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末最优组合:崇祯若能用好,李自成、满清都可以消灭

2020-10-31新闻20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这个时候洪承畴也归降了清朝。崇祯皇帝本来打算和满清议和,因为兵部尚书陈新甲泄漏议和的事情,和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崇祯十六(1643年)李自成攻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同失陷,北京告急。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围攻北京,十八日晚,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

《明史·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记载崇祯帝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从崇祯皇帝的遗言看出,崇祯皇帝多么的无奈,到死都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还说“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崇祯当了十七年皇帝,殊不知最有机会翻盘的就是他,崇祯若能用好,明末最优组合,李自成、满清都可以消灭。

依靠魏忠贤制约文官集团,征收商业税

崇祯登基以后,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崇祯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可得也”。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要收取农业税,收税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扩充军饷以及来赈灾。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要落到魏忠贤手里,魏忠贤不能杀,因为你向东南资本家征税,文官肯定会不同意,因为文官集团本来和阉党集团就不和。

魏忠贤炮制的《东林点将录》,从原有的108人,增加到309人,很多东林党的人士被削职为民。到了崇祯朝,崇祯可以扶持东林党。崇祯可以利用东林党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让他们相互制约,相互斗争,这样有利于权衡。

利用孙承宗组建辽东防线,来阻挡后金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越过长城,京师再度告急。崇祯让孙承宗护卫京师,孙承宗连夜布防,第二天崇祯又让孙承宗守通州,孙承宗不顾城外敌军,进入通州御敌,收复了永平、滦州、迁安、遵化,肃清了后金武装。

后来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收复失地四百余里,修建大城九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难民近百万,逼退努尔哈赤后退七百多里,孙承宗不是遭到魏忠贤的排挤,也不会辞官。

如果崇祯再次启用孙承宗,在为孙承宗训练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满清只能在东北一带活动了,因为宁远之战的时候,袁崇焕就是靠的坚城、洋炮。袁崇焕第一用的红衣大炮,第二就是炮城结合。用明军的长处,攻打清军的短处,获得胜利。

利用袁崇焕、赵率教、满桂防守后方

有了孙承宗防御关宁锦防线还不够,还要防止敌人乘虚而入。咱们后方就用袁崇焕、赵率教、满桂来防守后方。为何用这三员大将呢?咱们从锦州这一仗就能看出来。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皇太极出沈阳进攻锦州。

辽东巡抚袁崇焕,让满桂驻守前屯,赵率教来居中调度。皇太极率6万大军,跃过大凌河,直趋锦州城。后金军突然围城,明辽军准备不足,赵率教便和皇太极议和。从而拖延时间,并等待援军。时间拖延了几天,皇太极就下令攻城,锦州激战爆发了。

后金军出征17天,用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劝降,不降;诱其出城野战,不出;部署奇兵打援,不获。后金的八旗官兵,时值初暑,暴露荒野,粮料奇缺,士气低落。后来宁锦大捷,赵率教在锦州,满桂在宁远,英勇作战,立有大功。

综合上面的叙述,利用魏忠贤来征收税,利用孙承宗建立关宁锦防线,利用袁崇焕、满桂、赵率教来防守后方,李自成的军队也打不到北京,满清也入不了关,明朝还是那个大明王朝。只可惜崇祯皇帝,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明朝#李自成#太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