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齐的三层楼房,开阔平坦的休闲广场,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往热闹的桑园小镇景区,孩子们嬉笑打闹,老人们悠闲地晒太阳、听戏曲……在淇滨区上峪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景美人和的场景。
“搬出破旧的石头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水电气全通。我还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另外,分配给俺家的小木屋,去年夏天卖饮料挣了万把块钱。”搬迁户二妮开心地说,“日子好了,心气儿也顺了,天天都很开心!”
上峪乡探索实施的“旅游 扶贫”产业模式,让搬迁群众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像二妮家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过上好日子的贫困户在桑园村有15户27人。这15户搬迁户,原来的居住地分散在大山沟里,生活长期处于“旱、苦、少、缺、穷”的状态。
但毕竟老百姓“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搬迁工作开展初期,进展并不顺利。我们通过拉家常、讲政策,发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慢慢地说动了这些村民。”上峪乡扶贫办工作人员刘洪洋说。
2017年11月,宽敞明亮的公寓楼建成,这让搬迁群众眼前一亮。当年12月底,搬迁户实现了全部搬迁入住。
在安置点,卫生室、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档案室、警务室、矛盾调解室、图书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姹紫嫣红。
安置点附近建设了日处理量50吨的污水处理厂,确保安置点生活污水排放达标;建立健全了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收运处理模式,配备了专业保洁员,做到安置点及周边无污水横流、无垃圾堆放、无杂物乱放。
民众说,他们还经常开展移风易俗及“好公婆”“好青年”“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引导搬迁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让搬迁户有事做能致富
安置点东面,就是我市著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桑园小镇。在桑园小镇,一排排仿古建筑错落有致,风味美食街、森林乐园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着八方游客。
“这就是我们‘旅游 扶贫’产业模式的硕果之一。我们成立了旅游公司,依托桑园村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发展观光电瓶车、观光自行车、民宿、餐饮等配套项目,经营火爆,每户搬迁户每年都能分红3000元以上。”淇滨区发改委副主任白春付说。
桑园小镇商业街紧临淇河,一排整齐的小木屋,搬迁户一户领一间,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租给他人。“经营效益好的,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白春付说。
“夏天是旅游旺季,很多游客想到河里玩儿,凉拖鞋就成了热销品,去年夏天,俺家小木屋光卖拖鞋俩月就挣了七八千块钱。”搬迁户马杨兰说。
除发展乡村旅游外,该村还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了果桑种植基地,种植果桑100余亩,采摘年收益可达15万元。同时,通过深加工,生产桑叶面、桑叶茶、桑葚酒等多种桑系列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
旅游发展起来了,工作岗位也多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在景区从事种植、保洁、护河等工作。
搬迁户张斗贵是“五保户”,他在种植基地负责除草工作,他说:“现在干活儿可有劲儿了,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日子有奔头儿!”
搬迁户张香山的爱人患有精神疾病,他为了照顾爱人一直没有外出务工。搬迁到安置点后,他成了桑园小镇的保洁员。他说:“以前,全家的收入就靠几分山地,打的粮食都不够吃,更别说收入了。现在搬迁到安置点,又给我安排了工作,一个月工资1000多块钱,工作和家庭两不误,真是好!”
“通过差异化分配,我们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生活补助,让大家都能稳定增收。”白春付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民俗、餐饮、酒吧街等产业项目,带动搬迁户和周边群众共同致富。”(鹤壁市淇滨区宣传部 薛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