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辽人四大恨"就可以看出,明末的辽东士兵其实并不靠谱

2020-10-31新闻15

对于努尔哈赤的"七大恨",熟悉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努尔哈赤发布这"七大恨"之后,就彻底宣布和明朝决裂,新兴帝国和陈旧帝国的更新换代也就摆上了日程。而对于弱势如努尔哈赤为何能够在辽东地区横扫占有绝对优势的明军并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今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努尔哈赤真的就如某些历史学家说的那样是天赋异禀,战神投胎,天选之人吗?这里说句实话,努尔哈赤也是人,被刀砍上几刀也是要死的,压根不是什么神。

神那也是女真族夺取了全国政权后包装起来的。那么努尔哈赤到底靠的什么把势力扩充的那么大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而且明朝的官员们也很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王在晋就说过这么一句话:"边军善走,既杀不能止"意思是边军打仗不行,跑路那可是一流的,哪怕你督军拿刀砍他们也压不住他们战场跑路的决心。而熊廷弼也十分不看好辽东军的,觉得他们是废物,完全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就算在袁崇焕精挑细选了那些被辽东努尔哈赤蹂躏的辽东边民组建了关宁铁骑之后,除了这帮人外,其他边军的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发挥稳定"。

那么为何明朝的辽东边军要如此抵触帮助明朝打击努尔哈赤呢?甚至还有看到努尔哈赤带领的后金故意转头就跑,更过分的还有,这些边军甘愿担任清军内应,比如明清沈阳战役中,拥有坚固城防和无数大炮的沈阳城之所以那么快就被打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辽军在里面担任了不太光彩的角色,外援故意不救明南军,城内明辽军背后发难导致的。那么为何明辽边军要担当如此龌龊的一个角色呢?其实这还得从"辽人四大恨"说起。关于辽人四大恨,那是明朝山西道御史毕佐周归纳而来的,这四条里面列举了的辽人对明朝的四点大不满。

第一大恨:被外来军士压迫。原本辽军是边军,但由于战事频繁,因此明朝经常调内地之兵出关,这些人军纪很差,经常对当地辽人进行迫害,导致了"残辽无宁宇",因此恨明朝。第二大恨,军队制度破产导致的连带效应。当时明军体系已经趋近瓦解,吃兵血喝兵血的事时有发生,这就直接导致了边军军人由于没钱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因此更加记恨明朝。

第三恨那是动了当地望族的利益。时辽东有张、刘 、田三大族,这几大家族被明朝空降刻意吞并这些人的财物。

而第四恨还是内调之军队的纪律问题。他们在辽东玷污他们的妻女 ,还侵夺饮食,辽人就更加愤恨明朝这个王朝了。

因此明朝山西道御史毕佐更是发出了:"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这样的感慨语。当然不光是明朝官员看得透彻,而是当地辽人的态度告知了他们这个结果,当时的辽人就有这么一条童谣,这条童谣宣称: "辽左有三患,而建夷不与焉"。意思是辽左的祸害有三,但不包括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更有:"生于辽,不如走于胡"这样的童谣。而且努尔哈赤的起家资本,那都是跑到他那里的辽边军组成的,根据明朝史料记载,明初时辽东军有大约十三万人,但到了明末竟然不足五万,剩下都跑到努尔哈赤那里当兵去了,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努尔哈赤给的价更高罢了。

#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