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怪木竹石图》局部(一)
如果说,庄子是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人物。那么,苏东坡则完全是一个清晰的人物。他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生平,轶闻都广为流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尤为难得的是,人人都爱苏东坡;这一点,对于文学家来说,简直空前绝后。
作为文人,他拥有令他自由表达的一切才华,发乎本性,畅所欲言;作为个人,他享受人生每一刻的凡俗时光;作为信仰者,他从疑问人生到正视生活,充分思考过,创造过。
苏东坡迷人的地方太多,慢师傅想除了以上提及的三个特点外,喜欢苏东坡的人更多是因为他的性格。
苏东坡一生三教贯通,进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几起几落,却依然保持着自身心境的淡定。他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在朝堂能为民请命,在山水能怡然自得,与友人能嬉笑调侃,在寺庙能感慨人生如梦。
▲ 苏东坡 《跋吏部陈公诗帖》
倪匡曾把金庸人物分为三六九等,照他的标准来看,苏东坡可列为绝顶人物。而林语堂也把苏东坡列为第一有魅力人物。苏东坡具有什么魅力,能千百年来吸引众多文人呢?以下,慢师傅试着分析一下。
我们都知道结束了武人执政的宋朝,因为害怕残唐五代的藩镇割据,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武人,而重视文人,因此宋代的文人即便被认为有罪,也不会判刑或杀头,顶多就是流放。
苏东坡在性格上是既豁达又坚守,而这种性格是不太利于在官场里混的,因此他的一生一直在被流放,流放,再流放,一路向南,最后流放到琼州(海南)天涯海角去了。
▲ 苏东坡书法
顺境人人都过得欢乐富足。所以看一个人个性最恰当的时机,是看他在逆境中如何自处。苏东坡的态度是,不认为那是逆境。他走到哪儿,玩到哪儿,写到哪儿,各种文体都玩得漂亮。任何文体,只要苏东坡的手笔出现,就是极致。
以下,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苏东坡的诗词,体验他是怎么“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吧!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慢师傅按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所作。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而这一时期也是他艺术井喷的时期。无数名作见诸笔端,其中这一首虽然并非代表,却是他心境的最好写照,他的高旷洒脱、绝去尘俗表露无遗。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孤鸿寂寞沙洲,是无奈,又未尝不是清高无悔的选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慢师傅按丨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慢师傅按丨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可以说是所谓豪放派的先鞭。苏轼本人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慢师傅按丨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二人伉俪和谐,可惜十年后妻子便早逝。对于苏轼来说,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慢师傅按丨本词写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虽然写的只是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慢师傅按丨被贬黄州,名为做官,实为监禁,一举一动都在地方监视之下,也难怪苏轼只能纵酒长游。他何尝不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惜心在四海,身困黄州。本词自诞生就江湖传唱,甚至声达庙堂。有地方官看到这首词以为苏轼逃离了黄州,赶紧带人查看,却发现只是个乌龙笑话。官员迂腐如此,也难怪东坡不愿同流。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慢师傅按丨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何况步韵填词,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苏轼却举重若轻,世人大多借物喻人,苏词却独开蹊径,借人寓物,“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慢师傅按丨中秋望月怀人佳作,后世相同题材无人可出其右的名篇,是中秋词的绝唱。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因此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慢师傅按丨这首词是苏轼重游故地、缅怀恩师欧阳修而作。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成空。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慢师傅按丨东坡百变,不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缘情绮靡的柔婉。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相关活动
1
10月30日(周五)晚7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彭莱老师做客慢书房,以苏轼存世珍品《怪木竹石图》的鉴赏为中心,分享苏轼的书画实践,重点探讨他“鉴画”的理论与“墨戏”的实践对于文人画史的影响,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国民文人”苏轼的艺术人生。
嘉宾介绍
1
彭 莱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中国绘画史、中国古代绘画文献。出版有《中国山水画通鉴:一片江南》、《中国花鸟画通鉴:得于象外》、《古代画论》等著作。
编辑丨WEY 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