发时,长安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们便早早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们算好时间,在灞桥迎接刘桓。

灞桥是进入长安的门户,只要过了灞桥,下一步就是进皇宫,但是这个灞桥却并不好过。

周勃在灞桥时小动作繁多

要知道,刘桓只是一个诸侯王,因为接到继承帝位的消息而前往长安,因此此时的他身份并不是皇帝。想要继承帝位,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冕仪式,最后接受天子玉玺,才能登基为帝,只要最后受玺没有完成,那么刘桓的皇帝就不具备合法的法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军功集团忽然发难,比如找一个他随便离开封地,或者是有可能为乱长安的借口,就可以凭借手中掌握的军权将其诛杀,从而达到为下一个潜在继位人选清除异己的目的。

这种可能性虽然有,但是却因为其具备较高的风险性,想要实现需要做出大量的提前布置,比如在灞桥附近埋伏下士兵,或者是周勃等人为了防止意外会随身佩戴兵器,包括从接待者的神情都可以略知一二。

因此宋昌前去打探的目的,是确保从高陵到灞桥的这一段路是安全的,只要能顺利地和周勃接头,那么文帝就有自保的方法(事实证明周勃确实有异动)。

文帝继位的第一功臣宋昌

很多人说刘桓有大福气,他是高祖的儿子,又躲过了诸吕之乱的危害,平安地在代地躲藏十六年,最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皇帝,而他在位的二十余年间,又幸运的碰上了好时节,不仅边防无战事,且天象平稳,百姓安康,所以他开创文景之治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这种说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刘恒的"命"好,是他在历史上留名的必要条件。不过仔细比较起来,比刘桓"命"好的人大有人在,远的不说,吕氏第二代掌门人吕产掌握的资源不知道比他强出多少倍。但人家刘恒这"命"能继续好上二十多年,却跟自身的素质有着极大的关系。

从刘桓入长安一事就可以看出,在巨大的机缘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他并没有盲目兴奋,反而能客观听从身边人的意见,并且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尽可能地多方面寻找帮助(问命于天),即使在即将抵达长安前,他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尽量去排除隐患。这种谨慎程度,其实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政治天赋,非命运说可以概括。

参考文献:

【1】《四帝诗四首 其一 汉文帝》

【2】《史记·十二本纪·孝文本纪 》

#楚汉#刘桓#朝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