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昏君的朝代,为何不到三百年还是走向了灭亡?

2020-10-30新闻12

回顾中华历史,其中诞生了不少英雄,也出现了不少明君,譬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都在各自的任期内极有功绩。同时,也免不了出现昏君,远的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近一些的如宋高宗坑害忠良岳飞等。

但有一个朝代却几乎没有出过昏君,那就是常常为人诟病的清朝了。清朝从1636年皇太极建立大清开始,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总共276年的时间里,总共传袭了11个帝王。

其中康、雍、乾三个皇帝自不用多说,功绩卓著,完全算得上一代明君。其他皇帝即使是清末时的道光皇帝也依然在整肃吏治、禁止鸦片、光听谏言,为清朝的命运而打拼,根本算不上昏君。至于后来的咸丰、同治、光绪皇帝以及逊帝溥仪,则是已然被慈禧太后夺去了实权,即使想要发挥也没有舞台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为何还是从乾隆末年开始,就走向衰落了呢?这其中其实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人人都口诛笔伐的“闭关锁国”政策了。

“闭关锁国”其实要追溯到明朝明成祖时期,在公元1403年到1433年间,当时的日本各地诸侯割据,在争权中失利的倭寇就逃到东海诸岛上,袭扰劫掠过往船只,甚至登上我国国土抢劫沿海百姓。因此明朝开始实行海禁,严格管控相关船只。

而到了清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航海技术快速发展,各国人士和各种思想开始传入清朝,掀起了许多不大不小的叛乱。而清朝皇室是人口相对较少的满人,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从雍正开始就禁止西洋教堂,乾隆末年时更是仅仅“一口通商”,此后真正意义上的“闭关锁国”便形成了。

正是因为“闭关锁国”使我们错过了资本主义兴起与新式思潮产生的时期,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国又连连战争,也没精力迎头追赶,这才导致清朝被开关后武器装备与西方相差太多,因而毫无抵抗之力。

第二个原因,就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性。封建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以家族为单位,通过控制土地这个在古代最根本的生产资料而剥削农民阶级。为了保持这种关系,清朝长时间内,百姓的生产方式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根本无法提高生产力,也就做不到科技创新与进步。

而清朝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即使已经明白西方的日新月异,但依然闭关锁国延续着这种生产方式,致使清朝彻底失去活力,走向衰落。而反观1912年以来,各种革命都在不断打破这种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封建制度,这才促成了社会的进步,结束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史。

第三个原因,就是清朝国君不昏而庸,比如嘉庆与道光皇帝,他们虽然算不上昏君,但绝对算得上庸君,只是承袭着上一辈的老一套,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下“励精图治”,即使身为最高统治者,完全能接触到西方思想与技术,但依然不敢突破,未有变革。而到了慈禧,更是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存亡,使得清朝迅速衰败,走向覆灭。

好在1912年清朝覆灭之后,中华儿女不断有能人志士涌现而出,先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后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为中国灌输进了新的活力,也真正动摇了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根本。

此后,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才创造了今天的和平。而清朝,则成为历史上一个让人难生好感的朝代,淹没在了历史的滚滚洪流里。

#慈禧#溥仪#乾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