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路县故城遗址是在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已于8月25日取得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9月28日完成土护降招标工作, 10月13日完成现场发掘,同日取得施工准备函并开始土护降施工,10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路县故城遗址位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通州区潞城镇的西部,运潮减河南岸,京秦铁路东侧,距北京市中心约25公里。
遗址展示工程用地选址位于遗址公园范围内,属于文物发掘密集区,计划发掘周期为120天,总面积约1.4公顷,施工界面范围约3.5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0.8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原计划12月30日开工建设。
路县故城自汉高祖设县始,唐朝时作崇州、鲜州两州府治所半个多世纪。该遗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依托通州等东部地区大量重要的出土文物建立以博物馆功能为主的展示工程,充分发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北京史研究的优势。
该工程完工后,将融展览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四大基本功能为一体,整合搭建博物馆展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学科平台,要将展示工程建成绿荫环抱,曲径通幽,与遗址交相辉映的遗址博物馆,保护好通州的历史“雏形”、文脉延续的“活化石”,发挥路县故城遗址在文化、交通和经济上的传承作用和纽带地位,体现出其对通州及副中心历史发展和演变重要意义和价值,建设成为路县故城遗址乃至副中心的考古科研、保护、教育及展示中心,将成为副中心历史文脉的又一亮点。
据悉,2016年至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副中心范围内,经过全面的考古工作,发现了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该城址的范围、形制、构成、始建年代和废弃年代等情况。已局部发掘了城墙、城壕和城内道路,以及城墙外西南、南部和东南部遗址区,面积约36000平方米,基本明确手工业区、冶铸区、生活区等。以城址为核心,在城外还发掘了8000余座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对复原路县故城遗址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2月17日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征集工作启动,4月10日完成方案评审,确定最终实施方案。经过7轮方案深化,蔡奇同志3次听取方案汇报并做指示,8月2日,方案基本稳定,博物馆选址及用地范围均已明确。副中心工程办会同市文物局、文研所、北投集团密集调度、专题研究,并联现场土方清运工作,组织进行文物发掘,竭力缩短发掘工期,调配全市专业考古发掘人员,合理安排作业。
据副中心工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坚决严格按照副中心重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狠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组织各有关单位深化设计图纸,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办理各项正式手续,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建设任务,增强辐射区域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