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当溥仪手中的苹果掉落 紫禁城成了故宫

2020-10-30新闻19

黄绿琉璃垂兽

绿琉璃龙纹勾头

明代城砖

康熙时期太和殿脊琉璃仙人

清乾隆乐寿堂嵌珐琅书画屉槅扇

储秀宫南窗炕几上饼干匣及残余苹果半枚

展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展期:2020.9.10-2020.11.15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王建南

1924年11月5日,清代最后一位皇帝逊帝溥仪从神武门离开了紫禁城,从1420年建成算起,时光已过去了504年。

溥仪出神武门时,军警从他的随身行李里搜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当场没收。这一件国宝与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曾是乾隆皇帝存放在三希堂中的挚爱。这间位于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里的小小温室中,悬挂着主人书写的斋名和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而西暖阁正中则悬挂着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如今,这两副对联正展出于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举办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中。

丹宸永固:紫禁城的四季轮回

本次大展通过三大主题和18个历史节点,分别介绍了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在西雁翅楼第一个部分“宫城一体”之中,3个历史节点构成了关键的时间坐标,重点讲述了明代宫城建设理念及建筑工程技巧。

明代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及巩固政权的需要,于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他委派专职的官员负责督造与协理采木、烧砖等事项,同时征发了各地的工匠、军士、民丁参与到紫禁城的建设中来,自此拉开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随着墙壁上图表的变换,观众看到了一系列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在正殿第二部分“有容乃大”之中,借助8个历史节点,展示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对紫禁城建筑进行的重修或改建,从而形成了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东雁翅楼为展陈的最后一个部分“生生不息”,以7个历史节点的划分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图表,陈列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如1933年的文物南迁、1941年开始的中轴线建筑测绘和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等。

三个展厅随着时间结点的更换,展陈设计师精心安排了不同的实景图片,将600年的时光荏苒借用紫禁城四季变换的景致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如果以春、夏、秋、冬来概括这六百年的变迁,可以用浓荫的夏季代表紫禁城在明朝的初始岁月,用金黄的秋季描述紫禁城在清代康、雍、乾盛世的风华,借惨淡的冬月暗示紫禁城从咸丰即位至溥仪出宫的王朝末日,而万物复苏的春天预示着自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建立直至今日再次步入繁华与生机的历程。

匠人营国:历时二年得“金砖”

紫禁城的“总设计师”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开建之前,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历代城池设计调研工作,他力图将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天人之际”和“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发扬光大,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容乃大”胸怀的实物例证。

参考的起点便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的何尊,其上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成周的重大历史。根据“中”的理念,洛邑确实为周朝的王城。《周礼·考工记》记载了以“周公营洛”为代表的第一次都邑建设高潮而制订的营国制度。今天的洛阳先后成为十多个王朝的都城。朱棣的紫禁城与明代的南京城、北宋的汴京、隋唐的长安城及汉魏的洛阳城一脉相承。展板中将这些重要城市的平面图集中对比,使观众一目了然古代都城的演变过程。

尽管图表详尽,但是要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都城的存在必须通过实物,于是,玻璃展柜中安放了一系列的城砖与瓦片,这是真真切切可以触摸的城市细节。

来自南京博物院的绿琉璃龙纹滴水和黄绿琉璃垂兽、凤阳县博物馆的明中都宫城龙纹勾头与琉璃蹲兽等建筑构件成为展览中的亮点。而一块块铭刻着督造者和制作者姓名与制作时间的明代城砖更是明确无误地证明了历史的真实可信性。其中最为抢眼的无疑是来自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那块明万历款金砖。这是一块64厘米见方的青灰色大砖。据记载,这样一块砖须经过繁复的工序,历时两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在督造官的严格检验之后,才有机会铺设到紫禁城的宫殿之中。如此耗费工时与物力,因而获得了“金砖”之美誉。

砖离不开土,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非三大殿莫属。承载它们的是高大厚实的汉白玉基座。而规模如此巨大的基座必须落实在平整坚固的地基之上。展览以剖面图的形式,向观众揭示了“三合土”的秘密。土与石构成了建筑的基础,接下来的华彩乐章交给了木匠与画工。为了备齐物料,从1403年到1406年,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永乐皇帝专门任命了采木官,率数万军民进山采木,疏通运河,开辟道路,以便将四川、湖北、湖南一带的原木运达北京。这些珍贵的木料与巨大的石材,经过设计者反复考量,按照严格的建筑规制,一座座矗立在宫城中的指定位置。修建紫禁城的14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参与了采料、施工和管理的工作,最终筑成这座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可以触摸的材料,让人体会到物件背后的巧思与专注;可以仰望的高度,则使人产生敬畏与崇高感。展板以彩图的形式列举了宫殿的各式檐顶,以及这些屋檐覆盖下的宫室所占据的长度与宽度,深刻地揭示了建筑物如何通过尺寸与比例表明使用者的等级与地位。自永乐至崇祯,明代共有十四位皇帝居于紫禁城,然而各自所占有的时间跨度却大不相同。

