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潮流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如袁崇焕、戚继光等,他们都为明朝浴血奋战,谱写了一首首可悲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个人一直坚持在抗清的前线,但死后却得到了乾隆的敬重,并且一些清朝的士兵在见到他的遗体之后,竟然主动下跪,此人就是张国维。
既然张国维不是降将,那为何会有如此的优待?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东阳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抚,后任兵部尚书。清兵入关后,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张国维跟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理想都是能够踏入仕途,为国出力,所以在天启元年的时候,张国维参加了乡试,结果成绩还不错,于是第二年便去京城会试,得了二甲进士。
中了进士,张国维便去拜访闲赋在家的前兵部尚书,结果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兵部尚书就是不出来接见。张国维于是便一直等到了晚上,兵部尚书这才出来对张国维说,通过观察,发现张国维遇事能够不急不躁,还有坚持,所以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崇祯七年的时候,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主持兴建繁昌、太湖二城。他曾经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塘堰、漕渠。
崇祯八年(1635年),张国维被任命为包括南京、苏州在内的十府巡抚,这时候的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
张国维修吴江石塘,勘核全坍应修一千五十五丈,半坍二千八十六丈,平望西诸聚水缺,应筑内外塘七百六十丈,并修长桥、三江桥、翁泾桥。
张国维针对太湖洪水下泄不畅,曾于崇祯九年(1636年)上书请求开浚吴江县长桥两侧的泄水通道,"太湖翕聚众水,吴江仰承委灌分注吴淞、娄江以入海,其长桥七十拱与九里石塘一带诸水窦皆宣泄之分,必由今桥拱旁架浮图阁,淤遏水势,渐致闭塞,则拆卸不容缓,石塘诸窦年久亦多壅淤成陆,并宜一体开浚,以免农田之患"。
因此,《明史》上说:张国维"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扞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
张国维深入了解,"惟吴泽国,民以田为命,田以水为命,水不利则为害"。他说:"臣搜泉兴浚,单骑驰驱,手口拮据,糜事不为。”
为了稳定后方的漕运物资供应,张国维一到苏州,就开始不知疲倦的巡视各个河道,知道田地都要靠便捷的水利才能有所收成,所以苏州的百姓时常能见到张国维一个人在河流的两侧比比画画。
张国维在苏州的六年时间,也是苏州农业大丰收的六年时间,而当时的山东各地却遭受了大面积的旱灾,许多百姓都流离失所,大米的价格更是疯涨个不停。张国维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迅速在苏州收集起粮食通过漕运运往山东,然后组建了大量的粥长,运来救济灾民。张国维的这一措施,拯救了上百万的山东百姓。
正是由于张国维的出色表现,所以很快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关注,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张国维官升兵部尚书一职,但是不久之后,远在苏州的张国维就听到了京城被破,崇祯皇帝自尽的消息。面对如此危难,张国维没有率兵投降,而是继续选择奋战,并请鲁王监国,自己则带兵坚守钱塘江一带。
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明朝八总兵之师皆溃。八总兵诋毁张国维,张国维乃解职,不久下狱。
崇祯帝念张国维其治河有功,张国维得释。张国维恢复故官,兼右佥都御史,张国维驰赴江南,任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张国维出都十日而北京城陷落。
弘光元年(1645年),张国维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
总兵方国安叛降。午夜,张国维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勿贻大母死,使吾抱恨泉下!"掷笔于地,投园池而死,年五十有二。
后人在苏州虎丘山区建造了张国维祠作为纪念。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社团组织南社第一次雅集就选择在张国维祠,深有寓意。
张国维死前便请东阳的县令来交代后事,并告诉县令自己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尸体放在内堂,让清兵见到,这样一来东阳的百姓或许能够免于屠戮,说完便从容赴死。
县令忍住悲痛将张国维的尸体放在了内堂,等清军攻进了东阳,见到张国维的尸体之后,很多人都叩头下跪。
原来这些清军的人中有很多都是山东的百姓,之前山东遭受大难,正是靠着张国维的救济这才躲过了一劫,所以清军此刻见到恩人,纷纷忍不住参拜跪谢。
而东阳城也像张国维说的那样,没有被屠城。
到了乾隆在位的时候,乾隆在听说了张国维的事迹之后,对他更是敬重不已、
乾隆特意亲自赐张国维“忠敏”的谥号。“忠”是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敏”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