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大家常听到,但你知道什么是“夫妻病”吗?其实,“夫妻病”是指夫妻间生活久了,因为相同的生活习惯导致同样的健康问题。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这个案例就是这样的,一家夫妻二人都做了心脏支架,而经过医生对二人的问询后发现,这家人有一项坚持十几年的吃饭习惯特别引人注意。
洪先生夫妻俩在十几年前听人家说炒菜的时候蔬菜里的维生素会流失到菜汤中,吃完饭把菜汤冲水,当做汤喝更营养健康。于是夫妻俩本着“原汤化原食”的理念,就开始吃完饭喝菜汤,这样一吃就是十几年,结果就发生了上面的事。
为何这样喝菜汤会让心血管病找上门?
01、喝菜汤并非“原汤化原食”
在中国传统饮食中的确有“原汤化原食”这个说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然而这个“原汤化原食”指的可不是菜汤。“原汤化原食”是指煮淀粉类食物时,随着水温升高,淀粉微粒发生糊化现象,部分溶解到汤中,喝这种含有淀粉的汤,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减少积食的危险;还有在煮的过程中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会流失到汤中,煮的时间越长,流出的维生素就越多,喝原汤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维生素的损失[1]。所以,在吃完饺子或面条后大人们总让孩子喝点汤是有道理的。
而洪先生夫妻俩所谓的 “原汤化原食”可不是面汤,而是菜汤,不可否认菜汤里面含有维生素,但是菜汤中的其他成分如盐、油脂、甚至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等,他们对身体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菜汤可能带来的益处[2]。
02、喝菜汤盐超标-----高血压找上你
我国人群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10-15g,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每日低于6g的要求,而喝菜汤有无形中增加了食盐的摄入量。过量食盐的摄入对身体危害很大,其中最明显的危害之一就是血压升高。研究发现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每日食盐量增加5-6g,收缩压/舒张压升高3-6/0.1-2.5mmHg,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压升高越明显[3]。
03、喝菜汤油超标-----高血脂找上你
大多数蔬菜都是需要烹调,通常的做法就是炒的方式,还有油炸的方式,加之肉类含有的脂质,很多人每天摄入的脂质都超标,加之不运动,很容易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而菜汤中含有大量植物油、甚至动物油,长期食用只会加重高脂血症。长期血脂异常会使心脑血管疾病过早的找上你,进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菜汤中含有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心血管人群都不建议长期喝菜汤。
心血管问题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抵御
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相似的生活习惯,当然所犯的健康问题也会相似。因此,面对心血管问题需要家庭共同努力去抵御。
家庭成员具有相同的饮食结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人对饮食的要求从以往的“吃饱”向“吃好”转变,由“有啥吃啥”向 “爱啥吃啥”转变,崇尚美食,追求美味,导致盐、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鉴于此,对于这类家庭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仅针对一人,最好是全家人都在场,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并指定第一负责人,家里负责下厨的人要统筹全家人的饮食问题,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烹饪中对于煎炒类食物应当少放盐,而对于汤菜类应尽量不放盐。另外如果家庭有有心血管问题的患者,烹饪方式推荐以蒸、白水蒸、凉拌等方式为主,尽量少用油炸、煎、炒等方式,减少脂类摄入[4]。
一人吸烟,全家吸二手烟
家庭空间较小,一人在家吸烟,就等于全家吸二手烟。而吸烟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猝死、心肌梗死、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瘤、外周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我国男性27%的缺血性心脏病、9%的出血性脑卒中和24%%的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吸烟[5]。而家庭中二手烟可导致不吸烟的中国女性冠心病发生风险升高100%-150%,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双重二手烟暴露有协同作用,而且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6]。因此,吸烟者是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请及时戒烟。
除此之外,不爱运动、家庭生活不和谐、精神压力大等家庭问题均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力量,当一方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应以良性的方法加以改善,千万别迁就或视而不见。当夫妻有一方发生慢性疾病的,另一方也要及时检查,只有这样健康才能共享。
参考文献:
[1]尹国平. 吃面食一定要喝面汤[J].东方药膳, 2019(3):9-9.
[2]秦云. 炒菜留下的汤汁能不能喝[J].自我保健, 2008, 000(005):21-21.
[3]董洋宏, 石治宇. 钠盐摄入量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8, 039(002):190-194.
[4]胡芬霞, 张德成. 浅谈心血管病的膳食护理策略[J].中医临床研究, 2015(6):44-46.
[5]马长生.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J]. 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7):403-403.
[6]郭建君, 郭航远, 池菊芳等. 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最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