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莱街派出所:疏解百姓心结 开创践行“枫桥经验”新路径?

2020-10-30新闻5

原标题:东莱街派出所:疏解百姓心结 开创践行“枫桥经验”新路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街派出所建于1946年,是国务院命名的“人民满意的派出所”。秉承“百家熟”“拒腐蚀、永不沾”“警民鱼水情”三件传家宝,一代代东莱人继承优良传统,忠诚履职尽责,让东莱街派出所成为“公安战线永不褪色的一面红旗”。进入新时代,他们紧扣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全力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公安新形象;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积极回应百姓的新需求;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内涵,积极探索打开群众心结的新途径;紧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格局,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积极探索新方法,赢得了广大群众普遍赞誉。

“拒腐蚀、永不沾”“警民鱼水情”和“百家熟”是东莱街派出所的三件“传家宝”,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枫桥经验”一脉相承。

建所74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街派出所民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充分传承发扬这三件“传家宝”,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扎根辖区,服务群众,把信仰注入人民调解工作中,疏解百姓心结,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回应百姓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外学枫桥、内学东莱活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都要向先进典型看齐,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奉献担当责任意识,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比能力、比素质、比业绩、比成效,努力开创龙江公安工作新局面。”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毅说。

信仰的力量

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

“为什么纠纷类警情有所上升?”

在东莱街派出所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警民恳谈会”——东莱民警发现最近辖区警情有新变化,便邀请当地商户、居民代表、社区书记、企业代表等在一起聊一聊、议一议,共同“平安议事”。

“邻里纠纷数量最近上涨最快”“商家之间在经营问题上沟通不得当,发生纠纷希望派出所多扮演第三方角色调解”“劳资纠纷也要引起关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况清楚了,办法也就有了。

“我们始终坚持把化解矛盾、防控风险,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东莱街派出所所长刘学钢介绍,东莱街派出所民警每周要走访辖区群众一遍,每季度组织一次警民恳谈会,通过常态化沟通互动,实现了民警“见人知名,提名知情”。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东莱街派出所就以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百家熟”闻名全国,并成为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基础。

跨越半个多世纪,作为老先进典型,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又赋予了东莱精神新的内涵:从过去的“百家熟”,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治安稳定,到今天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莱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所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之所以能守护好这一方平安,是因为东莱街派出所把信仰注入人民调解矛盾化解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传承没有变,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

“东莱人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有了‘自己人’般的信任。”刘学钢说,如今,民警“说话群众听、做事群众帮”的局面水到渠成,让东莱警务实践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做调解工作,人是最关键的。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除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公安机关更要靠政府的能量、靠群众的力量,用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去处理解决,才能最终化解矛盾避免情况反复。

今年6月,各个企业商户陆续开始复工复产。这时商户业主王先生气冲冲地找到了东莱街派出所,大喊“有人占我房子不给钱,警察管不管?”副所长陈亮将王先生迎进了调解室。

还没等他开口,陈亮先是笑着问:“哥,外面挺热的吧?我把空调给您打开,这个温度可以不?”说着又给他倒了杯水。

王先生的气瞬间消了一半。冷静了一下,他向陈亮说明情况。原来,他之前把商铺租给了一个卖陶瓷的人。前些日子租期到了,王先生去收租,可租户不给钱不说,还占着商铺不搬走。王先生想把房子收回来,但是屋子里全是陶瓷商品,万一发生损毁事情更麻烦,双方僵持不下吵了起来。没办法,王先生才到派出所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陈亮先安抚王先生的情绪,又将租户请了过来。陈亮了解到租房方受疫情影响,店里好几个月没开门,“没有收入”,想让王先生减免一些租金,可又不好意思说,导致事情升级。

找到了矛盾症结所在,疏解起来就容易了。在陈亮耐心调解下,王先生同意减免部分租金,租户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双方达成了和解。

“东莱调解联盟”

三天解决积压三年的矛盾

2000年初,东莱街派出所牵头协调电力、物业、燃气等9家关乎民生的职能单位,组建“社会联动服务网络”,为群众求助事项提供对口服务,对因漏水、噪音、采光等问题引起的邻里纠纷,快速到场,快速调解,筑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2019年以来,东莱街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网格,构筑起“一长带五员”的调解机制,把好矛盾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努力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让辖区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除了做好治安防范、降低发案风险,平静、和谐、有序的氛围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元素。在这一点上,东莱把‘矛盾不上交’做得更实、更细。”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局长于国辉说。

东莱街派出所把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把治安防控、纠纷调处、信息搜集、服务群众延伸到每个网格,主动协调街工委,推动社区干部、社区党员当好化解纠纷的组织者,通过“端口前移、合成作战”的联动模式,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对于一般邻里纠纷,采取网格信息员、单元长、楼长、院长、社区主任、社区民警参与的现场调解办法。

对于较为疑难复杂的矛盾,则邀请辖区的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物业等部门参与,启动多元调解,共同商讨,现场解决,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防止小矛盾激化为大纠纷、一般性案件升级为重特大案件。

东莱街派出所还把辖区比较有威望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纳入了“东莱调解联盟”,由此建立“大调解”格局,让“最了解”与“善调解”一起发力,在化解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上探索出最优解法,最大限度地做到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矛盾。

东莱街派出所辖区小区房屋老旧,经常出现上下水跑漏等问题,太古小区6号楼1单元的下水问题甚至持续三年都没解决,隔三差五就要找社区。

今年3月,矛盾升级:楼层低的觉着是高楼层的用水不注意才堵了下水道,楼层高的觉着自己用水很小心,没这个义务总是交钱帮着通下水道,双方一度僵持不下。低楼层的业户甚至把水阀关掉,断了楼上的用水。这可愁坏了东莱社区主任修莹。

