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宋3个最固执的文人:2人针锋相对影响国运,1人破案如神

2020-10-30新闻28

北宋虽然国力没有大唐那样强盛,但是北宋因为赵匡胤采取重文抑武策略,是典型的文人政治时代,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文人是那样的活跃,文化是那样的繁荣。在这些文人中,有三个人影响极大,其中二人直接影响到国运兴衰,其中一人在民间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固执。

1

这三个人当中,影响最大的,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影响国运兴衰的文人,就是王安石。他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变法就是不懂历史的人都听说过,他的政治谋略让他得以冲到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大胆对旧制度,也就是所谓的祖宗之法进行变革。这些,各种历史书籍中写的很详尽,这里不重复。

本文只说说王安石的固执,他的固执是跟他个人的性格和政治谋略相联系的,是一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豪迈和执着。在个人生活上,他不在乎外表,几乎是蓬头垢面,特别不讲究卫生,很少洗澡,就更少换衣服,他说要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又一次,他的几个朋友,为了让他洗澡换衣服,想了一个办法,邀约他一起去寺院,之前跟和尚们说好,其中必须有一个程序洗沉香木桶浴。第一次去了,王安石洗了,换上衣服,感觉很舒畅。朋友们第二次如法炮制,结果王安石怎么也不去了,理由就是耽误时间,影响读书。

王安石在扬州做判官时,顶头上司是韩琦,因为庆历新政失败以枢密副使知扬州。年轻的王安石每天夜里都非常用功,有一次早上点卯时迟到了,韩琦以为他夜里去娱乐场所玩过头了,就当众说:“年轻人不能贪图享乐,荒废书本,误了前程。”当时扬州非常繁华,夜生活丰富,到处都是歌妓,处处笙歌燕舞。

韩琦误会了他,但是他就是一句也不解释不争辩,固执地认为清者自清。后来韩琦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认为王安石太固执,再也看不好他。而王安石对韩琦也不感冒,觉得韩琦貌美,无一可道。只剩下美貌了。

对于工作,王安石就更加固执了,只要认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头。在大宋,辞官次数最多的就是王安石,小官也辞,大官也辞,连副宰相那样的不知多少人盯着的高官,也照辞不误。

当然,这应该是王安石的政治谋略,他越辞名气越大,人不在朝廷,称赞他大才的人到处都是,可以说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他相提并论。

当初,王安石急于大展身手,给仁宗皇帝上万言书,阐述了自己改革思想。仁宗非常看好,但是,老皇帝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根本就不想改革,把王安石的万言书束之高阁,让他非常失望。

从那以后,王安石就成了辞官大王,不是家里穷就是身体不好,皇帝让他跟在身边做贴身秘书,根本正眼不瞧。那些没有实权,无法实施自己改革的官,一律不做。他要求到地方任职,但必须是一把手,否则还是辞职。

那一年,仁宗同时任命王安石和司马光为起居注,地位很高,记录皇帝的日常生活,王安石连想都没想就辞掉了。弄得司马光很被动,也跟着递辞呈。仁宗很不高兴,司马光也就不辞了,到第八次任命时,是仁宗亲手写的诏书,送到王安石居所时,他躲进了厕所,来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出来,就把诏书放到桌子上走了。王安石这才勉强接受了任命。半年后,就升任知制诰,撰写诏书以及对官员的评价,跟在皇帝身边,但是王安石根本没兴趣。不是欧阳修说服,肯定又是无数次推辞不受。

在知制诰任上,王安石作为主官,与司马光、范镇等负责一次仁宗亲自主持的进士科考试,苏轼和苏辙都参加了。最后结果出来后,交给王安石写制词,也就是评价和任命书,苏轼的,他痛痛快快写了,苏辙的,他就是不写,认为不适合录取。

这个时候,韩琦已经是宰相了,就压服他写,结果王安石牛眼一翻,我就是不写怎么着?最后苏辙就是没有得到任命。固执如此,实属罕见。

王安石是看到老皇帝安于现状,就不跟他混了。后来,仁宗挂了,英宗上台。王安石直接赋闲,因为他看到英宗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根本干不了什么大事。确实不出他的所料,英宗早早就挂掉了。

这时候,有远大理想的好青年神宗上台了,他对王安石早已是如雷贯耳,但是一次又一次任命,王安石还是辞。这时候,王安石是在试探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的有决心。当辞掉一次副宰相任命书再次来时,王安石接受了。于是,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为中国历史增添了精彩的篇章。

2

那么,第二个固执的人是谁呢?他就是那一年和王安石一同被任命为起居注的司马光。他在仁宗眼里,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跟王安石在伯仲之间。

开始,司马光跟王安石是特别好的朋友,司马光对王安石甚至有点崇拜,那些新锐的思想,确实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但是,当他发现王安石变法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差距达到鸿沟之距时,他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坚决反对王安石改变祖宗之法。

