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兴衰灭亡,背后都有着农民起义的影子,而到了明朝末年,他们同样也不是亡于头号大敌后金,反而是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攻破了明朝的国都,这倒也正应了那句话:“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所攻破的。”
然而在这番农民军和明军之间的斗争中,双方首领李自成和崇祯两人,也曾经近距离进行过一段交流,不由得让人注意。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建都称帝,国号大顺,同时继续率兵北伐,此时的崇祯朝廷,已经是风雨飘摇,急令各军进行讨伐,然而势如破竹的李自成,还是在4月,推进到了居庸关的位置,直逼北京城门,而等到5月,李自成的农民军,直逼如今北京复兴门南郊一带。但是李自成却突然决定,派遣已经投降的太监杜勋和崇祯帝进行秘密的磋商谈判。
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竟然请求归顺,并且提出了如下的建议:“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提出的这些要求表明,只要崇祯封自己为西北的土皇帝,便甘愿俯首称臣,同时还愿意鼎力相助,帮助明军抗击北方的威胁清军。从当时的明廷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不但可以避免灭亡命运,还能够缓解北方的危急形势。
这也让人感到好奇,李自成马上要攻下北京,,眼看大功告成,为何却突然向崇祯提出请求归顺的要求呢?实际上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原因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明廷这边接近崩溃,然而李自成却也不好过,在4月7日的宁武关之战中,农民军死伤达到了恐怖的七万,以至于李自成的精锐大部分伤亡惨重,这在史书《罪惟录》当中同样有所提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自成不单单要直接面对明军的主力部队,他还得考虑到攻克北京城之后的动向,因为在明军的前线山海关,依然有着总兵吴三桂所率领的10万大军,而在李自成的后方,和其分裂的张献忠也在四川开辟了根据地,建立大西政权,虎视眈眈。李自成面临着两面夹攻的困局。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后来李自成和清军直接作战的时候,张献忠不但不帮忙,还真的派兵从后面掠取他的地盘。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农民军的物资也是十分吃紧,当年人家本来就是因为吃不饱饭才打仗,然而这么久的战乱,粮食紧缺,军心同样也是出现了动摇。
然而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崇祯拒绝了李自成的要求,主要还是因为,崇祯的手上,其实也拿不出劳军的费用,另外一方面,他还依然存在幻想,希望吴三桂等人的援兵,能够及时赶到。如果这次协议达成的话,那么明清两朝的历史,也就要彻底的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