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浪潮再度来袭。
10天,150万人报名,140万人过审。两个数据都比去年同期放大了10万左右。这些考生将在一个月后竞争25726个职位,平均招录比约为54:1。
报名只是“上岸”第一步,但在这场最初的博弈里,城市选择、单位偏好、专业掣肘、工作经历……这个叠加数个因素的黑箱实验,决定上岸难易的究竟是什么?
选城选单位,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城市和单位,往往是考生做出的主动筛选。
与其他工作相比,公务员最大的外显特点,可能是“稳定”,这基本是圈内圈外的一种共识。但也是这种稳定,意味着选城、选单位最好能够“一步到位”,最初的一个简单报名可能就决定了未来几十年你在哪里工作和生活。
这种心理,反映到国考报名上,即是:东部发达省份的热门单位,考生趋之若鹜;而西部中部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岗位招不满人,甚至招不到人。
拿2021年国考最难“上岸”的20个岗位为例,其中有15个职位分布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东部发达省份地级市,各地税务局是热门单位。另有5个岗位出现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湖北省荆州市、四川省眉山市和江西省宜春市。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中心城市,已经通过卡学历、卡应届、卡基层工作经历等方式拉高了报考门槛,如果提供与中西部城市类似的报名条件,这张名单可能会更集中、更聚集。
而在本次国考报名中,也有岗位无人过审。据中公教育,截至10月24日17:30(报名截止时间),尚有168个岗位过审人数为0,其中也不乏来自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岗位。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细看这些岗位的招录详情,能够发现,部分岗位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经常加班出差,比如一些岗位需在船上作业、夜间山区巡逻,还有一些岗位负责应急处突、侦查办案等实战工作,无法保证正常休息休假。
另外,一些岗位确实需要消防、航空、航海、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经历,或对体能有所要求。这168个岗位中,有114个岗位需要按照要求进行体能测评,而公安部的一些职位要求更为具体,直接指定报名者具有近年体育赛事某些项目的前八成绩。
考公市场的被动选择无处不在
除了考生“选城选单位”的主动筛选,历年国考的职位表里有关专业、党员还是群众、应届还是非应届、本科还是硕士、男性还是女性的被动选择一直存在。2021年国考开招的13172个岗位中,最多能录用25726名公务员。但是倘若把一层层条件叠加上去,你还有多少机会呢?
先不考虑专业,广义上进行计算,一位非党员、非硕士、非应届、无服务基层项目经历的女性,将体验何种报考难度?一轮轮筛选后,约12000个的岗位对上述三非女性关上了大门。
不了解国考的人可能会说,即便是1000多个岗位,数量仍然不少。但公务员考试还对招录人员就读专业有一定要求。
假使这位女性就读于新闻专业(公务员招录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将有171个岗位等待她挑选。另有40个各地消防总队的岗位不限专业,这位女士本也可报考,但这些消防岗位仅面向现职消防员。还有一个专业不限岗位,也仅向台湾省籍考生开放。而落地到具体某个城市,可报考岗位数量将缩窄至个位数。假使这位“非硕士、非应届、非党员”的女士就读稍冷门的专业,比如化学,放眼全中国,她将只有7个岗位可以报考。
来自专业的差异亦会显著影响考公的难易程度。考虑到不同考生个人情况差异,也不是所有考生均为上述三非女士,下图仅按专业筛选可报考岗位数量,能大致了解各个专业考公的竞争激烈程度。
我们绘制了若干条招录比的分界线,最中心一条是“百里挑一”,即在100个考生中最终招录一人。在图中,越往右下,招录激烈程度越高;越往左上,招录激烈程度越低。
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包括文物与博物馆学、视觉传达设计、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等,这些专业在国考中的平均招录比都超过150:1。这类专业通常难以在社会就业,大量考生竞相考公。
竞争相对小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海关管理、航空航天等,这些专业的平均招录比小于20:1。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考公并不是该专业学生的主流升学或就业途径;另一方面国考岗位往往需要对应技术或执业证书,客观上报考门槛升高,报名人数因此较少。
而在两者之间的,有大量专业的招录比落在150:1和20:1之间,从平均招录比来看,这些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适中。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中,有部分招考、过审人数都非常多的专业,如财政学、经济学、新闻学、计算机等专业。如果中心城市存在报名门槛低的优质岗位,容易出现极高招录比,一般最难上岸的岗位十之八九就在此类。
过五关斩六将,赢得的位子究竟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岗而异。
以国考为例,岗位可以划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和“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两类。这两类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化定位,前者较侧重宏观分析,研究、评估、规划是工作内容的常见词;后者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内容细致琐碎。
在下图中,我们提供了两类公务员的常见案例,并按照职位划分提供了部分工作关键词。比如,同样毕业于经济专业,录用岗位如果设在中央或省级直属机构,这位公务员可能会参与双边和多边事务磋商、起草领导人讲话稿;而录用岗位如果设在市(地)级,这位公务员可能会更多负责税收、社保征收等具体事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