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良法善治助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020-10-30新闻21

□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图为民警解答办证人员问题。通讯员 万玉 摄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小松 马艳

在连续多年广受好评,被上级领导、兄弟城市赞誉为基础牢、法治政府建设广西标杆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今年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命名。

“15年来,作为壮乡首府,南宁市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的法治涵养,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南宁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有光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南宁法治政府建设起步早、起点高、步子牢、影响大。一项项改革风生水起,一摞摞厚重的台账记录南宁法治政府建设的铿锵脚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可窥见南宁市法治政府创建的精细和扎实,呈现给市民的,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法治同行、与民生共鸣的高效政府。

法治成城市发展的指南针

2016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这是一套严密的法治政府建设体系,涉及290多项指标的建设,南宁市每年细化任务,逐年完成,稳扎稳打,并邀请第三方评估反馈,每年验收,末位约谈。

扎实全面的基础工作让南宁市在全国竞争中胸有成竹。这信心来源于厚积薄发的努力,更来源于市领导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

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学法制度已有1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都是“固定动作”。涉及决策项目的会议,市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司法局要把好“法律关”。全市法治政府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占比保持在10%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任职提拔也要过“法律关”,考试闭卷,成绩作为提拔任职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南宁市迎着问题而上,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主动担当作为,迅速实现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南宁市51部地方性法规、75部政府规章,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立法需求和期盼。

法治引方向,东风正起航。多年来,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成绩连续在广西各地市中排名第一,两次获评“自治区依法行政先进市”,两次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速度成行政服务的关键词

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南宁市民中心,各部门借助科技力量,你追我赶,形成服务企业的南宁速度。

为服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在市民中心打造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可办理自治区、市、县三级委托、授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自治区、市、县级事项的扁平化审批,做到审批不出自贸区,以“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多件事”为目标,积极探索审批模式,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如何在‘一站式’的基础上快马加鞭?把企业的办理时间压缩至最短?”南宁市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科科长蔡振珂介绍说,局里大胆革新,全面推行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审批制度,申请人承诺后政务服务部门当场或在承诺审批时限内作出许可决定,政府各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尽快开展生产提供了便利。

南宁市民中心同时建设了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区。在这里,过去的审批流程被完全打破颠覆,呈现在企业面前的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崭新审批模式。服务专区按照工程进度划分为四个区域:立项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过去,各阶段涉及的部门多达10多个,企业需要逐个奔波,耗费大量时间。现在所有部门同时入驻,企业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各项审批在后台流转,实现“一窗进件,一窗出证”。

依托这种“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南宁市喊出响亮口号:拿地即开工。南宁市行政审批局投资项目科副科长蔡伟介绍说,过去从拿地到办下施工许可证,审批耗时159个工作日,目前缩短至16个工作日办结。服务专区里悬挂的锦旗,就是群众满意的最好见证。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南宁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各种“新招”“妙招”频出,推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制定“一件事”服务套餐等举措,让企业在改革中收获满满。

在放低门槛做强服务的同时,南宁市也不忘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建立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选聘27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执法问题专项整治,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

惠民成市域治理的新方向

下班晚高峰,南宁市长湖立交桥下,密密麻麻的电动自行车从四面八方涌来,如何在这个路口快速有序通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考验管理部门行政智慧的难题。

南宁市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行动便捷,不易管理,一度让交警部门头痛不已。2014年,南宁交警推出“以学促管”“学罚结合”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新模式,驾驶人交通违法的,需要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多次违法的还要罚款处罚。各路口设置简易学习点,违法人员抄道路交通安全法,看警示教育片,这种前所未有的柔性执法方式收获了市民的无数赞誉,同时也带来了道路交通的巨大转变:电动自行车不禁不限照样秩序井然。

南宁交警做的,不只是贴心的管理,还有周到的服务。在长湖立交桥下,交警划出电动自行车待行区域,利用交通信号灯短暂的交替时间,让电动自行车前进几米至十几米的距离,达到通行时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分流。这种有如蓄水般的交管模式精确到分秒,在分秒之间,彰显执法担当和管理智慧。

电动自行车管理是南宁市公安局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缩影。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清单里,南宁市公安局项目多,改革力度大,从全国首创户籍行政审批后置到外国人落地就可办理驾照,从巡防机制改革见警率最大化到出入境“5+2”一周无休服务模式,南宁公安拿出了服务民生的最大诚意和力度。南宁市公安局副局长黄勤民感慨,框架在打破,环节在缩减,为的就是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便捷。

目前,南宁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出电子版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不动产、税务、人社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全部融入一个App,市民“一码通城”。

好山好水好环境,好人好事好文明,一个“职能科学、职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已在南宁市逐步构建。站在新的起点上,法治一如既往是南宁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护航南宁驶向更安全、有序、文明、美丽的未来。

记者手记

南宁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全面贯通的法治统筹机制在南宁形成,凝聚了法治南宁的建设力量。全市坚持党委领航,凸显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统筹。各项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因需而动,与时间赛跑,构建起与国家、自治区相配套又适合本土的政策法规体系,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特别是政务服务机制的改革,持续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法治体现出更多的“人情味”,助推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法治政府#南宁市#法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