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朗克·维尔切克 来源/李政道研究所供图(下同)
人物小传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朗克·维尔切克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于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研究涉及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今年春天和夏天,美国、法国的科学家通过不同技术,获得了‘任意子’令人信服的观察。我非常高兴并愿意与大家分享这些令人激动人心的、美丽的新进展。”上世纪80年代,维尔切克就提出“二维体系中存在第三类量子粒子”的理论,并且将之命名为“任意子”。40多年来的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维尔切克难掩兴奋,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将在2020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分享这一领域的进展,期待这一突破将开启对物质新状态的研究,并可能有助于制造量子计算机。
掌握表达世界的语言
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的宇宙,从极致的复杂到万物规律,物理这门认知世界本质的科学常常显得神秘而晦涩。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维尔切克似乎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技巧来掌握描述世界的语言。“几个世纪以来,物理学一直在积累有关事物运行方式的知识,无论身边的日常生活还是对比我们小时候的世界,许多概念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精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那就是数学。”他说,“它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去创造新事物和回答基本的问题。要想很好地使用这门语言和新概念,需要极大的想象力和耐心的学习。”
不过除了数学,维尔切克对哲学与艺术也相当热爱,他总能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罗素等哲学家的著作中获得灵感,也懂得欣赏科学与世界之美。或许正因有了这些“语言”,维尔切克总是能用精妙、有趣的语言与人沟通,将复杂难懂的物理概念解释得生动有趣。今年年初,当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笼罩阴影时,维尔切克始终以积极乐观保持自己的工作节奏,以科学家的热情和“高能”横扫阴霾——疫情期间他完成了一部新作《基本原理》,这本书如同一场令人着迷的科学冥想,从微小的亚原子到庞大的宇宙、生命诞生背后的奥秘等,维尔切克为读者设置了许多“任意门”,推开任何一扇,都将迎来别样风景。
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李政道研究所参照丹麦玻尔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建设,着眼于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科学问题,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个方向开展重大研究。维尔切克是李政道研究所的首任所长,2017年任职以来为李所的科学、人才等多方面工作投入精力。“引力辐射场的研究停滞了几十年,但现在它却在井喷式发展,系外行星的情况也差不多,任何行星都可能如此,有些东西发展得很快,有些则比较慢,没有一般的规则。”物理科学的发展如何推动,年轻的研究者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向,维尔切克认为聪明的科学家不会无所事事,被动等待实验突破,而是始终关注活跃领域,并且永远不停止思考;另一方面,好奇心和毅力很有帮助,同时找到好的榜样也很重要。
图说: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也将于明年4月“开门营业”
上海已经准备好
近年李所发展迅猛,在暗物质特性、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天体物理、冷原子、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与星系团、新原理加速等研究领域均有成果,疫情期间科研不停,一系列线上学术交流举办;而同时,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孙桥科创中心单元中部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也将于明年4月上海交大125周年校庆之际“开门营业”,未来总建筑面积约56000平方米的空间将部署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超导量子计算等实验平台。说起这些,维尔切克欣慰又自豪,“年轻的TDLI(李政道研究所)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活动,我们位于浦东科学城的新楼即将启用,这一切都是令人兴奋的。我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吸引世界领先的人物一同加入这个项目。”
图说: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设计效果图
“上海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有着蓬勃的经济和大型国际活动的历史积淀,它已准备好成为世界领先的科学活动中心。”维尔切克对上海已有很深的感情,这些年的开放合作令他颇有感触,他认为中国公众对科学有着极大的兴趣,有许多有才华人才和渴望学习的学生,他关心学术系统的建立和合理的科学生产力资源配置,也希望为年轻的研究者营造利于创新、专注科研的学术氛围。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