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三千佳丽皆是人间绝色,历史上的绝色美人似乎都是出自皇宫,比如商纣王的“祸国妖姬”妲己,周幽王的“冷美人”褒姒,汉成帝的“绝色姐妹“,赵飞燕和赵合德,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唐宣宗李隆基杨贵妃等等,皇帝似乎尤为偏爱绝色美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途径得到美人,确实,将这么些个大美人摆在宫中,皇帝看了自然会心情顺畅,自然会荒废政事,只想美人在抱不想其他。
但历史实在太过久远,后世无法窥探古代美人的相貌代是如何的美艳,好在封建王朝的末尾——清朝赶上了时代的发展,从近代流传的一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皇帝和后宫妃嫔的真实模样,单身,清朝嫔妃似乎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容貌绝色,身姿曼妙,真实的她们个头矮小、身材粗壮、容貌丑陋、憔悴不堪,这在现代人眼中看来,甚至是有些丑,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女子就可以成为皇帝的女人,难道皇帝的审美有问题吗?
可能有人会说珍妃和末代皇后婉容就比较漂亮,但那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的清朝后妃还是容貌丑陋,这并不是说皇帝专挑丑陋女子填充后宫,毕竟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皇帝必然会挑选更加貌美的女子。
但实在是没有美丽女子可以挑选,首先他们选秀是要看家世的,汉人的女子基本没希望入宫,即使入宫也只是奴婢,八旗贵族的女孩美貌的比较少,能跟皇帝家世匹配的,一般都不是美貌的女子。
当时晚清的局势决定了皇帝挑选秀女的规模急剧缩减。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她不愿看到后宫中有美貌妃嫔媚主,甚至美貌的宫女都不愿意看到,所以她可能故意干涉选秀,让美女落选,选上来的都是她觉得比她丑的,也不能蛊惑圣心的。
在多年选拔的情况下,皇宫中的宫女都是五大三粗的女子,干起重活来得心应手,完全没有女子的秀丽,即便皇帝临时起意宠幸一个宫女,但宫女的模样实在让皇帝难以下手。更何况光绪皇帝改革选妃制度,本该是自己挑选后妃,结果现在选择权交到了妃嫔手中,妃嫔们自然不会为皇帝挑选绝色女子,否则一旦被皇帝看中,那么失宠的就是她们了,对她们的地位产生威胁,所以导致最终进宫的秀女都是其貌不扬的女子。
这是晚清时期关于选妃制度的变革,但就算是根据从先祖那里传下来的通婚政策选拔后妃,恐怕也选不出来美貌女子填充后宫,因为清朝统治者只会从满洲人之中挑选宫女,对于历朝历代基本会出现宫女被皇帝宠幸成为嫔妃的情况,清朝的通婚政策,就会导致皇帝降低宠幸宫女的概率,就算是有美貌宫女入宫,但她们自从十四岁入宫,就要从事繁重的劳务工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劳动损朱颜,所以她们哪里会长成身姿曼妙,肤色白皙的美女?
就算可以直接被皇帝选中当嫔妃,在被皇帝挑选的最后一关之前,从全国各地被号召入宫的女子在一层层的选拔中,有可能貌美女子已经被剔除了,最终能够入宫的女子只有寥寥数位,要在区区数位中挑选美丽女子的可能性自然就更小了。
或许即便是有美女摆在皇帝的面前,皇帝也会放弃选美艳女子,借此成全皇帝不好色的美名,自古以来,自古昏君的身边总会有倾城倾国嫔妃祸乱国家狐媚惑主,皇帝是享乐了,但后世给他们的评价却不会太高,甚至会批判他们美色误国,有的皇帝在乎名声,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也是喜欢美女的,所以即使有看中的,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或许在盛世年间,后宫中会有美貌嫔妃,比如风流好色的乾隆皇帝,若是让他看到美貌女子,即便那人是臣妇,也会被据为己有,可到了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再加上慈禧太后的统治长达半个世纪,那些空有其名却无实权的皇帝心情抑郁,郁郁寡欢,他们的心思已经不在后宫女色之事上,自然不会精心挑选美貌女子,所以清朝后宫中越来越难见到好看的嫔妃。
可惜清朝是唯一一个赶上影像技术的年代,但当时已经是清朝末年了,康乾盛世已然消逝,无法让后世人看到皇宫的盛世繁华,有的只是嫔妃面上的憔悴不堪,鲜有笑容,也或许是因为黑白照片没有色彩,年代久远,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至于年代更加久远的朝代,那就只能凭借画像和诗句描绘从中想象古代的绝色美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该是怎样的绝色,实在让人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