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是置烛以照明的器具。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前,人类懂得了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照明,驱赶野兽。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着人类文明史,在《楚辞》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之句。从粗糙的石灯到古典的青铜灯,从煤油灯到现代的电灯,灯的历史变迁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灯本来只是一种器具,为我们提供照明,给我们指明方向,但在这缩影中,灯也从一个具体物质,变成了一种美好意象。
在巴金先生的笔下,灯让我们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温暖与力量,亲情的真挚,爱情的温暖,人性的善良。他写道:“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灯,已经升华并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成为心灵之灯,精神之灯。而对于我们,灯,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诠释着深刻的含义。
·灯|虹子微光,凌波寄畅
在傍晚走向教学楼时,QAUer总会看到虹子湖畔的灯光,像是星星撒下的金粉。或夕阳西下,或火烧云彩或皓月当空,都在这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动人,这时匆匆赶路的同学在桥边停下,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用相机记录下这动人的瞬间,感受着怦然的心动。华灯初上时,也在同学们的心中点亮了一盏发现美的明灯,让同学们放慢匆匆忙忙的脚步,停留在美的面前。生活或许总是快节奏的,忙忙碌碌的我们一不留神,就错过了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而在这片灯光前的停留,也因此显得那样的弥足珍贵,这片刻的停留,也给了我们疲惫的心灵些许舒畅与难得的慰藉。
·灯|学海无涯,点灯相伴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虽高,与良师益友作伴终会登顶;学海虽赊,有灯光指引必能靠岸。青岛农大的夜晚,总被教学楼的点点灯光装点,照亮同学们积极进取的路。学子们在教室中自习,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在寝室里,熄灯后也有努力的同学在挑灯夜读,钻研知识。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在这里,每一位青农人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砥砺逐梦。
·灯|夜行校园,明灯引路
下课后,散步时,每当夜幕降临,青农校园中的道路旁,一盏盏路灯就会点亮。也许你畏惧黑暗,也许你看不清脚下的路,但不要担心,因为有灯在那里,有灯就有路,有路就有希望。青岛农大,不仅为同学们点亮了行路的灯,也为同学们点亮了人生道路上的灯,这里有优秀负责的老师,这里有可爱积极的QAUers。在这里,彼此学习,共同进取,收获成功,只要努力,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阔,因为青农为行路的我们点亮了一盏又一盏长明灯,并且经风不熄。
灯是不会灭的,因为有灯,所以我们敢于行路;因为有灯,所以我们能到达路的尽头,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愿QAUers的前路一直被灯照亮!
文/朱佳宁 王子君 朱逸凡
图/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