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威马:让一部分有条件的车,先停车自由起来

2020-10-29新闻19

文 | Karakush

北京五彩城,是位于海淀区五环开外的一个商城。

北京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这已经算大农村板块了,虽然地价也不便宜。

商场每天早上十点开门,一道开启营业的还有附属的停车楼,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不大寻常的是,楼里会有几处来自东方互联网巨头的神秘标记,上到二楼、三楼还会有几台更神秘的伪装车在不断绕绕停停。

你绝对不会错过,因为这几台车不仅伪装车贴足够招摇,而且行驶速度也慢于正常车辆,仿佛自带升格镜头,在道路正中央强调着史诗般的存在感。碰到一些急脾气的师傅跟在后头,可就热闹了,任你怎么按喇叭,哥们儿都在喧嚣中维持着岁月静好。

不做过多的铺垫了——车是自动驾驶的。讲道理,我不该说安全员没抓着方向盘,不然罗宾又该交罚款了;但是技术上来说,人确实没控制,车是自己在动,动得四平八稳。

伪装车,是威马明年上半年即将发布的全新SUV车型,应该就是去年上海车展亮相过的EVOLVE Concept的量产版,根据此前的预告,会搭载L4和5G技术。这个L4主要就是指L4级的自主泊车功能,由百度和威马共同研发,工程师告诉我,主要由百度提供技术能力,威马提供车辆,双方共同做场景定义。

在上个月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其实已经展示过这项技术,学名AVP,我们也有过文章介绍(《L5的特斯拉和你玩命,L4的威马和你玩玩》),当时大家都是看的直播进行的云报道。

前不久,我有幸去到了这个全京城最先被L4级自动泊车启蒙的地方,进行了一趟非常非常小范围的试乘体验,实体被自动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还是值得吹一吹

体验就两个环节,分别是这套AVP目前计划落地的两套场景:

一个是针对固定车位的HAVP,比如你家、公司、或者什么其他日常流连的场所,你只要带车走一遍,以后车就可以自主复刻这条路线。明年率先会随威马新车量产推出的就是这个功能,不是期货,到手即有。

训练的过程无比简单,条件反射一次成型:

第一次你只需要把车开到你预备以后每天下车的地点,进入车机程序让车确认这个起始点,然后你以15km/h以下的车速手动开到你的固定车位,实际就是带车扫出一个路线环境地图。停车完毕屏幕会有提示操作开始学习,车就会把地图数据上传到云端分析,学完再下载回本地,就获得技能了。

听上去像转了道手,但速度其实很快,几分钟就能完成。也可以本地学习,有的地下停车场没网,数据上传不能,就得靠本地有限的算力赤膊上阵,学习时间反而会比较长,据工程师估摸或许得要个十几分钟的样子。

接送同理,车可以自动泊出来找你,但是得再训练一遍,即便上下车点只是对调,线路相同方向不同,也需要再教一遍。关键在于固定点到固定点,车只会基于地图到你教过的点,而并不会跟着你(的手机定位)做实时移动。从这一点来说,这是高度基于场景预设的技术应用。

你可能会觉得不以为意,因为市面上已有不少形意类似的功能,比如倒车循迹、遥控泊车、自动泊车辅助等等。泊车这个项目,似乎是吹无可吹的俗物,L4也不能拯救它的不稀奇。但是魔鬼都在细节里,至少有两点让这套HAVP值得你多看两眼:

其一是驾驶门槛低。训练时,你不必是个完美驾驶者,因为威马并不是什么四轮图灵机器,试图复刻人类的驾驶习惯和轨迹,它是获取地图,然后按照自己预设的规则,居中、低速、谦让、安全地完成驾驶。

其二是你真的可以离开车。市面上绝大多数泊车功能,目标其实是解决停车姿势难的问题,不管是否支持你放手或下车,都至少要求近身观察监测,比如即便是遥控,你下车后还是会被要求带着车钥匙保持在车辆附近,离开太远系统就会自动退出。

而HAVP是为了解决你“最后一公里”的步行问题。当然,初落地的学习路线肯定远远不及“一公里”,出于成本、法规、安全等考量,不会长也不可以长,目前威马预设约为50米左右,但据说上市可能还会有调整。工程师介绍,目前的能力上三位数是没问题的,从当天的体验来说也似乎确实如此。

“停车场自由”

