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本纪第五》曾记载过著名的大非川之战,一个唐与吐蕃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之地,而发生在大非川战重要战役,当时吐蕃以40万VS唐朝5万,大获全胜,占据青海西部。
但这其实是有些夸大了事实,根据我国学者、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悦梅在其2012年发表的论文《吐蕃王朝人口研究》当中估算,吐蕃王朝在唐朝后期达到鼎盛时期,所有地方的加起来甚至达到1000万人。
而在大非川战役当中,吐蕃还没有大肆扩张,人口不到300万人,要出动40万人参战,可以说国内的青壮年都去了,吐蕃可以去喝西北风了,所以吐蕃根本不可能出动40万人。
至于在这以前的松州之战,吐蕃失利。史书《新唐书吐蕃传》曾提及:吐蕃20万人vs唐朝5万,可是据考证真实情况吐蕃只有四五万人,这都证实有些史书是有所夸大的。
所以出兵数十万可能不太现实。
接着来说下吐蕃后勤保证。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和唐朝发生的战争多达80 多次,有明确战争记载的年份近57多年, 而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于强盛的唐朝来说,吐蕃是一个威胁,和吐蕃的战争总是输多赢少。
其中最主的是吐蕃后勤保障做得很好,以下是几个理由。
第一:农业,畜牧业发达。虽然青藏高原海拔高,环境恶劣,可是吐蕃帝国发祥地雅砻河谷所在的西藏山南地区土地肥沃。以青稞麦这种为耐高寒的食物足以让吐蕃自足,而牦牛和独峰驼等驮畜数量众多,运输物资也十分便利。
第二:以战养战。《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兵法严,而师无余粮,以掳获为资。”即吐蕃每次出征,只携带极少的物资。吐蕃获胜,就是搜刮财产,掠夺人口,强加当地人的赋税,扩充自己财力,以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和兵员补充。
第三:机动部门(骑兵)效率高。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来无影去无踪,打打秋风,你又追不上,可以切断唐朝物资运输,让唐军的后勤受创,敌弱则自强。
第四:高原反应。不是当地的人,很难适应高原反应,生存都难,何谈打仗。不需要担心唐军深入腹地,破坏其生存环境,后勤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