当时,神宗也是很看重司马光的,就在王安石拉开变法大幕,新法不断出台时,司马光是一场又一场地跟王安石辩论。当然,他确实不是雄辩之才的王安石对手。神宗对司马光反对变法,并不生气。为了搞平衡,王安石拜相后,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坚决不接受。

当时,司马光说了这么一段话: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

这句话出自《宋史 司马光传》,这直接就是跟皇帝赌一把了。结果,皇帝自然不会听他的,几次任命,他这次是坚决不接受,被外放到洛阳,去写他的《资治通鉴》去了。

后来,神宗挂了,小皇帝哲宗只有10岁,太后高滔滔执政,改元元祐,启用了司马光为相,一群保守派上台了。苏轼苏辙兄弟也都回来了。苏轼开始也是拥护司马光的,但是很快就有了分歧,因为苏轼看到,司马光对于王安石的新法,不管利弊,一概废除。

于是,苏轼跟司马光,跟当场司马光跟王安石一样,多次辩论、争执,但是,司马光就是不听,苏轼才知道,原来司马光跟王安石一样固执己见,只要他觉得对的,一定干到底。

说真的,每次阅读北宋的这段历史,都被这班文人为国为民的执着所感动,但是,也为他们的固执所遗憾,如果没有这些固执,历史也许会改写不少。

我一直在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能只是一个故事,按照司马光因循守旧,他很难做出那种突破常人思维的举动,放在王安石身上,才是最确切的。砸缸的,应该是王安石才对。司马光是真正的保守派,他固执地遵循祖宗之法,不能有丝毫改变。

地震了,旱灾了,水涝了,天上有彗星出现了,这些都是司马光对付王安石的有力武器,上天发怒了,是因为变了祖宗之法。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是,在大宋时代,这就是利器。不过,我们不能苛责古人,毕竟他们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限,像王安石那样看得通透的,又能有几个呢?

王安石跟司马光,这一对固执的人,大大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这二人针锋相对,一个是激进的变革派,一个是坚定的保守派。

3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三个最固执的人,这个人我们从演义和影视剧中,早就认识他了,是个被神话的人物,他就是包拯。

在民间,包拯被称为包公,包青天,主要是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破案如神。包拯比王安石大了20多岁,王安石考取功名时,包拯早已是大名鼎鼎的名臣了。

对于包拯,几乎三岁小孩都知道他在开封府,破案如神,这些当然是演义的成分,但他在开封府改革吏治是事实,本来老百姓告状,是见不到政府长官的。包拯知开封府后,让老百姓直接向长官告状,中间府吏就失去了盘剥的机会。

包拯其实在开封府的时间并不长,在历史上,包拯主要是担任监官,监议大夫、御史中丞。包拯的固执确实适合做这样工作。被包拯弹劾的官员上至宰相,下至县官,各级官吏都有。那些贪官污吏,听到包拯的名字都有会颤抖。

他曾经连续弹劾三任三使司,最后皇帝没办法,直接就让包拯兼任了。为这件事,包拯都受到了被欧阳修的批评,说是人家牵牛踩踏了田,包拯夺了人家的牛。所以,当时包拯不接受三使司职务,为了躲避,直接躲在家里不参加点名,但是仁宗就认上他了,这件事拖延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兼任三使司。

包拯和王安石外貌上有个共同之处,都是黑脸,两人虽然有不小的年龄差距,但是走得比较近,王安石经常去开封府作客。有一次,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开封府作客,席上包拯劝酒,所有在场的人都喝了。司马光因为身体不适,本不想喝酒,但是,在包拯面前,他是小字辈啊,所以包拯劝了几句,司马光就喝了。

但是,轮到王安石时,包拯怎么劝,他就是不喝,包拯都生气了,喝令部下要灌王安石酒,众人都劝说王安石喝一点,但是他还是坚决不喝。在众人的劝说下,包拯也只能作罢。包拯自己就是一头犟牛,现在知道遇到了比自己还犟的,也只能苦笑,无可奈何。这件事是司马光日记里记载的:“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强也,某以此知其不屈。”

介甫是王安石的字,一场酒宴下来,都没有饮酒,包公都没办法用强,司马光从这件事上知道了王安石的固执和坚持。

由此可见,在北宋这三头犟牛中,王安石排在首位。在对后世的影响上,王安石影响最大,争议也最大。他的大胆改革,破除祖宗之法,不相信天命论的观点,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他的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使国库充盈。司马光废除新法,享受的却都是变法聚集的财富。未变法之前,皇帝搞活动,给大臣们发个奖金都拿不出钱,变法后是随便发。不光是元祐时期,王安石变法后的二十多年,都在享受变法聚敛的财富。

4

今天,笔者写这三位固执的大学士时,真的是百感交集,如果,王安石、司马光的性格能中和一下,历史一定会改写,大宋的历史要光彩的多,不至于很快被金人打败,也未必会有靖康耻,或许南宋的那一段屈辱历史都能被省略呢。可是,历史无法假设,现在的穿越戏,只不过是成人童话罢了。

#辽宋夏金#包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