另一个PAVP会更炫酷一些,就是在比如五彩城这样的停车楼或者其他停车场里,它能在你下车后自主找到空位停车锁好,无需教学,即时游击,尤其是还支持自动穿越上下楼。

它和HAVP是两套系统,有不少代码是相通的,但是路线不固定,环境也更复杂,体现在技术差异上,就是要用到高精地图。这个百度会负责,一个个商场开通,后续通过OTA更新高精地图库就好。

从单体能力来说,这个肯定更高级,不过仍然是高度依赖场景——它设计有固定上下车点,通常就是电梯厅门口,你下车跑路,车会通过标记识别所在楼层,然后自己找车位;等到要用车的时候,总还要从电梯厅出来的,在上车点用手机APP召唤车辆等着就行。

速度是根据停车场的通常限速设计的,直行在5-7km/h,转弯会更谨慎地在3-4km/h。工程师表示,技术能力上是可以提速的,前装硬件基本能提到15km/h的水平,这就会稍微接近实际停车场里的流动速度。现在人机混行的时候,机器经常会被嫌弃。

百度曾经想过把整栋楼承包下来,但是那样就失去了走入民间的意义,与人共舞,才好更清楚地认识到真实交通里的狼性——虽然这也不会改变机器的原则,于是自动驾驶就会很容易陷入一个阿西莫夫困境:

如果两台车同时看上一个车位,机器是会主动避让的,而人的反应则是,我要拼一拼、别一别,看谁先耐不住尴尬走开。碰上人口密集的商区,机器找车位的效率或许会因此变低,所幸你反正已经自由了。

这项功能目前还只有垂直停车,之后斜向和侧方都会有,当然也靠OTA。

拥挤的泊车赛道

这套AVP是百度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CU上首先应用落地的产品。平台其实也就是今年7月底正式下线,预计年产能20万套。

AVP的这套方案,采用了5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此外还预留了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接口,为以后更多功能做准备。不过据说威马本来固有用于ACC的毫米波雷达,现在也被双方的工程师接入系统里做冗余设计,再安全一点肯定不为过。

按照百度和威马通稿中的说法,这是中国唯一“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非常牛逼的样子,可是还是从已经很拥挤的泊车赛道开始做起,有种天选之子下基层的感觉。除了之前提到的形似功能,与AVP最相像的是特斯拉的召唤模式,行业共性反映出,这是自动驾驶的新手村任务。

一是低速环境比较友好,越是高速,对识别速度的要求就越高,自然对算力要求也越高;二是场景相对固定、封闭,其中的变量也就相对可控。以上两点,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安全法规,都会比较适合落地,让技术到现实中继续摸索。包括特斯拉,路线距离、范围、车速也是规定了限制的。

三来,这还是个很划算的功能点,在高频场景上能有巨大的体验改善。

威马有组数据显示,停车时,熟练的老司机平均也有超过30%的时间被浪费在找车位和泊车的过程中,新手司机还有水平问题,耗时就更长了;而在取车时,多数人找车也可能需要花费10分钟甚至更久。即便没有数据,我们回想一下日常就知道有多头疼。

这个痛点,曾经是一批停车APP创业的出发点,但是当时的集体失败在于,人们对于多费一步去解决这个刚需的意愿却很低,低效的习惯比互联网创业者们想象的要顽固得多。直接整合在车上,便无可捷,是现代懒人社会的唯一解。

所以以后的功能,一定会从散装垂直,往更综合的场景融合方向高度集成。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的泊车产品中,这套AVP是看上去挺能打的。威马就此说,他们将是最快落地和量产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品牌——或许眼下来看,会需要些角度,毕竟PAVP量产还需要时间。但是随着ACU平台的持续迭代,比较全面的L4技术是可见可期的。

百度的工程师说,对于百度而言,技术竞争,比如和特斯拉或者其他公司相比,关键不是能不能实现功能,而是一项功能的泛化能力;此外,还要按照车规级功能开发。

现在很多车企都有和百度在接触,但最终是威马当先,一方面是有资本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新势力企业,对新技术合作会更开放。这也会给威马一个竞争优势,明年加持了AVP的威马,在智能化方面会变得比现在更硬气些。

多年以后,当我们站在自动驾驶道路上回望,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想起在北京五彩城,有这么几辆车,一顿暴走,走得奇慢无比、锃光瓦亮。这么想,说不定这个大农村的地价还能再往上蹿两万。

#用车#智能汽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