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浦江论道|广科院李继龙:5G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

2020-10-29新闻9

原标题:浦江论道|广科院李继龙:5G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

2020年是5G大规模商用之年,随着其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5G将汇聚更多的智能业务和智慧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4K/8K、VR/AR、IoT等为代表的业务将迎来新的局面,而这些业务也将进一步赋能大屏视听,并衍生出新的价值。对产业而言,当下的重点是如何将这些与5G关联的新兴业务和应用场景尽快实现落地,并找到良性的商业模式。

基于此,2020年10月20-2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第二十届浦江论道暨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高峰论坛上,特设立以“5G·创智”分论坛,集中探讨5G下的视听产业进化路径。

在该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学术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继龙做了主题为《5G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的演讲。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学术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继龙

各位好,我是来自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的李继龙,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5G下新媒体发展的一些思考。我今天介绍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5G对于媒体和传播的影响,第二个就是5G下媒体新形态、高新视频技术,最后阐述下对5G下媒体的发展和未来的思考。

5G对于媒体和传播的影响

先来说一下5G对于媒体、传播的影响。其实从根本来说,5G主要是在垂直行业的应用,5G在初期影响比较重要的一个行业就是媒体行业,因为媒体行业所需要的大带宽、云计算的技术,在5G网络建设的背景下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5G对于媒体的改变将带来机遇,但是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发都产生影响,在5G的影响下或者还要和新的媒体方式竞争,就可能也会落于下风,所以也是一个挑战。

首先从媒体传播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来分析一下5G对于媒体传播的影响,我们先来看一下传播的主体和个体,从传统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单向的传播,但是在5G网络建设之后,它改变成双向的传播。同时因为5G本身也是一个物联网的概念,所以它所包含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了机器或者物联网的终端。

从信息传播的制作方式上来说,它具备集成化、定制化、自制化的生产方式,同时5G高带宽的能力,使得新基建的内容成为主要的方式。从传播的渠道来说,传播媒介的富化与反馈的双向循环。5G环境下,传播渠道或者传播中介日趋凸显出智能化、差异化推荐等趋势,用户的自主选择、个性化需求和满意度将越来越成为信息是否高效传播和深度渗透的重要判定指标。

总之,就是5G对于媒体传播关键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传播的整个模式。下面我对5G下媒体传播形态变化,也做一个研究总结。

第一个就是智能化的传播,5G技术赋能促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协同应用,关注用户核心需求和行为偏好,优化不同渠道和终端的内容分发,向用户进行情景化、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和实时化的信息推送。

第二个就是视觉化的传播,视觉化传播,将成为媒介传播的新常态,高清视频直播、短视频、视频新闻、VR全景视频等将成为未来媒体创新发展的重点布局领域。

第三个就是场景化的传播。5G下人或物都可以是互联网的接入端,场景成为用户现实连接、资讯连接和心理连接的纽带,未来的传播也将成为契合场景的情景化传播,将会根据用户日常行动轨迹和空间地理流动图景而在网络中拟态化。

第四个是沉浸式的传播,沉浸式传播是以人为中心、连接了所有媒体形态,从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5G网络为提供了沉浸式传播所需的传输条件。

那么5G除了对媒体传播形态的几个影响之外,可能还对其他的几个方面也存在一些影响。第一个是对于媒体组织内容生产方式的影响,媒体组织内容生产的方式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形成符合5G终端特性和网络特征的独特的信息组织形式,现在网络视听领域已经呈现爆发态势的“短视频”,未来混合现实、互动视频等媒体方式的应用也将显著增长。第二个是媒体的制作门槛降低,5G时代为个人移动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机遇,业余的自媒体从业者可以轻松实现个人的超高清无卡顿的网络直播。未来UGC将与PGC、OGC同步发展,并呈现爆发态势。