盛世安逸:宁寿宫的“乾隆工”

如果说紫禁城在明朝完成了建造、装饰与最初的居住,那么清王室入主中原后,对于紫禁城的继承却不得不先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重建工作,仅以三大殿为例,明代曾被焚毁过五次,以至于顺治在紫禁城登基时无法使用太和殿,直至康熙执政后,才将三大殿重新建成。本展区最有吸引力的展品即是康熙时期太和殿屋脊上安放的琉璃脊兽。原本高高在上的十件精美构件按檐头站立顺序一字排开在玻璃展柜中,虽历三百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有剥落有斑驳有破损,但都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主办方又贴心地饰以大红的背景,一派喜气洋洋之感,这里成了观众必拍的打卡之地。作为入主中华大地的少数民族,搬入专为明代人居住的宫室,势必需要加以改造,才更适应新主人对办公及生活的需求。

1655年顺治皇帝入住乾清宫后便把祭祀萨满教的一套器具移入了原来汉族人居住的厅堂。他改建了坤宁宫,这里既是清代帝后大婚之所,也是萨满教祭祀之处,一殿之内的陈设折射出满汉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长春宫是明代后妃生活起居之所,咸丰时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东西六宫的传统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加强了室外空间的连续性。展厅内相应展出皇后的冬季凤冠与夏季的明黄色缎绣藤萝纹夹衬衣。雍正皇帝登基后,将养心殿改为了寝宫,实现了“政寝合一”,成为清朝中后期实际的政治核心区域。雍正时期的宫廷美学趣味也更加趋于个人的审美要求。

到了乾隆朝,皇帝的个人意志与审美趣味更加主观化。除了那只万众瞩目的金瓯永固杯之外,乾隆皇帝对于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居所重华宫进行了升级,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陈设,都给人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此处果然出了帝王。乾隆皇帝登基时便下诏宣称自己做皇帝不敢逾越祖父康熙帝的时限,于是,还处于壮年时期的他便开始为自己的退休时光安排好去处,宁寿宫成了整个紫禁城中最为安逸雅致的居所。展厅里最为精美的室内陈设来自于此宫中的不同厅室。乐寿堂嵌珐琅书画屉槅扇、三友轩的紫檀嵌玉槛窗和延趣楼的紫檀回纹嵌瓷片夹纱槛窗等家饰,无不展现出“乾隆工”的特点:用料考究,精工细制,不惜工本,极尽华丽之能事。相形见绌的是光绪与溥仪时期宫廷的寒酸。延禧宫内灵沼轩开门锈迹斑斑的钢结构建筑框架以照片的形式折射出500年紫禁城的沧桑与落寞。

大地回春:天字第一号的木墩

“那天上午,大概是九点多钟,我正在储秀宫和婉容吃着水果闲聊,内务府的大臣们突然踉踉跄跄地跑了来,为首的绍英手里拿着一件公文,气喘吁吁地说:‘皇上,皇上,冯玉祥派了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的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叫签字……’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咬了一口的苹果滚到地上去了。”

这是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前的回忆,时间定格在1924年11月5日。溥仪只带上了一些细软,坐上车,向他父亲的宅子醇王府驶去,高大雄伟的神武门在车后座的小窗口里渐渐退远,直至消逝。

溥仪被驱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于11月20日正式成立,李煜瀛出任委员长,聘请专家学者,点查清宫物品,第一件事就是逐一编号。然而,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文物,该从哪里开始呢?

据另一位重要的参与者李宗侗回忆:“清点的第一号物品恰好是顶门用的大木墩子。因为乾清宫的编号是用千字文中的天字,所以天字第一号就是大木墩子。”那一年,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庄严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点故宫文物的工作,用他自己话说,叫“宣统出宫我入宫”。将近一年之后的某一天,已经担任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李煜瀛右手握笔,饱蘸浓墨,半跪在地,在一张铺在地上粘连起来长达丈余的黄毛边纸上,用颜体书写了斗大的“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这五字院匾已悬挂于神武门上,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这好像成了养心殿西暖阁中间那块由雍正皇帝亲手书写的匾额上“勤政亲贤”四个大字的最好注脚。从1420年紫禁城建成至2020年,时间刚好过去了600年。当我们回望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时,也可以把这漫长的时光看作是有皇帝的五百年和没有皇帝的九十五年。这是十个甲子的轮回。

本版摄影/王建南

#溥仪#乾隆#雍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