无奈之下,修莹找到了刘学钢。

了解情况后,刘学钢当即建议修莹启动“东莱调解联盟”,并联系到了相关单位负责人,请大家坐到一起,研究如何把这件事彻底解决。于是,区人大代表、街道办司法所所长、社区工作人员、律师、管片民警一起到了6号楼1单元,和业主一起,查看下水道到底是为什么经常堵。经过认真排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这单元二楼和三楼之间的下水管连接处设计存在问题,“是个直角,污垢长时间堆积,将下水堵得死死的。”社区工作人员说。

由于是房屋设计问题,现在已经无法再更改管线了,调解联盟便将三楼以上的业主召集到了一起,说明了情况,建议由社区联系专业人士,业主们定期进行管线疏通,费用由3楼以上的业户平分,等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时,再把管线问题彻底解决。

业主们了解了来龙去脉,对处理方式很满意。

就这样,困扰群众三四年的问题,两三天时间就解决了,解开群众心结的同时也让辖区更加和谐。

发挥“百家熟”优势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在细碎平凡的工作中催生孕育不凡之处,既是东莱街派出所对基层警务工作的一种创新,也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实践。

工作中,东莱街派出所民警积极化解群众怨气、戾气,注重“民民关系”的调处,将“百家熟”的浓厚情感揉进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的细枝末节中,把有限的警力和无穷的民力融合在一起,把矛盾消除在纠纷发生之前,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亲情式关怀,使群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在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中,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东莱精神”正在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1946年8月,东莱街派出所成立。当时21岁的赵玉梅当上了治保主任。老人一生无儿无女,几十年来一直得到东莱民警的照顾。她的家里还珍藏着许多老人和历任所长、片警的合影照片。

说起民警们,赵大娘如数家珍:“这床和铺的盖的、身上穿的、微波炉等都是民警们送的。”几十年来,老人家也常常记挂着自己的这些“警察儿女”,经常把一盆盆自制的枣糕、炝花生米,送到职工餐厅。直到大家吃到嘴里,她才会安心地离开。

赵玉梅老人是群众和民警之间的一条纽带。谁要是想问个路、咨询个事儿根本不用上派出所,赵玉梅老人就能解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辖区内大水晶街市场有200多个小摊位,摊主们经常因为谁占地多了、谁挡谁家了而干仗,动不动就互相拉扯着上派出所评理。赵玉梅每次都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路上。时间久了,摊主们都亲切地称赵玉梅为“市场调解员”。

东莱街派出所还推动党政联动共治,通过每个月向街道报告、向社区通报辖区治安分析情况,进行“联会、联动、联情、联调”,构建起“党政领导、公安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把化解矛盾、打开群众心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近5年来,东莱街派出所通过实施党政联动共治机制,把30余次可能引发敏感性案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派出所辖区的草市街因烧烤店云集而闻名,这条街还是夜市。进入夏季,每每华灯初上,呼朋引伴前来品尝烧烤和放松的人络绎不绝。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为了及时调处矛盾纠纷,避免酿成恶性案件,东莱街派出所在草市街设立了民警执勤点,一方面为食客提供咨询、救助等服务;一方面组织商家建立调解团,发现苗头及时有效处置。矛盾共解、风险共防的机制,让群众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

据了解,东莱街派出所凝聚各方面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区别矛盾演变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于2018年初创建纠纷化解流程化管理平台,至今累计联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65起,妥善处置敏感事件32起,辖区连续21年实现矛盾纠纷可控率为100%。

执法规范化

实现矛盾化解人性化

要实现长治久安,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让矛盾双方发自内心服从民警调解,东莱街派出所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同时,更注重提升日常工作中民警执法执勤的规范化、人性化水平,把平时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规范。

如此,百姓们放心,民警也有底气。

疫情防控期间,派出所经常接到因居民对防控工作不了解而引发的居民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纠纷类的警情。对此,东莱街派出所坚持人性化执法,换位思考,结合实际制定了“暖心劝说、用心化解、口头警告、传唤带离”的四步处置模式。

2月9日,北兴教育园小区A区封控卡点一居民没戴口罩,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巡逻民警迅速开展现场处置,该人称没有买到口罩,民警将随身携带的备用口罩送给了他。居民对民警表示感谢,并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表达了歉意。

2月29日,祥泰花园小区一居民出门取快递。为了方便走近道,想要翻越隔离栅栏,被执勤民警及时发现并制止。民警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坚决配合政府的各项举措,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去年10月,辖区一位退休老人去社区办事需按手印,不凑巧的是当天指纹机出现故障,无法办理。社区人员对老人说留个联系方式,等指纹机修好后再通知他。谁知老人突然脾气上来,大骂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主任修莹立刻给管片民警打电话。民警赶到现场后,稳住了老人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在老人冷静下来后将其送回了家。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有民警在,我们就有了安全感,在处理事情时心里也有了底。在处理纠纷时,我们有时候言语不当很可能会使矛盾升级,但是民警们不同,他们更加专业,处理事情有理有据,更能让百姓信服。”修莹说。

东莱街派出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经验在全市广泛推广,各派出所纷纷在立足于本辖区实际对东莱经验进行学习创新,带动了全市矛盾化解工作的进步。

“我们学习东莱街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的先进经验,积极面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解开群众心结,建立了派出所街工委会商机制,对辖区涉访矛盾进行逐一梳理,归类确定牵头部门主责化解,避免面上‘齐抓共管’、实际互相推诿的现象。”六顺街派出所所长卢鹏飞介绍。目前,六顺街辖区277个信访矛盾,全部落实至具体工作人员包保化解,现已有效化解102个,占比36.8%。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冯 锐 宋 晨

编辑:高晓兰

审核:任丽杰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