5G助力媒体发展。5G提供了一个移动化的传播平台和渠道,使得媒体的传播更便捷。上图从采集、编排到播出,一直到用户的收看,从流程上来看,就是5G对于媒体传播的影响;从节目采集上来看,就是5G视频的采集可以变得多样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支持多种形式的媒体采集;从节目的编排上来看,节目的采编人员可以利用5G的云平台和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基于网络和人工智能这的前提下的编排;从播出上来看,5G可以支持丰富的媒体终端,传播多种媒体传播形式;从用户收看来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提供。

5G下新媒体体验。从传播方式上来看,它有这么几种方式:即广播、组播、点播和直播,同时支持多种的传播方式;从呈现的方式上来看,可以实现互动的、交互或者沉浸式的呈现方式;从媒体新特点来看,在满足媒体及用户或是受众在新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对于媒体发展的新的需求和特点,即移动场景化、时间碎片化、服务垂直化和声音伴随化。

总结一下媒体模式的影响。从运营的模式上来看,就是实现网络媒体的流量变现和运营模式的有机结合,例如在5G下的一些模式或者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加强,一个是流量的变现和运营模式实现有机的结合;从信息传播模式来看,就是形成内容+互动+平台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从媒体扩展上来看,构成了媒体内容+线下活动的用户转化;从分发体系上来看,就是音频+视频+图文的多元化分发体系。即传输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从生态模式上来看,就是内容+主播+互动+电商平台用户导流的基本生态模式。基于这种多样化的方式,构建基于媒体传播基本的生产的模式。

接下来,从落实的几个技术点来看一下5G的关键技术对媒体传播的影响。第一个就是传播的特性,即5G大带宽、低时延的传输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的标清到4K、16K或者是更高的虚拟现实,它组成媒体格式对于传输的带宽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

所以只有5G在当前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这种较高速率传播的需求;第二个就是网络切片的技术,通过用5G的网络切片给视频应用提供专门的逻辑上的带宽和网络,可以保证它的传输,保护用户的体验;第三个是边缘计算技术,主要应用在直播场景,包括一些运动会场景或是音乐会直播场景,将 MEC 与 5G 网络相结合,提升视频在直播场景下的时效性。利用 5G 网络可实现拍摄视频数据采集回传和反向控制,MEC 完成视频数据本地分流,同时完成视频内容制作,并向终端用户推流分发。

5G下的媒体新形态—高新视频技术

5G下的媒体新形态是高新视频技术。随着这种媒体的技术或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这种媒体的需求是在不断提升的。5G发展将带动媒体行业体验进一步提升,视频类业务成为主流媒体形式,围绕图像分辨率、视场角、交互三条主线提升用户体验。其中,视频类媒体图像分辨率由高清发展到4K、8K,视场角由单一平面向VR和自由视角发展,对通信网络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交互类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络的时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视场角来看,传统的大屏带来的是平面的体验,我们在戴一个VR眼镜的场景下,这是场角式,那么在这个VR的场景下,它可以是100多的视场角,给我们带来是身临其境真实感和体验感。从交互媒体来看,对于网络的时延具备很高的要求,5G就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针对结合媒体的变化及5G的发展,我们也在持续开展相关技术的跟踪和研究工作,提出了5G到5G高新视频概念:在 5G、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催生下,广电行业视听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即将发生新变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顺应技术革命浪潮,抢抓 5G 发展机遇,深入推进 5G 条件下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 5G 视频新业态,提出了“5G 高新视频”的概念。

另外,针对5G高新视频,广电总局聂辰席部长对推动高新视频的新供给、引领高新视频的新业态,拉动高新视频的新消费,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个是内容创新创优,第二个是强化技术自主研发,第三个是产业生态。

为了落实高新视频技术的发展,总局开展了相关的工作:2019年8月26日,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为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揭牌;2020年3月31日,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揭牌,实验室落地在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2020年5月,总局科技司专题会议部署推动5G高新视频项目落地应用,推动互动式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云游戏在湖南马栏山、青岛西海岸的落地和应用示范。其实,在去年9月份总局就开展了一系列高新视频的项目,即关键技术的研究、标准的制定。

值得一提是,今年的8月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5G高新视频系列技术白皮书的通知,印发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和云游戏等4份白皮书。

