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时代,蜀国最弱,但却最有斗争精神。诸葛亮继承昭烈皇帝之遗志,矢志不渝,为了克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的确值得敬佩。同时,有人认为这也是蜀国最早灭亡的根源,因为孔明的北伐耗空了蜀汉本来不多的资源。
中国自古以来人才和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包括现代,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不是在中西部,现在如此发达的科技,中西部发展都延缓,更何况当初交通不便的蜀国呢?有志之士都去北方寻求发展,所以在三国时期人才基本集中在魏国,魏国的人才其实不需要培养,就会存在很多人才,而蜀国不一样,蜀国本地人口本来就少,出色的人才更少,想要维持蜀国的发展,必须培养人才,蜀国原本的高端人才都是刘备带进来的,从刘备去世后,蜀国的人才批量去世,蜀国面临人才的问题,而且人才也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而诸葛亮只用三年时间就培养一只新军队,一批新人才,以弱小的蜀国对抗强大的魏国,让魏国好无还手之力,这得需要多高的才能才能做到。
其次,我们来看蜀汉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如果是在现代那还好,毕竟科技发达了,比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之地,在那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环境的恶劣,蜀国根本没有资本和魏国吴国对着发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条件也没有魏吴两国好,再加上蜀国人口连隔壁的半数都不到,人力资源也处于下风。
公元219年关羽丢失荆州三郡,以及三年之后的夷陵之战的惨败,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的荆州派损失惨重,益州本土派又有复兴的趋势,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益州本土派反战情绪颇大,如果不能利用荆州派仅剩的资源继续发动对外扩张,获得新的战略资源,一旦荆州派残余的势力消耗殆尽,整个局面将难以控制。
从思想和心态上来说,蜀汉集团本来势力弱小,一旦选择长时间和平发展,和平的环境只会逐渐降低蜀汉集团对外扩张的战略思维,一旦这样的思想在蜀汉集团高层中逐渐消失,未来想重新推动整个北伐大业,光是在思想启动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难关。