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才子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整首词基调慷慨悲壮,荡气回肠。每每读来内心当中总有一种江河奔腾,红尘滚滚,名利远逝的感觉,仿佛有一种叹息,有一丝壮志,又有一缕恬静淡然,生动地描绘出汉末三国乱世枭雄之间割据纷争的局面。 作为三国''魏蜀吴'',到底哪家实力更加强劲?
刘备挂的最早,白帝城托孤,给儿子刘禅找了个相父监护人。诸葛亮和后主共事11年,病死五丈原。没有准家长的阿斗,自己又当了30年皇帝。对于相父留下的政治军事班底,他也很平稳的驾驭了。废除了丞相的职务,蒋琬、费祎、姜维几个核心人物,官位止于大司马大将军。当然这几位也都非常恪守君臣之道。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最终也战死绵竹。罗贯中所写蜀汉占“人和”非常到位。说刘禅安于享乐,但残暴荒淫的标签也给贴不上。最多剩个昏庸,而“昏”字也找不到例子。似乎在无为而治中,度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曹魏与孙吴都是暗潮涌动到血雨腥风。曹丕曹睿短命,有了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司马师废曹芳、司马昭杀曹髦,标准的乱臣贼子一家人。
东吴孙权活的长、生殖能力也强,死后托孤的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一个干掉一个,两个小儿子孙亮被废、孙休命不长,最后成年的长孙孙皓上台(蜀汉已亡),却是残暴加奢靡,先宰了几个堂兄弟。曹魏政权一直饱受诟病,理由是曹家的皇位来路不正。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毕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客观存在的实事。
曹阿瞒本人一世枭雄,能文能武不必多说,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文官: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刘晔,满宠,杨修,许攸,司马懿;武将:于禁,许褚,典韦,李典,乐进,张辽,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张郃,徐晃。如此庞大的幕僚集团,曹魏理所当然在三国之中坐稳老大。
经济上平稳发展。三国中毫无疑问属曹魏人口最多、农耕区域面积最广,封建社会地广人多是一个地区能否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由此使得曹魏实力最强。曹魏政权同样注重农业生产,逐步推行屯田制,大量收纳因战争造成四处游逛的农民给他们分田种。史料记载,曹魏在籍人口至少443万人,灭蜀后加上蜀地户籍,人口多达537万人,再加上黑户人口,则曹魏政权人口将多达1300万。
经济和人口:曹魏第一,东吴第二,蜀汉第三,按照人均或单位面积农业经济来算,东吴应当排首位。 军事:蜀汉第一,曹魏第二,东吴第三。(仅仅以战功和参战数量、规模为参照)。 政治:曹魏第一(创新唯才是举制度),蜀汉第二(草创《蜀科》公正严明),东吴第三(士族影响太大,根深蒂固难以拔除)。
但也并不是曹魏一家独大,蜀汉建国之后除了刘备带兵攻打过一次东吴之外,蜀汉就是一直在和曹魏进行战争,诸葛亮5次北伐,姜维11次北伐,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长期作战,让蜀汉国力亏空严重,武将也损失严重,曹魏在军事上一直采用防御的手段,首先他要防卫蜀汉对他的北伐进攻,其次曹魏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原
还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东吴出了一次赤壁之战打的响亮之外,后来又火烧连营大破蜀汉军队,所以在军事上,蜀汉是排第一的,曹魏第二,东吴第三。通过这些实力和因素的对比之后,可以肯定的说: 假设刘皇叔健在,诸葛丞相在世,五虎上将没死,蜀汉仍然没有灭掉曹魏的可能,在曹魏占据了天时与人和的同时
就已经注定了蜀汉陪跑的命运。这也难怪诸葛亮亦师亦友的水镜先生,在得知他出山辅佐刘备时,仰天长叹道“孔明是得其主而不得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