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大发展,长期埋在地下的许多文物被发现,这也让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变得更为充盈。比如在1974年时,河北省博物馆就获得了一大批文物。当时,文管部门就接到消息,平山县三汲乡进行土地平整,有位农民在取土时一脚踏空,结果发现了一座古墓葬。
河北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本来就很重要,平山县也陆陆续续有文物出土,考古专家早就猜测当地很有可能隐藏着古代贵族的大墓。得到消息后,文管部门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前往,于是发现了著名的中山国陵墓。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处于燕赵要地。它一度非常强盛,成为了中原诸国的心腹大患。然而,当时的史料都聚焦于战国七雄,并没有对中山国过多描述。因此,关于中山国,我们所知也非常有限。
这一次中山国陵墓的发现,就填补了不少空白。根据出土文物的铭文,这座大墓应该是中山国国君“错”的。在他之前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错是第五位中山国王。
既然是诸侯之墓,当然有着非比寻常的发现。比如小珏此前写过的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极为精美华丽,就是陪葬品之一。又比如错金银双翼神兽气势恢宏,河北省博物馆采用放大版的双翼神兽形象作为门前的镇兽。其实,最著名的还是中山王铁足铜鼎。
青铜鼎本是作为食具的,后来成为礼器,而且是能表明主人身份地位的礼器。周礼中就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但是,中山国王墓葬中,却发现“错”的列鼎也有九个。这说明,当时确实已经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即便是中山国也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这件铁足铜鼎,就是中山国九鼎之首。它高为51.5厘米,腹径65.8厘米,重60公斤。在数据上来看,这尊鼎并不大,但它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首先,这尊鼎的鼎身和鼎足材质不一。鼎身是青铜,鼎足则是铁质的,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意味着制作难度增加了很多。要知道,青铜器往往是用失蜡法制作,一体成型。这件铁足铜鼎,就必须分开做鼎身和鼎足。
在当时那个年代,测量手段有限,在加上铜和铁的比热、膨胀系数不同,稍有差池就会导致鼎身和鼎足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好了会摇晃、倾斜。无论是青铜还是铁,在当时都是贵重金属,也不可能反复试验,一定是非常有把握才制作的。这体现了当时的中山国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隐藏在鼎壁与盖部云钮下,那里密密麻麻地刻着469字铭文。作为青铜器,铭文数量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器物本身价值的重要因素。之所以毛公鼎被视为国之重器,就是因为上面有近五百字的铭文。目前来看,这件中山铁足铜鼎的铭文数量仅次于毛公鼎,是铭文第二多的青铜鼎。
这469字的铭文,记载了中山国国君三件事。一是议论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从而造成国家大乱。这是在《史记》、《战国策》都有过的记载,也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中山铁足铜鼎的铭文,以实物的方式证明了史料的可信。
二是中山国的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小珏在前面提到过,中山国的史料相当有限,这段铭文无疑增加了我们对它的认知,也能更多了解那段历史。
三是中山国君大发感慨,告诫后世国君要任用贤人,警惕周边的强敌。中山国出于四战之地,更是在几大强国的夹击中却能坚持一百多年,这段铭文说明了他们生于忧患的态度。
无论是在史学价值,还是本身的独特性来说,中山铁足铜鼎都是难得的重要文物。然而,它出土时的状态并不理想,出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产生了许多病害,其中包括最让人头疼的有害锈。在2014年时,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博物馆启动修复方案,相信它在不久的将来,能以更好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