首先来介绍一下,互动视频的技术,和现在传统电视上看到的视频相比,它是一种“非线性视频”,可以实现基于事件型的互动,时间的互动,用户可以对其做一个选择,参与到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例如,空间的互动就是用户可以选择视场角,用户可以选择当前处于哪个视场角,看那个视频。而事件型的互动,对于视频里关键人物或是关键因素形成用户在场触发,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信息。

整个互动视频的系统就包括内容的生产、平台的服务和用户的应用等部分。

在内容生产上来看,视频创作要把基于互动的组件及视频的本身要实现统一的编码,这个平台的服务要实现整个互动视频的节目内容传播和分发,在用户应用端,能够支持互动视频播放的引擎,同时要满足用户和视频的内容的互动、操作的需求,以及技术上的需求。

上图是互动视频整体技术框架,包括互动视频的制作、互动视频编码和封装、互动视频传输和互动视频播放。从互动视频的传输上来看,相对于传统的传输节目内容,要满足高带宽和低时延传输的要求,在互动视频播放上,要实现这种互操作,互动播放的引擎。同时可以用户对它的操作进行智能预测,然后把这个数据进行传输。

而沉浸式视频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大视角、高画质和三维声。大视角主要是给用户提供包围感的画面,从画质上来看,要具备高的分辨率、高动态、高色深等方面,这是基本的需求,也是沉浸视频总体的框架。

沉浸视频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直播的方式,即对多镜头或是全景拍摄的内容进行拼接、编码和转码,然后实现用户渲染和呈现。一个是点播的方式,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操作和处理,从传输和分发上可以通过有线互联网,那么高带宽的特性就能够满足沉浸式视频的需求。如果具备高带宽,那么就可以在技术指标上进一步提升,给用户一个更好视觉体验。

VR视频技术就是全景视频,包括360度的全景和180度的全景,用户可以通过全新的系统观看VR节目。从网络架构上来说,包括视频的直播业务平台和传输网络、VR视频的终端;从VR视频传输网络来说,包括5G网络、有线电视网络、IPTV和互联网等。

云游戏技术。云游戏作为高新视频新型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游戏在云端服务器上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或指令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用户可通过输入设备对游戏进行实时操作,获得全新的在线游戏娱乐体验。

上图是基于云游戏解决方案的示意图,在云端上实现视频的流化能力,在用户的终端系统上,要具备SDK,把云游戏上的内容传输、接收和用户的终端进行一个硬件的适配。

针对5G高新视频,我们还有很多的应用,在旅游、场馆,游戏场景等都有应用。

从互动视频来看,也是应用到垂直行业,例如网络平台在做节目传达给用户,还有云游戏,就是简化了客户端到用户端的能力,趋于多人或者是游戏。

5G下媒体的发展

5G下媒体发展的一些思路,首先总结一下媒体具体的形态。在5G的发展下,范围变得多样化,基于云的内容制播平台及互联网都的多样化,包括传统电视、短视频内容。

从设备分析上来看,5G针对的终端形式是多样化的,其实就是传统的媒体跟平台跟系统在支持传统媒体分发的基础上,也要支持新媒体的节目内容的制作和分发。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要实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进行转变,具体到广电和新媒体的融合,需要注意三方面的融合:第一个是技术融合,1)打造以云平台为基础的融媒体技术平台2)升级改造原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提升承载能力3)构建面向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多元化的平台架构和技术演进方向;第二个是资源融合,1)建立面向广电与新媒体的统一、完整、全面的资源分享平台2)建设APP 客户端,借助互联网将广播电视资源进行传播3)实施云端全网汇聚,实现对媒体资源进行立体发布和在线的互动;第三个是内容生产融合,1)建立内容多元化的内容生产汇聚平台2)对媒体内容进行汇聚以及整合,对各类资源的大数据进行过滤、分析、预测,从而将大数据转化为小数据,满足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节目不同需求。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21日下午5G·创智论坛演讲嘉宾阵容

#行业互联网#5g#虚拟现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