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航拍图
从资兴高速资源高速路口下来,往资源县中峰集镇方向行驶不到1公里,在右手边就就能看到一个古韵古色,写有“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9个大字的牌楼。进入牌楼,新建的五公里长的骑行绿道像一条红色绸带围绕在悠悠资江岸边,两公里长的东北红松木栈道穿园而过;五层楼高的游客接待中心装扮一新,一批游客正在参观观看宣传片;在大庄田老王家的红提采摘园里,10多名游客正在兴趣盎然地一边体验红提采摘,一边拍照留念……
▲资源“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牌楼
自2019年7月,资源县启动该县首个田园综合体——“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造,今年9月下旬,资源县“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项目已通过桂林市考核组的考核验收,一个集“农旅文”等各要素于一体的万亩田园综合体出现在资源中峰镇的大地上,树立起了广西田园综合体的“资源样板”,开启了资源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曾经的新农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们村已经大变样咯。”说这话的是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村长李建华。李建华家所在的中峰镇大庄田村位于中峰镇西南部,与资源县资源镇交界。全村辖11个自然屯,24个村民小组,共1261户,4206人。全村耕地面积4890亩,其中水田面积3850亩,旱地面积1040亩,人均约1.2亩的耕地面积在资源县算得上是田地比较多的村子。但再多的田地没有产业也是白搭。2002年以前,大庄田村的村民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靠打工和种植水稻为此生计,虽然能吃饱饭,但口袋空空,离小康生活还相差很远。
“以前田多也没有用,大伙口袋干瘪瘪的,村民就靠种植水稻养家糊口,农闲时间就去镇里和县城打零工。” 李建华回忆说,“饭是够吃饱,但口袋里没有钱啊。”他告诉记者,10多年前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前排中)调研“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建设
穷则思变。2002年,大庄田村老王家屯的6户村民带头在自己的地里种上了红提。红提一年后开始挂果,当时一公斤红提卖到了八九块钱,这一消息震惊了大庄田村的村民。看到老王家屯的村民种红提赚了钱,大庄田村村民纷纷跟种红提,到2005年全村红提种植面积就突破了1000亩。红提成了大庄田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你看我们村里大多数人都建起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这都是前几年种红提得的钱。” 李建华乐呵呵地说。据他统计,截至去年底,大庄田村红提种植面积超过了35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万元。大庄田村2010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广西红提村”、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2013年资源红提发源地大庄田村老王家屯被评为“广西特色名镇名村”。
在大庄田村的带领下,中峰镇的红提产业红提种植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一大强农富民产业。据统计,中峰镇去年红提种植面积1.3万多亩,总产量2.5万多吨,产值上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源红提产业虽然名声在外,但过于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也遇到了瓶颈。如何整合大庄田村周边的农旅资源,延长中峰红提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成了资源县委、县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
“市委市政府在各县区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做法十分贴合我们县的实际发展,为我县打破农村农业发展瓶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资源县人民政府县长谭玉成说。
▲资源县人民政府县长谭玉成(左三)在“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调研蘑菇产业
“工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搞了田园综合体以后,我们的红提更好卖了,价格也上来了。”今年8月中旬,中峰镇大庄田村民王顺华一边忙着给到自己红提园采摘红提的游客装箱,一边笑着跟记者聊起村里新的变化。
据他介绍,“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创建后,不仅新建了游道、旅游厕所、停车场,美化了村里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游客,他家的红提一大半都被前来游玩的游客买走了。“一起老板来收是3块多钱一斤,现在让游客自己去采摘,能卖到5元一斤。”王顺华笑着说。
▲红提是“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的支柱产业之一(唐玲玲/摄)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主要依托的就是中峰镇的红提产业。据了解,“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现有红提产业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2.8万亩。红提种植全部采用采用大棚栽培、自动滴灌、黄板除虫等现代化农业技术。
据了解,资源“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以大庄田村为中心,周围辐射乐田湾、中峰、官田和枫木四个村委,项目规划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涵盖中峰镇5个行政村中32个自然村3472户农户。据介绍,该田园综合体项目主要依托中峰发展成熟的红提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项目实行保护性开发,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和自然形态,致力于打造“农旅文”等各要素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盘活当地土地资源,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新修的红色骑行道宛如一条彩绸沿资江延伸开去
“我们家是长期外出打工多年,去年听说在我家的田旁边搞一个田园综合体惠民项目,我赶紧重新挖地种田,到时候可以给周边的饭店、游客提供瓜果蔬菜,我们在自家门口就能赚钱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大庄田村村民王小敏高兴地说到。此外,还有誉为“橘中爱马仕”的沃柑产业30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2000亩、蓝莓产业100亩和草莓、蜜梨、板栗、中华圣果等15个采摘园,实现了一年四季花飘香,月月有果采。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大到“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参观学习
据了解,除了打造15个采摘体验园外,该田园综合体还要打造15家星级农家乐和10家星级民宿,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有了田园综合体,我们农庄又‘活’过来了。”位于“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的大沙洲休闲农庄老板陈文明说。早在十多年前,陈文明就承包村里的100多亩荒地,在大沙洲搞了农家乐。但由于游客量不多,生意一直不红不火,到2018年几乎支撑不下去,准备转让。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的创建让陈文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如今,陈文明的大沙洲农家乐重新装修扩建后,可以同时接待四五百人用餐,民宿10多间。据他介绍,现在每天自发来农庄吃的游客越来越多,同时接旅行社的团餐服务,生意越来越好。
今年5月13日,资源县首个党员群众初心教育基地在中峰镇揭牌,初心馆的建成,是“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又一大亮点。“把红色旅游融进乡村美学,把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和让参观者‘得启发受教育’两个目标有机融合,构筑了集观光、教育、休闲、体验、运动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系统创新。”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说。
▲资源县党员群众初心教育基地
如今,“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成了资源又一新的网红旅游景点,它与资源资江灯谷、资江漂流、天门山、八角寨、五排河漂流、十里平坦,以及接下将要创建的五排苗乡田园综合体一起,让资源旅游的明天更受期待。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不仅带动果蔬种植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让资源的果蔬深加工企业铆足了劲,“辣上皇”辣椒加工基地、红托竹荪基地纷纷入驻,各种果蔬深加工企业都撸起了袖子加油干。红红的辣椒在这里包装,美味的竹荪在这里风干,糯糯的百合在这里成粉,厂房里工人笑容满面。
田园综合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土地租金、务工收入、产业园分红”也让流转土地农民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能分享现代经济发展的成果。随着田园综合体在当地落地建设,当地许多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纷纷选择留下就近就业。如今在中峰镇的一些村屯,路、房、产业“次第开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县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作为样板示范,以点促面,带动建设本县第二个第三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韦绍艺满怀信心地说。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牌楼入口鸟瞰图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从最初立项到最终通过市里考核验收组的验收,中间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创造了资源项目建设史上新的“资源速度”, 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实干论能力,以落实论水平”的桂林建设精神。
来源:微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