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龙开发区:创新驱动 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

2020-10-30新闻12

原标题:大龙开发区:创新驱动 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

当前,大龙开发区正继续紧扣产业优势,创新驱动发展,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为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磅礴动力。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航拍

抢抓机遇 科学谋划

能源危机、环保压力这两大客观因素,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开路。环保低碳动力电池及其上下游产业,应运而生、应势发展。

大龙开发区积极把握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抢抓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以锂电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编制《贵州大龙开发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为园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促成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地。

百思特

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分两期实施,设计年产能6000吨,年产值2亿元。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数码、电动车、充电宝等电池领域,销往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各大电池厂。2017年6月,该企业正式落户开发区,为园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注入了新活力。2018年4月,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5个月后第二条生产线也开始生产。

公司生产车间

在立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百思特还不断优化生产工艺。2019年,市场反响良好,产品需求量增大,原计划2020年启动的第三条生产线提前半年启动。这条生产线是企业自主研发,产能为第一、二条生产线之和,能耗也有所降低,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为进一步回应市场需求,今年5月,百思特日产产能15吨的第四条生产线开始建设,预计在明年3月建成投产。目前下游企业对于产品的需求量大,产能跟不上需求。二期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产能,实现更好发展。该企业今年已完成产值约6000万元,根据市场预判,年终产值可突破亿元大关。

强链补链 科技助力

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开发区大力推动新材料配套产业链建设。上半年以来,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3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完成外贸进出口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

汇成新材料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注于高纯细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生产电池用硫酸锰、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电池用代汞缓蚀剂等产品。

企业落户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八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研发力度,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科学培养创新中坚力量。

公司实验室

为了稳步扩大公司发展,该企业启动新增项目。位于园区北部工业园区的汇成15万吨新材料项目(汇成二期),占地面积近500亩,总投资10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项目已在8月底正式投用。产品主要是镍钴,供应红星锰业、中伟新材料等园区企业,届时实现产能1000多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

产品展示厅

同时,企业扩大了四氧化三锰生产项目,二期项目现正在规划厂房建设,对接设备选型。“今年我们公司发展稳定,目前已完成产值2.5亿元。”企业主管生产的总经理助理王春说。

与此同时,园区内中伟新材料、格瑞特、百思特、红星锰业等新型功能材料企业已扩大生产厂房、逐步生产运行实现产能产值规模。

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

当前,大龙开发区高纯硫酸锰产量占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超20%,碳酸钡和碳酸锶占世界产销量的三分之一,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以上,中伟新材料三元前驱体年产量连续两年行业排名第二。

中伟新材料

园区内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本形成了具备稳定的镍、钴、锰基础原料供应、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体系,形成了从锰矿——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硫酸锰——锰酸锂、氢氧化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能矿锰业

在以汇成新材料、中伟新材料、红星发展大龙锰业、西南能矿贵州能矿锰业等新新功能材料产业企业基础上,先后引进百思特、格瑞特、北新能源、红星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循环产业链,以高纯硫酸锰、三元前驱体、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等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红星锰业

据了解,大龙开发区园区共有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有11家企业聚集已逐步形成。下一步,将多措并举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打造成引领开发区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头动力,开发区朝着“申创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管云 杨亚斌 龙启武)

编辑:吴小燕 校对:姚婷 龙启武 审核:潘桂仙 任恩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