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设施农业基地种植的新鲜蔬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
村图书馆丰富多彩的图书满足村民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 刘玉祥 通讯员 陈立兴 摄
津城“北大门”,京津走廊之上,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村庄──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全村616户、1717口人,村集体净资产达9亿元。2019年,全村经营性收入1.14亿元、利税1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
双街村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村。这里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产业兴旺。村民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住进了现代化社区,开着私家车去种地是双街村的一道风景。这里还是全国最早的“微博村”,村民运用“互联网 ”电商营销模式把葡萄卖到了大江南北。
从昔日的小村庄逐步发展为富足、文明、开放、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双街村在时代洪流中蓬勃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改革开放初期,依托紧邻工业区的优势,双街村发展城市工业配套加工服务,成为当时天津北郊区村镇工业发展的先行村;进入新世纪,双街村以先进技术和高新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养殖农业和种源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如今,双街村已形成以农业产业园、工业园、农村居住地社区“三区联动”带动农业、工业、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街村按照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大力推动党的领导全面化、政治引领系统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治理服务精细化、应急管理智能化、产业发展高质化、乡风文明品牌化、基础保障标准化、村庄环境靓丽化,全方位惠及民生,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党的领导全覆盖 乡村走上振兴路
每天早上,村两委开碰头会;每个星期一,村两委开联席会;每月10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月15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年终,开展“双述双评”活动……这“六个固定”,是双街村坚持多年、“雷打不动”的规矩制度。
作为天津市学习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的三个试点村之一,双街村建立了以村党委为核心,村委会、村监会、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村级组织架构,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监会、综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负责人也分别由村党委委员兼任。党的领导贯穿村集体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全过程,党组织不仅发挥引领作用,更积极发挥服务型管理职能,在乡村基层治理和服务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走进村民还迁社区──双街新邨,一排排新型住宅楼错落排列,社区周边公园、餐厅、超市、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完善。3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里,每周都有健身队、秧歌队、合唱队、书画社等各个团体开展活动,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这些社团中,书画社一直是最受欢迎也是村民参与度最高的团体之一。
“当年建这个书画社,就是通过村民提议决定的。我们坚持实行村民自治,村里大事小情都由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制度,都会提前听取村民意见,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决策,并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公示。”双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春东说。
村民集体搬入住宅小区成为居民,村干部也转变为社区管理者。为了管理好社区这个“大家庭”,双街村把“村民自治”引入了社区管理。双街新邨22个楼门划分为6个网格,村党委书记任网格长、管片民警为副网格长,下设6个网格员。同时建立3个党支部,设立“民生诉求流水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在各楼门口,“党员承诺墙”格外显眼。村里1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我们还编制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通过公示栏、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手段,让村民自觉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双街村党委委员刘洪育说。
打造特色农业 村民走上致富路
金秋十月,正值菊花绽放的季节。双街花卉博览园内的123万株菊花竞相绽放,品种各异的菊花汇成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在花间游玩、踏秋、合影留念。
双街花卉博览园占地1100亩,其中菊花园占地320亩,主要品种是国庆菊和四季菊,从去年4月引种以来,经过农技人员一年多的精心养护,今年秋季正好进入盛花期。“我们跟旅行社合作,和京津冀地区的旅行团对接,每天都有八九百游客的流量。国庆节期间,我们还推出了旅行套票,吸引更多游客。” 双街花卉博览园管理员靳思娇说。今年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双街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除了观光赏花,村里还积极发展花卉育苗产业。仅就菊花来说,每年能育种苗400万株。原先这里是庄稼地,种玉米、水稻、高粱,一年下来亩产收入不过千元。如今发展花卉产业,每亩地收入保守算能到七八千元。田地变花园,村集体经济更壮大,村民生活更富裕。”双街村村委会委员解家富说。
在距离花卉博览园不远的葡萄大棚,村民李文淑每天精心打理着自家的6亩地。“今年,家里种了巨玫瑰和夏黑葡萄,都是有机农产品。巨玫瑰是个新品种,既有巨峰的香甜,又有玫瑰的软糯,在市场上卖得好。周末采摘的人也非常多,高峰时每天得来300多人。现在销路比以前好,网上订单越来越多。” 说起年年提高的葡萄销量,李文淑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双街村积极探索近郊农村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三园”(葡萄园、草莓园、花卉博览园),引进荷兰百年苹果源种子库、郁金香种球观赏花卉、蚯蚓工厂化养殖技术,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行有机蔬菜、食用菌、幸福葡萄网络销售,把有机无公害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结合双街村原有的果蔬采摘、古街夜市、石雕博物馆等,打造集旅游、休闲、民俗艺术、种植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旅游综合体。
文明乡风新面貌 迈进幸福康庄道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多年来,双街村党委发挥引领作用,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由村集体出资不断完善社区功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让村里的文化活起来、村民的精神“富”起来。
无论是周初还是周末,双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活动目不暇接。周末和节假日,图书室、儿童之家最热闹,平时上班忙碌的家长利用假期带着孩子来这里参加亲子活动、体验游乐设施。平日里,上年纪的村民在书画室挥毫泼墨、在图书馆阅读书籍,村里的舞蹈队、模特队、合唱队在这里开展日常的活动和排练。村民学校、道德讲堂也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近年来,双街村建设了满足不同年龄层村民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的场地,鼓励村民自发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村里不仅聘请专业老师给村民作指导,还为大家提供参加活动的服装、道具等。目前,村里成立了合唱队、模特队、形体队、剪纸社、书画社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拥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此外,为了鼓励文明新风尚,双街村定期举行表彰会,设立精神文明奖,奖励文明家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持续开展“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设立扶贫助困奖学金、孝老爱亲奖励金,培育温馨、健康的乡风家风。双街村村规民约详细规定了喜事新办、丧事从简,村民的婚丧嫁娶都要自觉接受村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与管理,形成了健康良好的社会新风俗。
如今,双街村的村民有股金、薪金、租金、养老金、补助金、保障金“六金”保障,村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富足了,新时代的文明乡风也吹进了百姓家。和谐、友善、文明的生活环境充盈了村民的内心,对幸福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记者 王音 刘玉祥 通讯员 陈立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